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62|回复: 6

看看这些工农兵学员如何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9 17: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七五年五月, 我们七三级无线电设备结构与工艺专业37名学员, 分别到西安市板金二厂、木工刃具厂和校办工厂进行开门办学, 通过两个月结合生产进行教学的实践, 完成了十吨专用冲床、印刷电路板双面抛光机、手动剪板机三项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任务和130KW轧钢机减速箱、小型闸压床两项产品的设计任务。既完成了工厂急需的技术革新项目, 直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又完成了教学计划, 推动了教育革命。工人师傅热情地赞扬说“ 这样既能会写会画又能实干苦干的大学生, 我们感到很放心, 欢迎你们经常来。” 学员也普遍认为, 这样开门办学好, 结合实践学的生动、踏实、接触知识面广, 促进了思想革命化。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沿着这条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走下去, 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s; N( y, Y  [
6 r5 [( P7 m6 T3 m# N! l; x
一、开门办学必须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首位
  j" f7 ?4 a$ h: Z7 S
# N  s4 Z3 y+ S: b9 E7 h: f4 X5 p毛主席教导我们“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今年年初, 开展关于理论问题的学习运动后, 路线觉悟进一步提高, 绝大多数同学纷纷要求各级党组织借东风、抓大事, 把教育革命搞起来。党支部认为, 群众的要求提得好, 提得对, 要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号召, 立即抓好教育革命是刻不容缓的了。于是, 我们便发动群众, 结合教育战线上, 特别是我院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和个别学员不注意思想改造而犯错误的教训, 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教导, 认识到,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社会基础, 如果我们稍微放松警惕, 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在学院里究竟用什么思想培养人, 教育战线上谁专谁的政, 谁改造谁的问题都还没有彻底解决。面对着这场严肃的斗争, 为了统一思想, 我们开展了革命大批判, “ 谁主我们的命运” 、“ 谁是我们专业的主人” 一张张大字报贴在系总支办公室门口。批判会上, 学员、教员和干部愤怒批判了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批判了“ 知识私有” 、“ 智育第一” 等修正主义毒素, 激发了广大师生对修正主义路线的仇恨和搞好教育革命的决心。我们搞教育革命绝不仅是个业务问题, 而是要落实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反修防修的一个重大的政治路线问题。要培养又红又专的坚强战士, 仅在西电高楼深院中脱离三大革命斗争实践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有打破旧的一套, 冲破旧的观念的束缚, 开门乃学, 走向社会, 走到工农中去, 才能彻底改造旧大学。同学们响亮地提出“ 宁做教育革命的试验品, 也不做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牺牲品” 的口号。决心书一份份交到党支部, 群众起来了, 条件成熟了, 形势一派大好。5 F1 H) r) |2 s. W4 e! u! }

- v4 c- x. u; V: w/ ^7 ]* j在这种倩况下, 走那条道路,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培养革命接班人的目的呢?这个问题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毛主席说 “ 要认真总结经验。” 我们回忆了前两次下厂的情况, 那时从教研室到学员班都把下厂单纯的看做是一次实践性环节, 为了学习业务理论, 见见实物而已。由于指导思想不正确, 进厂后就给厂方提了一大堆要求, 希望看这看那, 而我们对工厂却没有什么贡献, 客观上成为厂里的一种负担。结果厂校不能很好配合, 只不过是课堂搬家, 流于形式。吸取了这个教训, 我们便发动群众对下厂目的和实现目的的具体方法开展讨论, 大家进一步学习了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致认为, 下厂结合战斗任务组织教学为经济基础服务, 才能获得社会的支持, 有了这种支持我们才有可能和工人阶级一起, 共同搞好教育革命。于是, 我们组织全班同学利用星期天到西安市二轻局、机械局所属几十个中小工厂搞调查, 了解他们的生产和技术革新的情况。各厂领导和工人师付们听说大学生要到工厂和他们一起搞革新都十分高兴, 热情欢迎我们去。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这些百十来人的小厂, 设备旧而少, 技术人员缺, 生产任务重,工人们手工操作多, 劳动强度大, 环境条件差, 迫切需要进行技术改革。我们最后选定的木工刃具厂和板金二厂都是如此, 如木工刃具厂就没有一个大学毕业的技术员。通过这样的调查, 同志们亲眼看到了工人阶级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头, 亲耳听到了工人阶级对我们的期望, 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师生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和大打工厂翻身仗的信心, 就连当初怀疑机械课没上完, 怕完不成任务学不好课程的一些同学, 也坚决表示, 要到工厂去和工人师付一起,为改变生产的落后面貌,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就这样, 通过批判修正主义, 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论述和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 通过调查研究, 经过多次斗争, 认识提高了, 思想比较统一了, 在系、教研室的支持下, 我们终于跨出了校门, 走向了社会。
' _1 n: \* S4 y/ w/ M" Z2 v3 v! l$ D4 L# x" N% c$ V7 |
为了搞好这次开门办学, 一开始我们就抓了宣传舆论工作, 黑板报、《学工简报》、广播,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开门办学中, 为了更有利于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 搞好教育革命, 我们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工厂党支部的领导下和工人师付的监督下, 坚持与工人一同学习革命理论, 一同讨论方案, 一同参加劳动, 并且请工厂领导和老师付介绍厂史和当前阶级斗争和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的表现, 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在西安木工刃具厂和板金二厂的同学还结合厂里一个工人出身的革委会付主任放松思想改造, 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蜕化变质及工厂里小生产自发势力阻碍生产发展等事例, 以及一个历史反革命分子阳奉阴违, 两面三刀, 伺机进行阶级报复的典型事例进行社会调查, 写出了社会调查报告, 使大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深刻地理解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的深切含义。许多同学说 阶级斗争这门主课比在教室里上的生动、学的深刻。& o4 q# ~( d6 x$ j  l3 O9 O

