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656|回复: 38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43:大学生小E谈话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7 23: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9-11-18 19:44 编辑
: `6 [3 H" P0 U/ L
. f' d! q2 ^7 N9 ]% g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43:大学生小E谈话之一
8 c4 `/ e# L! o* U3 P  R2 w$ V
9 O0 Y  D& J- m! L公司里今年来了两个中国人员工,一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小E,另外是一位在日本时间很长从别的公司转职过来的前辈。这次为了欢迎他们,我和部门里的小谢,约他们俩一起吃了一次晚饭。: n" O8 j3 G, t. ]/ }8 @; k
5 c7 V3 V! ]$ H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五,小谢在心斋桥那里订了一家饭店,是国内知名火锅品牌的连锁店,有抻面表演和变脸表演,他以前去过觉得还行,我这是第一次去。下班的时候,我从公司出来时稍晚了一点,在从更衣室出来后,碰巧遇到小E的上司,我说今天晚上我们找小E一起吃饭,你有没有什么需要带话的,然后简单聊了几句。从公司出来,骑车到地铁站,上了地铁之后,我得知他们已经到了店里,我告诉他们我刚上车,预计要迟到五分钟。从心斋桥地铁站出来,在地下就可以走到那家店铺所在的大楼,我乘电梯上楼,出电梯后看到,这个楼层只有这一家店铺,是规模很大的,墙上还有一些中文的毛笔字,有一些中国风。店铺入口附近有用来等候的座位,还有做指甲的地方。走进饭店后,我看到店铺里面装修得也很漂亮,橘黄色的桌子和半高的隔板,气氛很好,放眼望去,能看到整个楼层的开阔空间,这和一般的日本居酒屋那种小隔间相比,确实是感觉不同的。
5 i0 u5 i6 [. D1 m7 w) T$ ?" }$ h* i' w# S
haidilao.jpg 1 Y6 h) M9 R6 `5 y2 [$ X% h

( ?% G, r( v: j: x$ Q* V我找到他们的位置,是一个四人桌,我们点了饮料和菜,然后就开始闲聊。聊了一会儿,话题转到了小E这里。他是去年从国内大学毕业的,被派遣公司招到,来到日本后参加了一段时间的日语培训,今年他作为派遣社员,被派到我们公司,如果试用期表现得好,有转为正社员的可能性。我们问他,在公司里工作了这几个月,感觉怎么样。他说,最近在公司里,领导只给他安排一些杂活,没有什么正式的任务。我说,具体有哪些活儿呢?他说,给零件贴单子,把数据录入电脑,发邮件询价等等,这些活儿基本都不需要动脑子,他觉得没什么意思。一开始公司有说,要带他去中国出差,后来计划有变动,出差没带他,他挺失望的。部门长指定了一个人作为tutor,名义上是要带着他,给他教一些东西,但是那个人平时也忙于自己的工作,也基本不怎么教他。
7 s+ u/ s2 F1 H8 T& F) i
# f+ i  g# i& B) S0 I/ q& I$ p; y0 s听到这些话,旁边的小谢开口对他说,你刚进公司,做些简单的事情其实是应该的,工作没那么忙,从另一方面想也是好事,工作时间里你完成手头的事情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学习,学习日语或者业务知识,这其实挺好的,自己和子子桑,工作的任务多了,手头的事情加班都干不完,根本没时间去学点别的东西。工作这东西,都是先做简单的事情,熟悉之后才能做更大的事情。& ~; ^" k' {6 c/ M# a' c2 |6 @
8 Y: H+ U5 J( M) ~& B
然后我说,我在日本第一家就职的公司,也是做派遣社员,当时被派到松下公司去干活。最初做的事情就只是修改图纸。上司在图纸上用红笔标出要修改的地方,然后让我用CAD去修改。就是这些简单的事情,我做了一两年的。(实际上没那么长时间,我改图改了三个月之后就进设计组去设计机器了,这里故意说得时间长一些)。刚进公司,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一方面可以适应日本的公司氛围,一方面可以在工作中去学习去吸收一些专业技术,一方面可以学习一些工作中用的日语。这些都是在工作初期要做的事情。4 |4 h$ {) N3 ]. k: Z9 j

