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色童话 于 2014-9-30 10:28 编辑
智能装备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的基础,是实现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智能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中的重点方向。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对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价值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智能制造装备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的基础,是实现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当今,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产业内对于智能化及机器人技术需求的影响,中国智能装备在近二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台数从2010年开始便出现爆炸性增长,2010、2011年安装台数分别为14980台和22577台,同比增长171%和50.7%,远高于“十一五”期间行业内约30%左右的增速。且长期来看,智能化、机器人行业下游需求仍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智能装备产品的市场规模将不断快速扩大。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智能化控制设备需求市场,智能化技术正在向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据专家分析,基于智能 装备项目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预计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本土化智能制造装备可立足满足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需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其中智能装备控制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传统工艺技术改造、工厂智能化实现、企业信息化推行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智能化控制设备,其市场前景尤为广阔。
在我国智能装备市场中,生产企业较多,但同时各类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分化也比较严重。其中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及国家重点扶持的部委主办的科研院所,且智能装备软硬件产品的高端市场长期被国外著名品牌企业所垄断。
目前中国智能化产品的市场供应链可分为三极:第一极为美国、德国、法国、瑞士等欧美企业,其特点是价格高、品质好;第二极是日系、台系供应商,其特点是追求价廉物美,品质较好;第三极则是近年发展迅速的国内生产企业,其特点是价格便宜,能够切合国内用户实际需求提供快捷的技术支持及量身定制服务,并日渐渗透进入细分行业的智能化成套设备市场。上述企业中,国外企业的主要代表有施耐德、ABB、西门子、罗克韦尔、通用电气等;国内企业则主要包括:国电南京、上海威尔泰、南京科远、上海海得、北京金自天正等公司。
作为一个正在培育和成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智能制造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规模小,产业组织结构小、弱、散,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基础薄弱,主干产品,如特种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等,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不到5%,这些关键智能装置基本上都依赖进口。例如,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进口率达80%、汽车制造关键设备进口率达70%、大型石化装备等关键技术与设备进口率达40%,国外可编程控制系统的占有率达95%,我国高端装备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必然影响了智能化装备的发展,导致智能装备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研发智能化关键技术是发展智能装备的必由之路。
可以预见,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