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16|回复: 8

聪明人遇到两难选择,总有这么几个套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7 1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职场上的进攻策略与防守策略
  • 方案选择:新领导交办的第一件任务,应该尽量有新意,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是稳妥一点,摸清领导的喜好再出手?
  • 跳槽选择:决定跳槽了,我应该趁跳槽旺季,裸辞专心找工作,还是继续骑驴找马,效率低但更稳妥?
  • 城市选择:大学毕业是留在大城市发展好?还是回家乡附近的小城市好?
  • 送礼选择:想要换个岗位,是找机会给领导送份礼,还是在正常工作交往中提要求(仅适用于国企和公务员)?
  • 创业选择:朋友有一个不错的项目,邀请我一起创业,我该放弃眼前大公司的稳定高薪职位吗?
    % J- z& X) L2 r3 q( n

    $ A) k# x2 s$ t" W. o
上面的选择,看似毫无关联,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你应该选择“进攻策略”还是“防守策略”?——“进攻策略”高风险高收益,“防守策略”低风险低收益。
这种策略思考还可以延续到生活当中
2 @8 `- W% i- d
  • 投资选择:你喜欢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投资品种,还是收益低风险小的?
  • 求爱选择:追求女生时,你喜欢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让她喜欢你,还是用你的诚意主动打动她?
    ) D8 y! \/ [) Z! J. I/ t2 z; \, m

    8 q% C2 [7 c7 U
以前,很多人认为这种选择跟性格有关,其实不然,思考方式还是有很多套路的。

% m9 C  R' o; q9 c7 q$ Q1 l
套路一:不对称风险下的决策
% D! o- a9 R: e' X
想要理解职场上这两种策略核心逻辑,我们可以看一看两类极端的职业,一个是纯进攻型的,一种是纯防守型的。
典型的进攻型职业,是各种销售类职位。

5 j1 `& M3 ]5 ^: j/ X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只有进攻才有订单,防守就是等死;另一方面,进攻就算失败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最大的损失就是你耗费了太多的时间。
$ f( o3 N* j& [7 |" S
最典型的防守类职业,是我之前在银行做的信贷工作。
6 i; ]  Q  _) s) ]% F
对于银行而言,一笔贷款收益是固定的,就是利息,但损失最大可以是全部本金(跟P2P是一回事),两者之比可以达到几十倍,这就注定我扮演了一个“怀疑主义者”的角色。

* [: d+ n7 T1 {0 {2 Y7 n
我会对贷款申请者做“有罪推定”,假设他们都是来骗银行钱的,我会要求他们提供各种资料,以证明自己无罪;我还要怀疑这些资料都是伪造的,要求他们提供证明这些资料的资料;我会假定这些人都会经营失败破产,要求他们提供充足的抵押和担保……

0 R6 U* f; o" W, x* B$ K
大部分信贷员都会面临贷款清收的困境,所以只要我用最保守的策略,完成了这些任务,每年一次的晋升机会,时间长了总能抓住。

8 |9 v5 [& _( H! P
比较一下这两种工作,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如果选择进攻(或防守)策略失败了,你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而选择相反的策略的话,你得到的成果(或避免的损失)并不那么大,那么该策略就是最好的选择——销售员会假定天下所有人都会买他的东西,而信贷员会假定天下所有人都是骗子。

4 g" i2 \9 R- ^- J, V
所以,前面提到的“送礼选择”的答案很明显,应该送。因为就算领导不收,你也没损失(有人觉得会给领导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这个明显多虑,礼多人不怪,只要金额控制在正常人情范围内)。

! b/ U6 f0 @" [1 r: [
而“追女生”的选择题,答案也是主动,因为就算被拒绝了,你也没什么损失,有人追,女生也不会生气。

" O  Y9 x6 q* Y$ o
这两种就是典型的“不对称风险”,可惜很多人因为性格原因,放弃了最优策略。
) O  L( R9 U* }( A3 T6 m& [
不过,这种极端态并不常见,更常见的利弊分布是对称的:选择主动策略,你得到的更多,但失败的损失也更大;选择被动策略,你得到的更少,但失败的损失也更少。
1 ~' k: [! U2 k, L: G
此时,你该如何选择呢?
3 l4 R- T! D: i) o% t
套路二:一力降十会,可无视策略* @- I. S1 |1 _+ w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乒乓球打得特别好,我听说他跟职业选手交就手,问他感觉如何?
1 S3 X6 x6 [9 N" U/ U7 P7 |, Z
他说,刚交手时,你还有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但打着打着就有点不对劲了,你使出自己最擅长的绝杀时,对手竟无动于衷地接了回去。然后。一种绝望感越来越强烈,就像一堵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向右无限远的墙,
8 ~$ `% @5 k" h
职业选手打出好球的概率也并不比你高很多,但是他们能够接到几乎所有的球,包括你的拿手绝技。