2 P- V: W$ W( H' u9 h; ?! l2 M旁边小谢听到我说的话,马上激动地说,他自己很有同感,他刚进公司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主要工作就是改图,也是领导在电气图纸里画个圈,然后让他改,只不过子子桑改的是机械图纸,他自己做的是电气图纸,但都是从小事做起的。9 y6 m5 Y* w9 o+ @4 `

2 c( ~; X/ E: ]. n2 {, ]& p* z$ ]) x听到我们的话,小E貌似并没有什么感受。他说,自己的派遣期间是三年,他说有点担心,公司不会是让他做杂活一做就是三年吧,那样的话就没意思了。
/ v7 |! X7 y, D1 C) z; g  p
, K; X* ~- V( R+ Q, b我对小E说,今天聚餐我为什么迟到,因为来的路上碰到你的上司了,就简单聊了几句(只是迟到的借口而已,我当时和小E的上司是边走边聊的)。小E听我说到这里,一下子来了兴趣,他把身子向前倾,目光灼灼地问我,上司说什么了。我说你上司让我告诉你,这里是一个好公司。小E听了,顿时泄了气,把身子向后靠回去,说,原来是官话呀。我接着说,上司说希望你日语再提高一些。小E说,自己现在日语已经基本没问题了,别人安排工作基本都能听懂,只是在说的时候,太长的句子还不太会说。
. Y5 Y: [0 o+ a! d- z! }  w
3 M  `* z6 ]+ L# K我知道他的日语还有些不足,他们部门有两个上司,都曾经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过,让我告诉小E再学学日语,我也能感觉到,有时我说话中夹带一点说惯的日语单词,他有时是反应不过来的。但我不能说得太直接,我用很轻的语气对小E说,我感觉你上司的意思是,你的日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才能胜任更多的工作。也许你对自己语言的认知,与部门里对你的语言认知,还略有差距。比如说日本常用短语有5000个,你从一年前开始学日语,现在能够听到后马上理解的有3000个,那3000个短语是你所了解的范围,你听到这些单词都能理解,于是你认为你基本没问题,但是其余那2000个短语,你其实是因为听到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就选择性跳过了。这个2000短语,就是一个你需要提高的地方,无论是你在公司里,还是回家之后,如果能再练练听力,会更好一些。我刚来日本的时候,都是一边看电视,一般拿本子记的。为了问他,我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你每天晚上回家看电视的时候,电视里的新闻播报或者是连续剧,你一般能听懂多少。小E说,晚上一般没时间看电视,业余时间是要进行健身的。# W3 {! v& `6 k/ e/ t& i& s

