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89|回复: 1

中国成机器人最大消费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7 12: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器人换人”大潮下,中国已连续两年坐上世界机器人最大消费国的宝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近日在2015中国重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上表示,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消费国。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平均增速达到了58.9%,2014年国内市场销售的机器人达到5.7万台,继2013年之后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再创新高,达到了22.5万台。9 c4 z$ o8 `2 E( b
毫无疑问,国内机器人产业正在升温,但国产厂商仍处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中。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竞逐中,行业需要突破更多的核心技术,取得更多超越性的成果。1 T# E. [: d5 R( k  W' p' `

' {8 {! Y: M. k6 z4 J) S: o三重利好助力机器人产业走红中国制造9 T* ~+ r! F; N  [
$ N* J- W+ F; ]$ N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正向制造强国的目标进发。制造强国更是“智造强国”,天时地利,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机器换人”浪潮正向全国扩展。
5 h* e4 g* a- X1 n- V. ]1 O+ a: x, d" T6 t9 P+ ?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国家的诸多利好政策促使机器人产业几乎一夜之间走红中国制造。对于制造行业,2015年以来最为重磅的政策就是《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其中提到,我国要大力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机器人。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发展机器人产业成为极为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如何将机器人产业与时下风靡的“互联网 ”、智能制造相结合,尽早布局机器人产业2.0时代,是中国新一代工业制造设计者的“中国梦”所在。
  H. y: }$ v" x# z+ [$ n' n8 u* R
0 _) W! Q8 p4 e$ c, ]9 ?, S其次,我国机器人市场容量被扩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平均增速达到了58.9%,2014年国内市场销售的机器人达到5.7万台,继2013年之后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再创新高,达到了22.5万台。而另据新华社近日报道,作为中国南方制造业中心的广东省今年3月表示,将投资9430亿元人民币(约合1480亿美元)鼓励大型制造商购买机器人。
6 L. B. t1 N& i- E- F5 D' v% _! P0 w: n! h3 ~
第三,“机器换人”浪潮袭来,市场潜力被不断激活,国内厂商争相布局。在北京举行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全球年会”上,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高端装备与3D打印技术事业部总经理刘长勇表示,“几乎每周都有四五家新的机器人公司出现,就连有些县也在搞机器人产业园。”
2 Y: Y' Z# J* P7 y0 E5 k% e
6 A- I; [& C, ^产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9 [$ ^4 P8 h* }# }" Q8 o- j' T

! `" Z* Y9 n: X& w) z+ ^我国具备了一定的机器人研发基础和产业化条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n# G6 c$ G" z: F' `' Z

  d& ^' B* O' c! c* m1 X+ I) z) O一方面,和国际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相比,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成长期,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机器人产业的上游是核心零部件,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而在该领域,高精度伺服电机、高性能控制器、精密减速器等核心技术国内现在还基本依赖进口。机器人产业的中游是机器人本体,也就是机器人的“身体”,机器人产业的下游是系统集成商,目前国内95%的企业集中在这一环节上。而从市场占有率看,虽然我国现在有大大小小的500余家机器人企业,但是这些机器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机器人市场只有20%的市场占有率。
5 l9 l0 t$ w# Y$ x# S: g5 L
3 p5 k* w; }9 l2 [0 t& X6 O" F另一方面是人才的缺乏。我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家,但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仍然巨大。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大概需要20万工业机器人应用相关从业人员。这就意味着,从2015年开始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培养4万名左右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但目前,仅苏锡常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达3000家以上,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人才缺口超过2000人。机构分析认为,国内企业用工成本逐年攀升,用工业机器人替换人工,目前是整个制造业的大势所趋,然而人才短缺却阻碍了这个产业的发展。
8 E  `% Z: w/ p3 I
3 t9 R6 S7 g8 v  B' {- |智造先行,产业未来需面向高端' ~+ e! W- U5 Q9 I
6 v- L8 E( `. |& p* _% k& m
机器人产业本身的高大上,并不能掩饰产业发展的短板。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在进入2.0时代,对于中国来说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面对种种挑战,国内厂商应该如何去做呢?5 f- @; [, x& x3 J# `! k

" K1 t+ Z$ n1 n+ w$ c, F6 K. O首先,国内厂商要加强研发能力。经验证明,机器人2.0时代,要真正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走到产业价值链条的顶端,获取最丰厚的市场回报,国内厂商不能再像过去的中国制造那样,只是做加工、做组装,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地慢走,挣一点微薄的辛苦钱。而是要有弯道超车的想法,要有挑战高端的勇气,既要抓住核心技术,又要突出自身优势,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实现差异化发展,从而走出一条属于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突破创新之路。
" ^2 a( A( x1 E; Z5 j6 l( P
0 B% Z' X. ~0 w7 a6 F0 l1 X其次,要加强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关键技术需要人才来研发,实际运用需要人才来操作。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成为创新主体。机器人技术难度高、风险大,国内外经验都表明,仅靠企业是无法实现机器人技术跨越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国内有基础、有实力的核心研发队伍,建立多层次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按产业链要求实现创新价值链的有效整合,是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6 `2 P* R# a4 ]8 v2 X7 F. O& ?% ]6 {* p& _1 _' H7 e' j4 b7 C5 S
最后,产业的发展还要靠集群规模。“靠小企业、小钱来发展机器人产业是不可能的。”专业人士认为,中国需要有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这个规模不仅仅指产业规模,更指企业的综合实力。”
) o$ @( \- r# C8 j  n) c3 f8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7 15: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人发展是趋势,但是还有很多企业用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4 13:24 , Processed in 0.08476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