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YFJY 于 2015-12-29 09:37 编辑
$ x& y+ Z* M9 f; ]6 n# J( F# C3 k. ^' S1 J& q* W
蜗杆传动在所有的设计资料上都是与蜗轮啮合的,这类传动的啮合属线啮合,在齿面压力作用下形成弹性变形得到啮合的一个线形曲面,在这个曲面上,形成动态油膜,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请看一下在UG中看到的瞬态啮合情况:9 G/ Q5 X# t- o6 e" z, v: P$ L
' b, i& k3 L9 _: A! j! `0 F2 t) |! ^4 |
0 \# ?* U: _# c% v# b
7 n6 ^) J8 ]4 ~
R0 L+ l8 \( w+ o+ f, s9 w# m1 \1 b, N
但是,如果用斜齿轮来代替蜗轮,得到的瞬时啮合啮合为点,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是一个很小的面,在这个面上,要想建立稳定的动态油膜,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用流体分析的方法去验证),故蜗杆斜齿轮传动中,摩擦是失效的主要原因,效率很低,有些设计和加工较差的,估计这级传动的效率仅为10%,或者更低,而这级传动往往用于直接从电机传出的第一级减速,故大量的能量用来摩擦,产生热,更加剧了点摩擦造成的磨损,这就是这类传动机构,在粗略设计、加工、装配得到的机构中很容易看到斜齿轮从顶部开始被急剧磨损的主要原因。7 p: z f* q# S/ l# U$ A
1 \8 U% R4 @7 {+ O
下面是蜗杆与斜齿轮啮合时的瞬态接触情况,在传递相同的功率时,因效率不相近,故磨损也就不相近了。
) l: R7 Y8 X- n1 v5 T( n) Y) z没有经过修形的蜗杆与斜齿轮,啮合总是从斜齿轮的外圆开始的,这也就是为何外圆处首先被磨的原因。" A. F; e2 b* ^( c, p$ `+ E1 }& X! N
1 _; s/ ^- Y K, p8 G1 @+ J大螺旋角45度与多头蜗杆啮合的瞬态接触图:
' S' Q1 ?( j: y4 q0 X' B) T& [* R4 J' g8 V
+ K; d. s- h' G, ~9 w8 s
一般单头或双头蜗杆斜齿轮啮合的瞬态接触(修形后的避开了齿顶接触):
8 V- W: S E) U% U0 P7 m1 O7 G9 }- S4 v' N( h
! H0 F8 g% Y2 ~3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