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23|回复: 0

挽救中国光伏业——补贴研发和终端利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7 1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美国商务部就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即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作出终裁,中国企业反倾销税率从18.32%到249.96%不等,反补贴税率从14.78%到15.97%不等。
近几年,在全球光伏产业井喷式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走的是“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估计近80%的原材料从国外进口,又将超过90%的光伏电池组件产品出口到国外去。这样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的光伏产业极大地受制于国外市场,以至于无力应对美欧的“双反”。
近年我国光伏产业大幅扩张的动力可能与清洁发展相关,但主要来自于国外市场。由于美国和欧盟各国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政策和补贴,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需求,的确给早些进入市场的光伏企业提供了比较丰厚的利润和扩展空间。能赚钱(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符合低碳发展观念,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投资蜂拥而上,大量企业迅速进入光伏制造业领域,我国2008年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目前已膨胀至500余家,占全球产量的57%,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全球十大太阳能光伏制造商中有六个来自中国。我国光伏制造商通过扩展设备产能,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
另一方面,国内的光伏终端利用市场刚刚开启,由于成本问题,国内生产容量非常有限,光伏产能主要依靠国外市场来消化,产能迅速大幅增加将企业推向了困境。中国的光伏产能接近40GW,而全球目前每年市场容量仅为25GW。产能过剩致使企业被迫在价格上恶性竞争,导致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加之世界经济向坏,欧美各国纷纷调低光伏补贴政策,市场萎缩,接下来就是美国和欧盟的“双反”,海外市场进一步萎缩,目前我国光伏的处境,已经不是简单的产能过剩可以形容。
当然,产能过剩总是相对的。2011年我国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20万千瓦,仅为欧盟新增容量的十分之一。我国国内光伏产品消费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是由于成本高和电价上涨比较困难。可以说,除了企业盲目扩张,对风险把握不足,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与政府前期缺乏战略性的规划、缺乏对整个产业链的理解有直接关系。理论上说,我国能源以煤为主,太阳能应该是越多越好,因此产能过剩是个产业链问题,是设备制造环节过剩。目前的基本问题是政府对研发投入关注不够,同时国内终端利用环节不足直接导致市场在外的现状。热心设备制造是可以理解的,研发、设备制造和终端利用三个产业链环节中,研发投入回收期长,终端利用环节需要补贴,是赔本买卖,设备制造收益见效快。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无疑具有优势。最大的优势在于广阔的市场,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能源需求的增量大,而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比例微小。在太阳能电站特许权招标,金太阳示范工程,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示范,以及各地方政府示范项目的驱动下,中国2011年的光伏装机量达2.9GW,同比2010年增长了500%,但对于中国电力十亿的总装机,光伏发电装机比重微小(0.27%)。因此,只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市场潜力将为企业投资提供足够激励,广阔的市场还会鼓励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投资和创新。第二个优势就是有一支数量大、成本比较低廉的研发队伍,新能源产品的研发成本应该要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太阳能进一步发展主要靠技术进步。
如果说目前美欧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还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迫使政府重新审视光伏发展战略和规划,迫使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风险。
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在这个紧要关头,坚决拯救光伏,也是拯救太阳能产业在国际上的领先位置。利用好上述优势发展我国太阳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补贴显然非常重要,关键是政策支持和补贴需要用在产业链的两端,即研发和终端利用环节,把设备制造留给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5 22:51 , Processed in 0.05228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