# S+ [6 P- F6 I4 Y# F$ J. }& u谈了两个回合,我基本知道,他对别人的话是没有吸收的意识的。不过因为是在吃火锅,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我还是继续和他说一些。我略做严肃地对小E说,有一点,你要建立一个意识。我停顿了两秒,接着说,就是日语里的:身に付ける。直译就是“往自己的身上贴东西”,引申意思是,注意去吸收东西,去把一些技能从无到有,变为自己的东西。你做什么事,都要记得给自己吸收一些东西。我平伸出两只手对着他,我说,一方面是工作上的东西,说的同时我把左手抬高一点,另一方面是日语上的东西,我把右手抬高一点。关于日语,你在公司听同事谈话也好,在家看电视节目也好,现在这个阶段,如果你留意,你就会听到一些新的没学过的日语常用短语和说法,如果你把它们记下来,以后在类似的场面也拿出来用,这就是你的东西了。关于公司让你做杂活,其实你不用过度在意公司的想法,你注意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且能从中吸收东西,那就好了。关于工作上的东西也是同样,比如说EXCEL的用法,比如说联系代理商进行申请报价的流程,比如工作中处理单子的流程,比如日本人写邮件的格式,比如说一个东西他给你讲的时候怎么讲,甚至于他们开玩笑的时候用怎样的说法,这些事情在你做事的时候,肯定会接触到新东西的,一点一点吸收之后,就会好很多。旁边小谢对他说,你可以想,多学一些东西,然后以后一旦你想找别的工作,你手里就会有资本。听到这些,小E说,说他自己现在是属于佛系,没什么太大追求。我再次伸出两只手,对他说,一方面在生活中佛系一些,一方面在工作中给自己贴金,这两条路是不冲突的,两方面是可以平行进行的,反正每天都要去公司,你给自己贴点什么东西,总不是坏事吧。他若有所思。. u! x$ k1 H# N+ I+ M
# C0 X" C9 ~: `2 S7 P' H% X
lamian.jpg diannei.jpg
! i) u( w1 R0 T$ Q5 J1 p% y+ L6 Z! e, Z: S9 q' ?
# l' y* c; c# L, |! G
然后换了个话题,小E说他以前在上海的时候,有时候会去夜店去玩,到了这边就不知道有哪些地方可以玩了。我对他说,这方面的东西,我也不太懂。他说,你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就不会知道的。为了承接他的话,我在想,有什么信息可以提供给他。我先是开玩笑说了一个某某某地,说那里可以走一走看两眼,他笑了笑说知道那里。然后我觉得刚才说的这个地方不太靠谱,如果他想认识新的朋友,也可以到中国人的酒吧那里,于是又给他推荐了一个某某新天地,说那个地方在日本桥车站那里,那里是一个大楼,里面每层都是和中国有关的东西,楼上有。。。我话还没有说完,小E笑着说,子子桑刚才还说自己不太懂,这会儿都整出两个地方了,再说一会儿不定又有什么东西呢。我略感尴尬,一半无奈一半严肃地,用极其缓慢语速对他说,我 只 是 想 给 你 提 供 一 些 信 息 而 已。我没说出的后半句是,如果你总是这样说话,那么以后在别的事情上,别人再给你提供信息的时候就要远虑一下了。至少别人是不是好意,你要能看出来吧,不然以后怎么在社会上混。他还是个小孩子,他这样说话只是为了好玩儿才说,估计是大学里和同学开玩笑的习惯性思维还在。其实,这种无谓的diss,对他自己并无益处。嘲讽别人是容易的,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新到一个环境里,应该做的是,自己做好表达,以至于别人给你提供信息的时候也不会担心,这样你才会听到更多的信息,这样自己的路才会好走一些。9 h( t, r" ^& n2 E2 `2 |

