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鹏.G 发表于 2013-5-1 18:03 
) }% P$ D6 Q: b' F* b/ C9 N* R上偏差是根据侧隙、啮合齿对来确定的。参考DIN3967、ISO10064.2,还有张民安主编的《圆柱齿轮精度》 % Y4 g9 s# a% F* f, _
多谢海鹏。1 ^$ F0 k) Z( c+ F: |3 t7 z f
GBZ18620.2-2008等同ISO10064-2:1996,从GB18602.2的前言看,GB基本上全部照搬了ISO。
& J/ l' `5 `, }+ ^( p7 B6 ]在GBZ18620.2-2008的附录A里提到“齿厚公差”,不过即没有给出推荐值,也没有推导公式。仅给出最小侧隙推荐值,这个不够推出齿厚极限偏差。' d/ e0 ?( S/ w4 A0 M
张民安主编的《圆柱齿轮精度》也看了,它是对新国标的应用进行讲解,还有新旧国际对照,但也无助解决问题。请参看第242页,136条。这本书的附录2引用了GB/T2363-1990《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直接给出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跨棒距极限偏差的查表数据,不过仅适用于模数0.1-1的。
( S: l8 [* ^' U# I" hDIN3967没有看,等我找找。# I- O! N2 f0 [4 v, _
这两天一直折腾这个,头大了……
; A; q( i4 B* E, T4 |2 D(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