0 N# w% Y# g% C2 ?
我们平常所谓的好球,只是因为对手的训练程度不够,而成为一个职业选手的标志就是:大部分正常来球,你根本不需要什么策略。
如果我们把平时遇到的工作比喻成比赛对手,那么大部分的工作只是业余级选手,只有少数工作属于专业级选手。你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成为职业级选手,那么,大部分的工作,就像职业对抗业余一样,并不需要选择什么策略,进攻和防守结果都一样,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了。
6 `/ j: ^- N& W3 K. D: Y
这里仅仅是职业选手,而并非那些顶尖高手。大部分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成为顶尖高手,但人人都应该成为职业选手,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吃这碗饭。

$ G) Q4 |4 ~) N0 O: e- L
开头说到的“跳槽选择”,是裸辞还是骑驴找马,对于专业能力很强者,根本不构成选择,甚至根本不会出现,都是猎头主动找上门。

' a) A1 c% k3 M2 p3 E
不过,这种实力完全碾压式的对抗是很少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职业选手和职业选手对抗,业余选手和业余选手对抗。

# A) s8 F' ]) \, ^) |
此时策略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 ~0 C& j+ W; V
套路三:反向跟随策略& T+ {' }8 g; |' ?

) w" |% b6 N! S6 R
那位朋友之所以一开始没觉得职业选手有多厉害,因为对方只是在陪他玩玩,只要他愿意,可以随时几球之内把你扣死。
如果是两个职业选手之间对抗呢?
+ Q# b( }9 @7 j4 A: a+ n' U/ E
在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这一类隔着网对抗的球类运动中,如果对方发过来的球“太正常太舒服”,你的最佳策略就是还给对方一个“不舒服”的球。
; M9 t7 W+ L  {* F7 ~- o
这样做的好处是明显的,一是对方有可能失误接不下球,二是对方就算接下,为了不失误,他接过来的球一定是正常到让你“很舒服”的,你就可以继续打让对手不舒服的球,直到对方失误为止。
1 w. P( M# \$ ]6 t" F  G
就是说,你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完全与对手的策略(或事件本身的可预测性)相反:如果对方是“保守策略”(或遇到常态事件),你就要用“进攻策略”,如果对方是“进攻策略”(或遇上非常态事件),你就要用“保守策略”。
3 x0 W8 m  ?* J8 |4 C5 a
在前面的“方案选择”中,新领导交办的第一件任务,如果相对简单,你就用“进攻策略”,在办成的基础上,还要有新意;如果相对复杂,你就用“防守策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7 E. A; x) o# Q" c
朋友跟你谈合伙创业,如果项目相对靠谱,你就用“进攻策略”,如果项目你虽然有兴趣,但看上去风险挺大,你就用“保守策略”,
2 b( h- P$ |6 n* R5 d
这种选择,看似明确,实际上,要做好有一个前提: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借用投资领域的“能力圈”理论,它的意思是说,职场中,别做包治百病的赤脚医生,你要清晰地建立你的能力边界——哪些擅长,哪些不擅长。
  g+ _3 o- H( a& d2 i4 c
道理每个人都懂,但很多东西,你以为在你的能力圈之内,其实不是,如下图。

3 E. G5 c0 f7 V) P+ y
! p9 K! l0 L& ~6 _  [# Y
小结一下前面说到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你的实力已经强大到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你都有能力应付的地步;第二种情况下你所面临的形势是明确的,你就采用相反的策略。

5 B$ b% P6 v. P$ X# O) q3 {
但如果形势是不确定的呢?

$ w. Y" y) D& S! C. Q( D
套路四:找到分摊风险的方法* r' Q' p# t9 W. Z
前面说过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进攻策略是高风险高收益,防守策略是低风险低收益。有人觉得,既然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那我们无论如何选择都是一样的,不如别费那个心思了,顺其自然吧。
6 Q# U4 `% P$ z  v0 V+ ~: `
但人是一个有主动性的系统,即便是这种风险收益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仍然有更好的趋利避害的方法。
- m: f) Q) l. ^' ]5 n2 v
如果“保守策略”的收益不能让你得到满意,而“进攻方案”的风险又是你无法承担的,更好的方法是想办法降低“进攻方案”的风险,因为这比提升“保守方案”的收益要容易一些。

