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小皮 于 2014-5-5 21:15 编辑 . [0 U7 u5 Y% s2 J& T: S
LIAOYAO 发表于 2014-5-5 17:04 
$ L. {. O$ H' W8 B$ K: B2 j轻轻的问一下,书里在带传动都是将主动轮 定为 n1、d1,楼主的习惯显然和常规用法不同。( {& i. F3 o! x, s: X3 Z R6 M
, ?7 A( c: w6 P
再说计算式吧 ... ; Z+ C, r( h, j: M) c2 n
请问“算轮系时都是从主动轮定为 1”是什么意思,不懂,还请指教!
& V% b, e: q' s2 y) M* t( x/ z9 m* G, o+ n0 W9 F( P4 @
对于您提到的“书里在带传动都是将主动轮 定为 n1、d1”,我有不同看法。, U+ C1 h; \. M' P- |
减速传动,n1是主动轮(小带轮)转速,这个大家都认同;0 q6 h8 @+ \; y
区别就在于增速传动,打个比方
9 x( |& h1 h/ s5 l/ n如果此时还把n1看做主动轮(大带轮),那么d1也就是大带轮的基准直径。假设根据手册选型,SPZ,确定主动轮(大带轮)基准直径63,增速2倍(单级传动),即被动轮(小带轮)基准直径31.5。而手册中明确规定SPZ最小基准直径大于63(图1),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 [8 ]+ d2 n& X4 V* S" \% l3 B+ B1 j# s* V$ g2 z- C; d
& |; U- b$ F3 T ?1 ]因此我还是认为带传动中n1、d1指的是小带轮的转速、直径,而且手册中也是这么写的,手册并没有说n1是主动轮的转速。(图2)
1 X6 ^2 |9 f1 v$ S/ v' `. s
$ ]2 v- _& X$ T$ j* j2 W6 e' B; H( Y0 k% B5 z
说到底,也就是图3中的两个问题。
7 [9 d* _, W! D: |+ f# G7 U7 h0 F( `/ d; G/ D1 @0 X9 T
我个人答案:传动比2,n1指的被动轮D的转速。! U0 ~4 H2 Q( H" d8 N. ^5 ^
' B! G9 c8 f; ?& D0 a以上观点只是晚辈个人浅见,并没有相应的资料、标准做支撑。8 n/ s# u9 B, s! k* Z/ B
如有错误,还请前辈多多指点,最好是提供资料、标准。
0 K, Y1 t/ ]- v0 M% L$ @谢谢前辈!
0 ~ h* ?- ^; k- J' ]9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