1 h) I2 x3 \: O  d, x4 k# h我又换了个话题,问小E,说你的吉他还在学么,4 I5 F( N, b$ A
他说还在学,
* h" H. w6 l; z- R6 ^2 ]我说你弹得怎么样了,会弹什么曲子了。# }7 Q( n: E# T: B7 G# @$ d
他说这东西需要学一年才可以有一定水平,自己刚学了一个月,还不太行。, Y! O% r# ~( p9 I& y1 {! V
我说你在哪里学的,是自学么,
& l4 X# M) P" p他说不是,是在教吉他课的地方,就在那个地铁站附近,那个什么什么地铁站,什么了半天也没说出名字,. f6 [- P1 k1 I6 s7 A& l9 Q
听他的意思,我说是北花田么,1 r% U0 |4 I0 {9 J4 u
他说应该是的,就在那个车站附近有一个DON什么的,唐吉大柯什么的。
/ g- q& W3 z( C7 ]( ~. u旁边那位前辈说,你说的是堂吉柯德吧,DON QUIJOTE。5 d% S  @; G8 B  z: n* ?( E
我说,那里应该是 新金冈地铁站了,那是离你家最近的地铁站。# ^# |* }1 c( ]2 u, L4 K2 X; \
他说是的。
1 |8 g! T0 A. R8 b- e% v我心里想你都住了半年了,家附近地铁站的名字和那个大商场的名字还没记住么,不过暂时我没有说出来。
4 t' T2 e( X7 y* c1 V, W  D9 n/ j! Q- O2 u; n
小E说,一开始他进公司是想做销售工作的,并且也参加了销售部门的面试,但是在面试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发挥不太理想,有个问题没有回答好,觉得希望不大。果然,公司后来通知他,没有分配到销售,而是某某部门,他说这里也好,不用看客户脸色了。# G9 x" s( P8 \
他说自己在大学里学的也是机械设计,但是很久不做设计了,学了好几年机械,最后唯一设计过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毕业设计。' h" I- D) L5 J+ @8 \7 n
我就问,你的毕业设计是什么呢,
, ^- M1 ^9 l. M8 ]# U6 R! M- s2 z' h他说,就是那个什么什么,把金属,然后用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一个磁性的流体来使它表面的那个什么,坑坑洼洼,去除一下,抛光,一般的处理工艺有不太好的地方,所以用这个东西效果好一些。
  I/ a$ w5 I# V3 E+ i) A0 c听了他的描述,我对他说,是这样的,我在国内读过本科,在日本读过硕士,我读硕士的时候学到的一点是:要学会去“表达”东西。现在让你说你毕业设计的内容,你说得磕磕巴巴的,这是应该提高的地方,现在是9月份,你还说不好,到了10月份,如果你能清楚简洁地把你的毕业设计说出来,这就是进步,如果你能够用日语也把你的毕业设计说出来,那就是更了不起的事情。
- j6 s5 ~9 |* j4 D# V/ z% W- ^- Z+ ]( F+ ~
小谢在旁边补充,把事情说明白,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工作中总会有一些因为没说到位而导致的误会,即使是日本人同士之间也是会有同样的问题。所以要考虑,怎么说才能让对方明白,对方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怎么答到点子上,这些都是需要学的。小谢把我想说的话都给说了,我很省心。第一层次是拥有内容然后面对听众能够把内容传递出来,第二层次是改善表达方式能够让对方理解得容易一些,第三层次是预测可能会出问题的地方然后去进行补充达到充分传达以避免误解。小谢说的是第三层次,小E需要锻炼的还是第一层次。
/ J% ?. t1 d4 O, n: ^# F
% \3 K0 n# Z' E& w5 ^" E5 S, z我说,我大学毕业后,也是先做派遣社员的。派遣公司为了能把我们派出去,我们进入公司后,就给我们做面试的培训和练习。练习的时候,让我们做自我介绍,那时候我们刚毕业,说完了姓名国籍专业和来日时间,就没什么可以说的,没有什么干货,这时公司让我们练习的就是两个事情,一个是把自己的毕业设计描述出来,不能太长,不能太短,让人听了之后,哦,原来是这样,基本听明白了。另一个就是,以前打工做过什么样的零工,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这两个话题,是我们当时着重练习的内容,一个是能顺利说出来,一个是能说点内容出来,这就是关键点。" y; |5 @8 F3 A6 \  l- O
! ?+ h4 {0 ]5 }9 V
我问他,比如你说公司让你干杂活,主要是什么东西呢。他说,就是一些订货,报价什么的,我说那具体处理的对象是什么东西呢,他说就是一些小东西,各种都有。他绕了半天一点儿正经东西也没有说,我很在意,于是我半装正经半开玩笑地说,你能不能说点儿“东西”出来,具体点儿!FOR EXAMPLE!他被我的严肃吓到了,就开始低头沉思,说,例えば......然后他想了几秒,好不容易说出一个词:胴体(日语,大型部件铸件坯料的意思)。我想进一步问他那个零件是用在什么设备上的,想想还是算了,换了一个方面。我说,你看,这就是你做杂事还不够的地方,对于手头儿的事情,一定要能够说出个四五六才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有内涵的。你现在说不好还没关系,一个月后,两个月后,你能够说出好多东西,那就是进步。那个时候,公司就会发现,你确实掌握了很多东西,然后就给你安排更多高级的任务了。8 N# q  r0 ?+ G/ ?
* D9 C. c8 Q8 c; R
huoguo.jpg / Y/ W( |0 ]9 M! ]9 F% Y; j