# s5 b9 B5 E2 t
比如保险,那每个人都会去买大病保险,平时付一些小钱,万一生了大病的时候就有人能帮你付医药费。

  S; l: {0 t  ~6 q3 q
降低风险的方法很多,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

. h0 e3 y1 F( I( L* X, X8 k" D
第一种方法是找人分摊你的风险。

* z; r4 E: k+ }0 T
作为信贷员,最大的风险不是贷款人是骗子,而是行长交办“必须同意”的贷款,所以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利用合法程序让他老人家留下只字片语的证据,把一笔贷款的风险分解到多个“责任人”身上,这就是银行信贷员降低风险的方法。
# E) u9 q9 ?. l4 k8 q! J1 U
所以,在“方案选择”中,如果你打算向领导提比较进攻性的方案,最好的方法是说服你的同事,让他跟你一起提;你还可以找你的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等帮你分摊方案的风险,当然前提是你要做出一些利益承诺。
* }' ^; b7 \, J  G; ?0 i
第二种办法是把你的方案分步实施。
, Z, m0 T' \1 N3 Y8 m4 z2 q
比如说快速试错机制,你可以把你自己的想法初步凝结成一个计划,预见向领导透露。
- I4 u1 y' _2 T$ n# I$ |7 Q
第三种方法是在选择的同时,给未来的自己留下选择权。
3 o& |* [/ y6 L
“城市选择”中,如果你的职业比较容易积累优势,属于吃青春饭的那种,应该留在大城市,工作几年,有了钱,你留下来扎根也好,回乡过安宁日子也好,就有了选择权;如果你的职业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专业积累,不如回家乡,用较低的成本积累经验,有了足够专业经验,进退两相宜。
) M: e* v) E+ U8 s
这就是把选择权留给未来。

2 k( O" W( {: P2 `" z* g/ ~. e2 S
投资风险问题,如果某个投资品种处于高风险向收益状态,最好的方法是你初始投入少量金额,使风险处于你能承受的范围。接下来,如果该品种的确定性上升,你可以继续加大投入。当然,此时该投资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涨,收益率会降低,但因为你的投入变大,总收益不一定减少。
9 I$ N* o) {4 l- g
始终保持继续投入的选择权,让投资的风险与你的承受能力始终保持匹配,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这就是应对决策中“不确定性”的最好方法。

, W# _/ B" ]2 v+ ~1 V+ A8 O
人天生有“风险厌恶”的倾向,并非是我们不看中收益,而是有些风险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所以如果能找到帮你分摊风险的方法,哪怕收益低一些,只要比保守策略高,都是值得的。
& \" ~' F+ h# i" e- ^( m
聪明的决策者都一样: x3 g# c- |+ P- G$ d6 g7 Z
/ c0 J1 L# G8 t* H8 h: Z$ [
所以你看,选择保守还是激进,其实并不是一个性格问题,而是看你有没有多想办法。
! I1 ?$ `, i7 A" j
我们之所喜欢把很多事情归咎于自己的性格,因为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就有了推卸责任的理由,
) A, `* e2 H# T. p
不管什么性格,聪明的决策者都是一样:
3 f. O+ a$ l8 S4 Z: q2 G
该进攻时,绝不保守;该防守时,绝不冒险;

6 V7 z9 d" q9 E3 w
用专业性避免两难选择;
2 b: M# T# y% V0 [6 M( q/ ?- D
风险不对称时,果断把握机会;风险对称时,把握“攻防”的转换时机;
1 g8 y9 I7 x" k
从来都是留有余地,不会一步把棋走完;

( _$ }; [- J) k1 b+ i/ c
可以分摊的风险,决不会“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杠”。

) A6 F) H/ P$ c7 F6 p
人神共奋

7 u" m. c( ^0 W1 T0 l: L0 j0 s( `) B, x
( H3 [& J/ E1 U9 x! U6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7 10: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道理貌似都懂,以为自己都能摆平或说是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往往在做的时候其实不然......6 I8 J- |4 B- H. t4 n
& J/ i* v# |! L- {1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7 16: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礼和追女朋友的策略还是不错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7 2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交代的每一项工作都尽力做好,不出差错就可以了,个人认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6 18: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 {. |( v6 C% Y. U) z) P! N%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 13: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面怪 发表于 2019-11-7 10:51
* ~! }! }! ]$ o8 P1 P很多道理貌似都懂,以为自己都能摆平或说是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往往在做的时候其实不然......
! g+ ~. w# X" M# v4 F
因为事先不能评估风险啊, |7 l; a/ \! y/ {- m3 _7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 15: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 19: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14: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道理,我没搞明白你在讲什么。智商不在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4 12:06 , Processed in 0.08344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