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30|回复: 2

求助:粗糙度与公差配合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8 21: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沈石头 于 2012-9-18 21:58 编辑 - H* x/ x! `9 k$ K6 Y$ `
5 p& M2 b6 Z; ?$ M
机械图纸中标注粗糙度Ra 和Rz---请教9 |) Y8 q. w% H+ g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4748原帖在这,我本来想发新的,看有这个就跟在下面了,为了方便我把我的疑问复制在下面,算是炒炒冷饭:
. v6 D3 q6 U  d; V% x8 y* P“Ra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 Z: N2 S( {* s! `- c, a8 ERz为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最高点和五个最低点的平均值之和。) v! @) b' S$ f- q7 A) v
常常标注的0.8,1.6,3.2等为Ra的值。一般情况下选用Ra,对于特别粗糙或特别光洁的表面,考虑到测量条件可以选用Ry或Rz”  j& S# g7 T, f9 Q
    以上的内容是机械手册上对粗糙度的定义也是社友的回答。
; l3 p6 G7 I, Q我对这个定义的理解有疑问:, y6 ~8 r0 i$ O& ?
    手册上这样解释Ra,”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那么这里的轮廓指的是哪个数值?比如与轴承过渡配合的轴径:Ø200H7/k6,Ø200k6上偏差是33微米,下偏差是4微米,而一般这个位置标的粗糙度Ra值为1.6或者3.2(微米),如果以Ø200为绝对轮廓,下偏差已经是4微米了,其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一定大于4微米,粗糙度Ra即使是3.2微米也是不合理的,手册上对应这个尺寸的粗糙度是Ra=1.6。4 i2 P) h. r& [$ b- C. y
     这么讲的话如果是以零件最小尺寸为计算偏距的轮廓起点,对于过渡配合Ø80H7/js6,Ø80js6的下偏差为-9.5微米,以Ra=1.6标注这个位置,以最小尺寸为偏距计算的起点,那这个尺寸的就不是js而是h以上的负公差尺寸了。所以对于这个计算偏距的轮廓起点对应的尺寸我不明白,请大侠们指点。9 I5 A- Q- _* m3 A

% p7 y- U1 d" u
$ \  w" y9 G: Y; Q7 j0 ?5 g;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22: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微观尺寸和宏观尺寸没有必然的联系,除非是设计者乱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18 22: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近做的俄罗斯的辊子  凡是要求粗糙度的面, 都是用的Rz ,资料说Rz是表面粗糙的五个峰值和五个底值的平均值.  求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6 03:19 , Processed in 0.0719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