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29|回复: 7

惯量折算概念及常规情况推导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6 09: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v, h2 z+ g1 H; c
惯量折算概念... 1
/ o4 {( x+ z" u. T# T7 ~1 \ 1.情景示意图... 1
+ a. I  {6 U- C4 J* _/ n 2.参数构建... 2
7 [& c, X% L& m8 d! Z/ T- U 3.两种情境的对比观看他们的相同与异同... 2
2 o2 ~3 O, P" K! |. _# u 4.惯量折算的概念扩展:... 36 t7 a6 i: r0 M9 f8 G/ w! _
惯量折算推导1——1级减速机构... 3
7 b* L0 L1 c- Y4 W2 W0 G- _5 D 1.情景示意图... 30 {: @& O* y0 [# P  O6 B& L4 Z, r
2.参数构建... 3
$ \: d6 c; t3 L7 m; s1 _; E 3.数学方程组模型建立及求解高层控制... 3. B! o1 Y  {0 |3 E
惯量折算推导2——负载直线运动时惯量折算... 4
# A, L5 [! ~; n: v$ X! H: G. ~ 1.情景示意图... 4
7 \; L3 C( T; b, N 2.参数构建... 4
/ W* a/ W" q8 E* [1 O 3.数学方程组模型建立及求解高层控制... 5
5 |# \1 ^0 c8 b3 C$ w 速度相互联系的构件的加速度关系推导:... 5
- w0 P1 j5 ^( H 角速度相互关联:齿轮副机构... 5
8 E3 v' R6 }' g. W0 e2 ^: V0 R8 } 1.情景示意图... 5
9 S5 K8 z4 v+ ^2 B/ ? 2.参数构建... 6
- {6 f7 c9 E5 h8 b 3.数学方程组模型建立及求解高层控制... 6
$ T1 k: H+ _# |( A5 v' t 角速度与线速度相互关联:螺纹副机构... 67 J1 I1 `, F; o3 b! P0 x9 D
1.情景示意图... 6
# x) a5 M4 `/ I  l 2.参数构建... 7) v% j0 D- v% y1 a, _2 O
3.数学方程组模型建立及求解高层控制... 7
. L' t) w$ J  R7 C" z9 }
( R2 p& a5 T: G6 a) I0 m1 f 惯量折算概念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4.gif4 ^7 X0 J$ Q4 y" t$ A/ f
2.参数构建* `. h0 D! R( W) K" l/ D- C: s% Y
丝杆的角速度:w1 D' a& M  N6 I& Q2 H" F1 d
直线负载的线速度:v+ u- {2 e7 M1 c* E0 G" E8 v
丝杆的角加速度:aw
2 r+ Q) N% Z* s( [负载的线加速度:a, o9 [* x  h4 u2 d! C
丝杆的导程:p! W3 S' @5 U% X; g  Q, m0 U8 d
变量间的关系式:
5 C$ h. X* t( h- C3.数学方程组模型建立及求解高层控制w1=f(v) ==>v/w=p/(2π)   ( ]. x5 l5 M5 \
aw=(w'-w)/t , D5 V, [) C# i4 C: w) ]; e0 D
a=(v'-v)/t              
6 L: K/ N* M1 L3 E$ ]9 C9 V其中V'、V为可以消去的元,有两个不可消时未知元,经计算,它们的比值为定值4 E8 W$ S) r( r# S3 _: Q! o
由①②得a/ aw= p/(2π)* y4 N& r# j) W: _$ ?, `

  L* m4 _, O" z* p' P3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0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惯量折算概念; D" M! S8 G& z/ Z
1.情景示意图
! A1 t% n! {* ?9 o2 \2.参数构建
设电机对轴的电磁力矩为T
小轮与大轮的传动比为1n,
电机轴与小轮的合惯量为J1,
大轮与负载的合惯量为J2
要求的未知量:
大轮对小轮的力矩T1
小轮对大轮的力矩T2
小轮组合的角加速度:aw1
大轮组合的角加速度:aw2
3.两种情境的对比观看他们的相同与异同
情境1T=J1*aw  
情境2
T-T1=J1* aw==>
T=J1* aw+ T1==>
T=J1* aw+ k* aw ==>
T=(J1+k)* aw     
折算惯量定义:
至此由①②的形式可得一个形象的概括:J1为小轮组合的实际惯量,J1+k为抽象出来的所有的惯量,在力矩产生加速度的这个层面上,k增加的小轮组合的惯量等同于挂接负载产生的效果,这个k即为相应负载在轴上的折算惯量
4.惯量折算的概念扩展:
目的:使这个概念都适用于碰到的惯量折算的场合,给惯量折算实例的推导提供指导
概念:电机轴受到的外力矩都能用这个式子表达,T1=k* aw, 使得T=X* aw能直接联系,而省力建立运动传递的方程组