+ _3 t# r  ~6 u2 C/ h" n6 T- g通过下厂前后一系列的教育, 大多数同志的三大革命觉悟提高很快, 但这并不等于问题已经解决, 思想改造是长期的、艰苦的, 而且经常会有反复。下厂前夕, 个别同学觉得自已来自生产第一线有实践经验, 现在主要是掌握理论, 把下厂仍视为简单的实践问题。也有的同志在工作中光想担当重要复杂的设计计算和制图任务, 搞所谓“ 简单” 工作就不大乐意。在产品加工中, 对刨工就不安心, 觉得设技术, 不愿干, 有时候还赶回去看书。当我们还没有很重视的时候, 工人师付却看的很尖锐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师付的批评触动了我们, 使我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党小组通过讨论一致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知识私有” 和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在作怪。有些同志学了一点知识, 不认为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 却视为个人奋斗的资木, 白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看成和普通工农不一样, 好像我是大学生, 就应该搞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工人干的, 他们还没有从旧学校精伸贵族的伽锁中解放出来, 这个问题不解决, 党的培养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于是组织大家反复学习党的教育方针, 宣传做普通芳动者的思想, 还拿工人师付的言行做对照。车间的刨工、铸工、锻工师付, 干的都是所谓“ 简单” 辛苦的工作, 但他们儿年几十年如一日, 兢兢业业为党工作, 而我们干了几天就不想干了, 想想入学前, 我们都是普通工人、农民, 看看现在这种差距, 不正说明了我们在变吗?如果不抓紧思想改造, 变的后果将是如何呢?通过比较对照, 对大家都是一次教育和提高。我们体会到, 平时天天讲改造思想, 究竟怎么改造, 就是要在实践中暴露, 暴露与工人阶级的差距, 解决矛盾, 减少这个差距, 才能在思思改造上前迸一大步。我们就是这样不断的批判错误倾向, 不断的表扬好人好事, 力求在前进中弄清方向、路线, 促进师生思想改造的目觉性。革命精神焕发了冲天的干劲, 到木工刃具厂的教员、学员, 一进厂就先到工作艰苦的轧钢班参加劳动 , 尽管炽热的火启烤得皮肤生疼, 汗流夹背, 隆隆的机器声简直震耳欲聋, 但他们见工人师付怎么干就怎么干, 争先任后, 越干越猛! 刘冲惠同学在洪炉旁给白热的铁决添加合金板, 灸人的火星把她的皮肤烫起了一个个水泡, 但她仍顽强地坚持干下去。在校办工厂的陈哲华同学负责闸压床的总体没计, 担子本来就够重了, 但当抛光机生产中急需铸件时, 他就主动去当造型工、木模工;装配人手紧张, 他就去当钳工;外协、外购缺人,他又去当采购员, 只要工作需要, 不管复杂还是简单, 都抢着去干。...... 活生生的动人事迹,一个比一个更感人肺腑!
+ [/ b! \2 [2 B2 {; Q# S
, g, J1 @1 x3 U7 N3 R0 T; P; F在短短的两个多月内, 要把五项产品设计出来, 事件生产出来, 还要装配起来, 任务确实艰巨, 工作量很大, 但大家明确了为让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 干劲倍增。两个多月来, 基本上不分上班、下班, 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地学习、工作和劳动, 经常干到夜里一、两点钟, 师付再三催促沐息, 大家还是依依不舍, 不愿离开。在出图, 总装, 整理说明书等几个最紧张阶段的会战中, 教员、学员、工人师付、厂领导常常是连续奋战几十个小时, 从没有一个叫苦叫累。陈光国同学在一次参加运输钢材的劳动中, 不慎被儿吨重的钢材把腿夹在车箱里挤伤了, 伤未痊愈, 又参加了紧张战斗。他们所以能够这样做, 主要是工人师付模范行动的影响, 如校办工厂的孙开朝师付, 负责抛光机的总装工作, 在最紧张的日子里他累病了, 在每日腹泻几十次, 发高烧的情况下, 仍来到车间, 他说“ 干不了也要看看” 看了一会儿, 趁大家不注意就又干起来了。一次剧烈的呕吐使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同志们要扶他回去休息、, 他坚决不肯, 就这样和学员一起昼夜奋战, 终于胜利地装好了抛光机并试车运转成功。这些工人师付的模范行动, 给师生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和极生动的教育。* }' t! k$ Y0 L) U/ j! b0 [6 }
, h5 b5 g) C7 w: t7 }* Q: B
两个多月, 时间不长, 但学员和上人师付同吃、同注、同劳动, 共同讨论方案, 共同参加会议, 共同的目标使他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阶级感情, 师付热忱希望我们能在厂里多留一段时间。离厂那天, 厂领导和许多工人师付敲锣打鼓把我们送回学校, 至今厂校关系仍很密切。
+ G$ e1 C" e* ^8 N2 m( J" l1 o4 j, l% V# R0 u" O. u: G0 D* I
在下厂总结时, 共产党员叶锦荣深有感触的说:在工厂的口日夜夜, 闻到的是机油味,听到的是马达声, 看到的是工人阶级为吐会主义出大力, 流大汗, 热火朝天的抓革命促生产的动人场面, 这在教室里是看不见的。工人阶级那股子拚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单从书本上是永远学不到的, 只有投身于火热的生产第一线与工人师5付并肩战斗, 拜他们为师, 老老实实地学, 才能真正学到。象这徉的感受在我们班不胜枚举, 何止一个!, ]: i: a- z) h" T. h, j! ~( F7 Y
% y/ f1 }5 h8 G) q+ }- x" D! R
3 }7 r* R# I) Q/ h2 F* r