3 M1 e7 n! [) \0 a- m4 f+ B4 X# N! w$ {/ ~

0 ]1 Y3 {  {0 h/ k之后又谈了一些别的,后来吃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先结束了。收拾东西,结账下楼。在电梯里,我们讨论各自坐哪个地铁回家,结论是我们都是先坐地铁御堂筋线,但是小E说错了这个词,说出的是“御筋堂”,我听他说错了两次,而这条线是大阪最繁忙最常利用的地铁线,如果以后他跟别人说错的话印象不太好,于是我决定稍微提醒一下,我用很轻的声音对他说,那个地铁应该是“御堂筋”,他说好像是的。然后电梯到达地下一层,我们从电梯出来,拍票进站。到了地铁站台上,他又说错了这个地铁线名。我想了想,对他说,来,再给你上今晚的最后一课。刚才说让你谈话要有“具体内容”,那个比较难,现在说一个简单的,把你接触到的名字都说对。今天你有四个地方说得不对,一个是堂吉诃德,一个是ドン・キホーテ(DON QUIJOTE),一个是新金冈地铁站,一个是御堂筋线。我不会说让你把一些生僻的东西也记住,这几个词都是以后生活中谈话中会常遇到的名词,所以要说对才好。这些东西,你说对了不会加分,但是说错了会给你减分,减分三次,你就会降低一点,那你多赔呀。你本身是足够聪明的,你以前能够到国际上去参加比赛,说明你有过人之处,所以你把你的机灵再往这方面使用一些,把一些名词弄准确一些,把表达做的丰富一些,那将会是很好的事情。事实上,你的上司也会在意这些东西的,上司很想给你派一个大的项目(我随便说的),但是一看,有些东西上司说了你没有反应,有些零件你做过之后名字也说不对,上司就会感觉到不安,上司心里会纠结,怎么办,这个年轻人说话办事不够注意,如果把事情交给他会不会有出问题的可能性,所以上司会为难的,怎么办,你让你的上司怎么办,最后上司心里想,算了,还是别给你安排大的项目了,再做些小项目锻炼一下吧。你看,因为你的一些不注意而减分,从而失去了一些机会,多合不来呀。他说,你说的对,我得注意记一下了。8 H: k  y: |8 D/ I! {

& \& M$ P- V6 ]: K当时说了这么多,但是到了一半的时候,我心里就明白了,
, s0 i+ h* J( h% V小E根本没听进去,他还没有一个“去听”的耳朵。
$ [; c. u4 {) d3 Z, ~一路走来,感觉到的是,- r/ S+ O. {8 G# C
人的成长,最终目的是需要把事情做好,
4 H, F" u% m4 I& c1 y$ O, X在“做事”之前,需要“知道”许多知识和道理和接人待物的方式,
& m; h; D7 {4 B9 E9 D2 l+ ?0 @在“知道”之前,需要去“自学”或者“听到”一些话语,
% B. L# p6 H/ h/ I' q) G在“听到”之前,是自己进化出一个智慧的耳朵,有一个“去听”的心态。
/ V0 \% z+ g" |# Q+ T这个“去听”的心态,现在看来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偶尔会有一些年轻人不具备。
( [! K1 \1 q- F: p( T% g一个人,听到别人说的一些话,第一反应是什么,' m3 P% w$ S* f+ B2 z& k/ ?: j( H
是想要去挡回去,* [* N9 L9 F9 V! \+ n6 \
还是想要去听更多的东西,! D( u* ^7 w. m3 @3 V( W" D
这一瞬间的心态,这一瞬间的习惯,就会决定其收获的多少。! i1 x8 I# s: c+ E5 [+ p1 ~9 a+ e: F
( p, Y6 Z3 N0 _3 ]
之后的一天,我和小谢聊天。我又提到小E,我问小谢,那天聚会,你觉得小E的表现怎么样。小谢说,感觉别人对他说话的时候,他没有听取的意思,总是在。。。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我替他接下来说,是在把别人的话往外面挡是吧。他说是的。我说,看来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他那个地区的人,其实多少都有一些类似的倾向。小谢说,想了想,还真是这样,认识的几个那里的人确实有这种感觉。我说放到十五年前,我也会是同样的倾向,只是来日本后,我逐渐体会到这样不太好,才有所转变的,再回头来看新来的年轻人,就会很在意,如果他自己也能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并逐渐改进的话,那将是一件好事。. r8 s" P" M9 x) |6 S5 l  F

