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按:机床恒温装配现在已经成为机床的卖点之一,机床有必要用恒温装配吗?开个主题分析下。
8 u/ q1 s, y2 c% m$ n3 M, I+ t2 o7 Y+ d/ n- d. k
近年来,国内制造业的档次逐步提高,中国制造不再是劣质品的代名词,国外大量的品牌产品实际上是在中国生产。随之而来的是,制造业对机床的精度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顺应这个趋势,除了在加工母机上进行投资,不少国内机床企业不惜重金建设了恒温恒湿车间,以确保机床的装配精度。南京机床厂、秦川机床、上海机床厂、昆明机床厂、常州新瑞等一线厂已经实现了恒温装配,二三线厂中,浙江的海德曼等也进行了尝试。 # p; h" T0 ]+ N# X# y9 p$ P
; m! f& A r) _机床的恒温装配实际上仅仅只是机床恒温制造中的一个环节,如果只是恒温装配不能达到高精度机床的要求。这一点,很多国内机床企业还没有弄清楚。 ; |1 y# F5 R. T7 F1 F4 f) G
& k# A/ H \* R& I高精度机床的恒温制造在国外是主流,技术也相应比较成熟。国外高精度机床的制造,从零部件加工开始就处于恒温状态(一般是20摄氏度),恒温装配,恒温仓储,一直到恒温使用,避免机床长时间处于非恒温状态,机床上甚至设计了整体冷却液循环装置、加装了温度补偿功能,确保机床不因为温度的变化而造成机床变形。 + l9 J7 ?. ^, q) y
! R8 V" ^0 S I3 W% p' R: A
为什么需要恒温制造?因为机床的大部分功能部件是由热膨胀系统较大的金属制造,而且各部件的金属种类不同,热膨胀系数也不同。比如说,机床主轴在50度加工,到了常温下,不但外形尺寸会缩小,而且会导致变形;机床轴承要装到主轴箱中,如果两者都处于30度,可能轴承外径过大装不进,但如果两者都是20度,轴承可能刚好可以装入。恒温制造是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保证。 5 [7 B. R @; f# {/ F8 i
0 D0 R# V" ]. Y走访了几个机床恒温装配车间,发现有些实际上就是一个装了空调的车间,恒温装配形同虚设。 ' S a5 n- J W8 F9 d" L1 u/ Z3 u
: f V3 F/ L3 U4 W* U* ^& j, ]机械加工的每道工序都需要前道工序和后道工序的配合才能达到工艺目的,同样,恒温装配也需要前道和后道程序来保证才能起到恒温装配应该起到的作用。这些恒温装配就是如此。
0 ]4 F2 `9 D& q
% \' s7 W6 y! p( }老金看到的现象有: - c8 a) l7 o! c" X! [# h) m9 C
- _$ }. B6 t1 }6 D- j5 C8 r零件温度未到额定温度就进行装配。恒温装配要求每个零部件的外部和内部温度都处于额定温度,高温度的轴装入低温度的孔在实际运行中极可能会导致径向跳动超标。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零部件生产也在恒温下进行,并通过一定的恒温存放时间来确保零件达到额定温度,德国DMG、日本三井就是这样操作的。 . l/ e; C9 z0 n' F& o* X) V
5 e, K' F. }7 g* J1 w/ M
装配前零部件不清洗,装配技工手上沾满铁屑。灰尘和脏物对机床运动部件的影响是致命的。清理、清洁、整顿,是制造高精度机床最基本的要求。
; ~. k/ `. K+ k6 J$ F3 E, w, r; ?
车间没实现24小时恒温。零部件白天处于恒温状态,晚上处于非恒温状态,第二天装配时零部件温度还没有恢复到恒温状态。
4 y4 o& a( {' @' H; k: t5 M! I机床没有在恒温状态下使用。销售给客户的机床没有在恒温状态下使用,恒温状态下制造的机床处于非恒温状态会产生变形,这样就失去了恒温制造的意义。 5 t# l7 c& S6 C( R s
; e! j) K! [8 A; T' T6 ?
恒温车间不恒温。车间局部地区温度是20摄氏度,有些地方会达到25度,严格意义上的恒温车间温度差不会大于正负0.2度。 6 G) B6 ~- D/ |* u/ O
请机床厂们真正把恒温装配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宣传的噱头。
, Z1 M; ~& R: N# ]4 D/ d# }" b9 {. k% z8 x1 `( M6 T
实际上,一般精度的机床没有必要采用恒温装配技术,在非恒温状态下使用的机床最需要的是稳定性,不是高精度,当然,给装配车间装上空调是对技术工人的人文关怀,也有助于工厂工作环境的管理,无须非议。但真正高精度的机床必须使用恒温制造技术,不仅仅是恒温装配。
/ x; ?2 j4 |! P2 f8 ?) P0 a, q' G) w O( {# S1 f. H
本文仅讨论机床整机恒温装配技术,至于机床局部总成的恒温装配技术,有机会再谈吧。 , q+ \7 r* ]: C% v- q
) _( t0 A6 W2 D6 V3 Z5 H) q1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