$ `; M  g2 A. u2 z& h;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09: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惯量折算推导1——1级减速机构1.情景示意图9 P1 d. T' m. \" a3 [  u2 t
2.参数构建
设电机对轴的电磁力矩为T
小轮与大轮的传动比为1n,
电机轴与小轮的合惯量为J1,
大轮与负载的合惯量为J2
要求的未知量:
大轮对小轮的力矩T1
小轮对大轮的力矩T2
小轮组合的角加速度:aw1
大轮组合的角加速度:aw2
3.数学方程组模型建立及求解高层控制
T=J1* aw1+ T1   ①   小轮组合方程
T2=J2* aw2       ②   大轮组合方程
数学分析:两个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数,需消掉两个元,得到下面的方程:
T1/T2=1/n      
aw1=f(aw2)          ==> aw1/ aw2=W1/W2=n因为它们的运动状态是因传动比确定联系的
由上解出T=J1+J2/n^2)*aw1
得折算惯量K= J2/n^2

( m; y: A5 g5 \: a

8 o  z$ B/ b$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09: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惯量折算推导2——负载直线运动时惯量折算1.情景示意图- p# K" P0 f( W- a- _: j
2.参数构建
设电机对轴的电磁力矩为T
电机轴与小轮的合惯量为J1,
负载质量为M
未知量:
负载对丝杆的力矩T1
丝杆对负载的轴向推力F1
丝杆对负载的径向推力F2
丝杆的角加速度:aw
负载的线加速度:a
丝杆半径:r
负载线速度:V
丝杆角速度:W
消元为2元:
F1=f(T1)
a=f(aw)
3.数学方程组模型建立及求解高层控制
T=J1* aw+ T1   ①   小轮组合方程
F1=M* a       ②   大轮组合方程
数学分析:两个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数,需消掉两个元,得到下面的方程:
F1=f(T1) :
T1=F2*r
F2/F1=p/2πr==> (T1/r)/ F1= p/2πr
a=f(aw):
V=WP/(2π) ==> a/ aw=P/(2π)         
由上解出T=J1+M[P/(2^2)* aw
得折算惯量K= M[P/(2^2

% D% ]9 s! r5 M- ~4 f3 ?! ]% }
) @& w: f5 P2 z, f% G6 M"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09: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度相互联系的构件的加速度关系推导:角速度相互关联:齿轮副机构1.情景示意图
4 T9 \! J/ Z3 }2.参数构建
小轮的角速度:w1
大轮的角速度:w2
小轮角加速度:aw1
大轮角加速度:aw2
小轮与大轮的传动比为1n,
变量间的关系式:
3.数学方程组模型建立及求解高层控制
w1=f(w2) ==> w1 /w2=n   
aw=(w'-w)/t            
其中w'w为没有联系可以消去的元
由①②得aw1/ aw2=n

$ a+ ?5 W4 D; [% S0 q- W/ K
2 E& S8 H3 S0 `  [! X0 [& 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09: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角速度与线速度相互关联:螺纹副机构1.情景示意图) I8 \/ D. o6 ~9 j) G
2.参数构建
丝杆的角速度:w
直线负载的线速度:v
丝杆的角加速度:aw
负载的线加速度:a
丝杆的导程:p
变量间的关系式:
3.数学方程组模型建立及求解高层控制
w1=f(v) ==>v/w=p/(2π)   
aw=(w'-w)/t
a=(v'-v)/t              
其中V'V为可以消去的元,有两个不可消时未知元,经计算,它们的比值为定值
由①②得a/ aw= p/(2π)

* T/ A9 [: V. i) a
) s1 E" O% c1 q0 D2 P$ A&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6 09: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精湛,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0: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bing86203 发表于 2017-4-26 09:58
0 H0 Z0 E- q7 S, p专业精湛,感谢楼主分享
. m/ Y; u7 r* H
我充当着知识的搬运工,将看到的一些结论进行细化直至被自己的知识体系所理解,/ x" ]3 y9 b& ]; `/ ?/ ?8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7 16:42 , Processed in 0.0693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