$ F. e; V. F2 T( P之后又有一天,我有事情去小E的部门,找他的上司办事情,他的上司还记得我说过的饭局,问我,那天和小E聊得怎么样。我说小E好像不太愿意听别人讲的道理。他上司问,比如说,他是听了别人的劝告之后会自己想想,还是说左耳朵听了右耳朵出呢,我说,暂时来看,貌似是后者,也许还是年轻吧。上司说,希望你们一个月带他吃一次饭,希望他能有所长进。这也许也是一种不放弃的心态吧。
& I) G* @: y, b- M7 `: Q; G3 Y, ~+ \4 I, t+ K
以上,感谢阅读。
) a7 Z% ~  w* E' b1 n3 H1 L' I$ M8 V
by 子子3 q, \* X" _% }/ N1 O
# r" t1 _# J. M

9 U2 S' z2 O& d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2 收起 理由
吉吉几几 + 300
智狼野心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晓昀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08: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超级好,通过日常故事把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讲解的非常明了。文笔也非常好,如行云流水般,能让人看下去。实乃制造界的文豪

点评

大侠过奖了,在下只是一般的工薪族,偶尔写一些流水账,希望能提供另外一个视角。  发表于 2019-11-18 2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09: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子子回国当大学教授。

点评

谢谢老鹰版主的认可,您和大家的回复,就是我写作的动力,希望我能以文字,来为大家提供一点参考。  发表于 2019-11-18 2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2: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非常好!从平常工作中一件件平凡的琐事的角度阐述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易于理解,通俗易懂。4 z4 _% P% l! ^2 U+ y8 i$ R: y! f
$ a2 {( {2 h" b2 O
职场上很多人,就比如,子子先生写的这位小E,找工作一直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首先自己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思路不清楚,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去和对方交流,与人交流时没有用心去听对方表达的意图,……。表达能力欠佳,会在职场上吃大亏,这个有点不值得。' s5 o! n. i, y% @6 y( h: B3 D
# `6 I5 H6 @/ ^& t$ \
子子先生在文章中提供了一个训练自己表达能力的很好的方法和思路。这个方法也可以移用到外语的口语训练和表达。

点评

谢谢您的认真回帖。  发表于 2019-11-18 2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3: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大事的基础就是把小事做好,做的让人放心,让人满意,最好是能够超出别人的预期,别人才放心给你做更大的事。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和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5: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5: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略的看到了几个重点:有目的的学习,会听的耳朵,能说明白的嘴,耐心,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5: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6: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7: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你们一个月带他吃一次饭
+ Q0 g1 s6 L8 G. T
( ~. I  s- A# v, Z. O5 j9 F有些深意,有些无奈  吧, S2 v) I: l3 o+ ^* h) s& M
9 \$ V& {; }$ Z1 f6 c
我想,这位上司应该在45岁以上

点评

嗯,差不多是那个年龄。  发表于 2019-11-18 2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5 23:32 , Processed in 0.06873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