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5-31 1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xjjqq414 于 2017-5-31 10:06 编辑
, v. b. R1 Y0 j- @5 c3 N/ U3 T1 y, K- t
设计使用独立原则大多冲着高的互换性去的,批量生产的零件产品,大部分要求通用或互换。使用最大或最小估计问题就比较大了。还有后期的修理维护。+ P. m* f& I) B. u$ {
而你说的几点还是有片面的:
& F% B3 y. K" j* T, F3 M/ J* M一.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两者之间没有强制的联系,就像鞋子、衣服、领带之间的关系,没有法律规定穿西服就一定要穿皮鞋打领带。实际使用要看具体情况来定。位置度的标准,其实GB中也是有推荐的计算方法,只不过涉及的影响因素有点多,列成表格形式不太合适。8 b& P* c# L2 @( n% P2 W G* F
二.零件的形位不是不检验,而是因为目前国内情况特殊个人感觉有几点:5 _/ o4 m% |' s" U
1.真正的大批量生产,在前期的工艺、工装要投入很多,也必须要经过验证,试件肯定要检验,影响零件的形位公差最大的就是加工工艺、加工工装、加工设备。可能平时不太看到,批量生产肯定也要抽检,会给出一种未检验的感觉。
4 u$ c$ A. T z( Y 2.小批量时,按道理更要检验,因为它没有成熟的工艺工装。一年旧没生产几台的设备,估计车间的工人的理论水平大部分不会很高,标的行位都不一定能理解,更别说检验了。见过很多装配师傅,认为孔轴能装进的就是“好零件”,装不进的就是尺寸不合格,他们可能就没有行位的概念。) x( i1 c0 L8 I* r0 z4 k. l
3.检验设备:很多公司的有行位的检验设备,很多都是古董级的,准备工作繁琐,会使用的检验也不多,愿意检验的就更少,能偷懒就偷懒,愿意买三坐标的公司旧更少了,少说也要几十万3 q; i f8 H# K! L# z( ]1 j& Q
三.现在设备精度都高了,装配师傅的技能却在退步,会修配的不多,能修配好的更少,
4 j( ^: { l" ^! {7 d' {3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