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3 23: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续前述。7 V. R, V, ^% c u' k& S% H
9 p& H& x0 {% t* P" T 这种2/3球形产品是要先拉深后再缩口,一般是不会选用涨形的工艺,原因很简单,涨形是先拉口径后再涨肚子,要从42的直径涨到55的球径,一次涨形是有困难的,二次涨形工序就多一次,因此本例就不采用涨形工艺。
, [4 [3 L( G( u: r" Z5 p, Q! ^& w2 J+ q4 K; v& x: n
在PK题一已经说明胚料的计算,在这里就不赘述,直接用3D取得体积后再给予修缘量就可以暂定胚料直径,再考虑是浅拉深和H70的材料,可以选较小修缘量,又缩口前要修筒口长度,因此又不可选过小修缘量,就按资料上的大值来决定。
2 z* q& ~$ v3 _( Y A: e) m. ]; i2 f8 n+ N1 O9 u
拉深次数在胚料决定后便可计算之,算得两次拉深就足够满足产品所需。接着是修筒口长度,从R/t 比高达53倍便可大胆用 t/2 当中立轴线算展开,用2D CAD直接测缩口区弧形展开长,这长度就是半球以上的筒口长度。修缘的方式有多种,可以车修(PK题二录像中使用)可以旋切(Trim)也可以挤切(成本最低,筒口端质量也最低)。
, v- ^. P, {, @; G4 g) ?$ n/ R% T7 p; ^& E, ^3 y
最后就是缩口,缩口系数m愈小,变形程度愈大。表5.4.1是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平均缩口系数。表5.4.2是不同材料、不同支承方式下缩口的允许极限缩口系数参考数值。从表中可以确定一次缩口就能完成产品。
: k/ L* S' o* T( d8 o
. J' |0 E, J6 f4 @5 ~/ N6 h 总结,PK题三使用了落料、拉深、修缘、缩口等四种工艺。
! j! \$ S3 i6 B* s( Y; Z" V: q* N5 V% B' l; h( V3 _* n
. _8 O5 E8 M6 p
7 n8 d& Z1 k. z% H* r4 e; s9 K
& f1 a: E, Y( L! P# M& L4 k
( a) a, a% J6 S; Oa)无支承 b)外支承 c)内外支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