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o* |% g; @9 M6 d
近日,科学家向人们展示了硬币大小的微型“核燃料电池”。该电池利用放射性同位元素的衰变产生能量。3 T, H( ]( Z1 Z% a: @ q
6 i9 X, K M; g) G4 t) ~2 J$ W 研究人员介绍,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会释放带电粒子,如果能将这些粒子收集起来,便能产生电流。其实,由于核电池能量储藏相当丰富(它的电荷含量是一般标准电池的100万倍),很久以前就已经在军事及航空航天领域得以应用,但这些核电池的块头要远比此次展示的核电池大。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团队发明了这枚袖珍核燃料电池。
3 e$ J7 H; O& q
8 m0 H# J7 o, ?) t0 w4 I 该大学之所以开发微型核燃料电池是为了缩小电子设备内电源的尺寸,让它更适合小型设备(如微机电系统或纳米机电系统),因为这些设备本身已经足够小,一定要有更小的电源与之相匹配。因此,开发微型电源与开发微电机本身一样重要。' s2 E3 m y3 m
! T+ |* A- [2 P" c# _; U% I. v 对于很多设备而言,核燃料电池都相当具有吸引力,因为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为它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电力,而且它们极为耐用,使用期限一般都可达几百年,甚至更长。因此,在太空探索中,核燃料电池就成为了理想的选择。然而在地球上,由于体积过大,核燃料电池还未能将其一身本领完全发挥。
" g; \1 F' n& k1 S/ s4 y/ \" N7 [3 T' v! V. U. @; N
密苏里大学的研究小组由权载万(Jae Wan Kwon)教授领导。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一种液态半导体来捕捉并利用衰变产生的带电颗粒。与之相比,现有的大部分核燃料电池使用的都是固态半导体。后者的劣势在于,衰变产生电荷所含能量极为丰富,时间一长会对固态半导体产生一定的损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制造出与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寿命相同的电池,就必须在电池内安放尽可能多的固态半导体。这样一来,电池的体积也就更大了。- v' N H8 T5 u' X
& b9 @9 v/ ]: ^. i9 x 而权载万教授他们之所以使用液态半导体,是因为高能电荷通过液态半导体不会对它造成损害,因此能大大节省半导体所占空间。目前,研究人员正努力进一步将电池“迷你化”。6 V: ~+ b1 i' n6 `7 ~. y
+ s) U4 ~& j* [! Z 为了打消人们对于核燃料 安全 的顾虑,研究人员解释道,尽管整个电池的成功于否取决于放射性物质的使用,但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使用是完全安全的。权教授说:“一般人都会谈核色变,认为只要与核有关联的东西都会十分危险。但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很多设备都已经安全、成功地应用了核能,如起搏器、太空卫星、水下作业系统等。” * n8 C. b( c+ X7 G9 R2 I* \ F. t- ~
, X1 ^! u0 K. O3 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