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咱们之前报道的下面这个巨型环吗: 直径15.8米、单体重150吨、全球直径最大、重量最大的的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 问题来了,这个巨型环做好后怎么运输呢,看看下面的场景: / j3 H% r- K" a+ h9 u0 l
3 g3 k, P, w e/ i( ~' Y4 f p% x0 \
0 P/ I8 s' C1 ?6 ^. i
. c. p! I5 p2 R' h/ t0 p7 S% P$ y
运送这件大国重器的拖车共有48个车轮,操作人员可以对车轮的转向及拖车的前后高度进行独立控制。整个拖车运输时需要占用5个车道,在公安交警部门的护送下,这件大国重器高高耸立,煞是壮观,沿途车辆和群众也纷纷投来惊奇的目光,所谓自带网红光环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 k3 g2 @, _ V% H4 U5 x& P
3 e: V* i2 d- G
+ I) r# A$ w' Y$ Y
# c# j; Y9 f/ c9 o3 x' O
这个巨型环有两个,两件整体锻环双环合璧,经过后续加工后,将正式用于我国最新的能源项目中。那么,这个超级巨环,除了“大”,还有什么“牛”的地方呢?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5 y: k' s- V3 e0 f1 q2 N* R
5 j) y5 J1 L3 O% m
直径15.6米奥氏体不锈钢整体锻环属于重大科研专项,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绿色锻造技术,即“增材制造+近净成型”,它在极大减少材料、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了超大锻件均质化制造的难题。 1 C2 \0 p% u+ H+ O# e) I
所谓增材制造,是指不同于传统大锻件使用的原材料,本次整体锻环制造使用了一项李依依院士团队首创的“金属构筑”技术,研发团队为每个锻环使用了50多块小型板坯,通过对接近250平米的金属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再通过高温高压,最终摞起来有四层楼高度的小板坯压缩到一个五岁小孩的高度,从而让他们重新“生长”成为一块200多吨的整体的钢坯。
3 z/ F, @2 y2 ]' K/ V
; |" Y1 w" x0 c" t" b; ?
那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原来,传统的百吨级大钢锭制造,由于尺寸大,内外冷却速度不一致,钢锭在浇筑时很容易遇到元素分布不均,中心疏松、锁孔等问题,而小型板坯由于制造上更容易精确控制,元素更均质,因此,最终锻件的均质化制造也就能够较好地实现。 % s4 L/ C9 d% h% w0 c2 q
: c( s: F( c: p
而近净成型制造,顾名思义就是锻件的毛坯接近于最终成品,使用近净成型加工的优点是材料损失少,能源消耗少,加工周期缩短。比如本次交付的2件整体锻环,近50米的工件周长上没有一道缝隙,整体轧制,整体成型。焊接部件和整体部件在可靠性上的差异,相信不过多解释大家也都清楚。
* C5 H: Z; w& |/ ^2 ^" l2 C
: z4 r$ ]- K: z+ ^ q+ A
那么,费了这么大劲造出的这两件“大呼啦圈”有什么用处呢,原来这两件巨无霸将被用于我国最新一代的能源项目,其中一件将作为基础部件,承担7000吨的整体构件重量。
. C3 S+ \) s8 L( I+ @: ] _* a, u
一项创新技术的突破从来都不是容易的,整体锻环项目从2016年开始立项攻关,期间经历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项目团队先后完成了直径2米、5米、等截面模拟件;直径16米设备能力验证件;然后在今年才正式完成了等比例试验件、两件正式产品,总计3件直径15.6米的奥氏体不锈钢锻环的制造。 ; N" f# e, v8 U ^
! E. P( ~* v& R# d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