, \( W9 B1 c, h' {4 A- f" j5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7: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结合生产组织教学要着眼于提高“ 两个能力”
, }& s0 e+ i/ u1 P; b8 S0 T0 F! G9 ^: L8 {0 x+ e  B5 T
开门办学我们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专业对口问题。无线电结构专业的学员到民用小厂搞一般的机械是不是对口呢? 我们认为: 各种机械专业如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其普遍性, 也各有其特殊性, 只要我们抓住了普遍性的东西, 再去认识特殊性的东西就方便了, 可以举一反三。我们先通过一般机械设计、制造, 掌握共同规律, 然后再学习无线电结构特殊设计,那就容易了。当然, 也许会有人问, 一开始就接触雷达机械不好吗?我们觉得, 那样固然是好, 但实行起来有一定困难。雷达一般是军用产品, 它的设计和改装要求高, 生产周期较长, 需要考虑的因素多, 且大厂一技术力量较强, 对我们这些入学不久、学习课程不多的学员需要不迫切。如果先从民用机械入手, 由于中、小厂的技术力量较弱、迫切需要技术改革的项目多, 我们虽然水平有限, 只要紧紧依靠工人师付, 既可以促进地方工业的发展, 又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先去搞民用产品掌握共同基础, 再去搞军用产品, 掌握无线电结构专用设备, 这也是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7 U$ {8 b! o2 Y0 l/ r6 G

' l4 h# p- z2 U% Z结合生产组织教学, 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适应生产的需要。我们把原定六周工艺劳动和机械设计的理论课程, 改为参加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生产任务, 我们和工人师付一起讨论、参观、查找材料、制定方案, 经过多次反复,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最后才定出方案, 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实践, 我们感到, 书本是前人总结的经验, 应当重视, 但决不可因此忽视今天的实践, 书本知识是不全面的, 有一其局限性, 例如, 不少公式都有着特定的条件, 如不加分析硬套公式一定搞错。在选择闸压床的公称压力时, 公式有很多种, 计算结果大不一样, 怎么办呢?硬套公式非错不可, 在教员引导下, 应用类比法, 大致确定吨位, 通过分析, 又近似的画出了闸压床弯曲工作负荷图, 较好的完成了设计任务。我们想, 毕业后也许碰不上闸压床的设计与制造工作, 但这套方法及其思路是设计其他产品都需要的, 这样, 才可能把知识学活。在设计过程中, 我们注意了向工人师付请教, 吸收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经验。如在木工刃具厂设计减速箱时, 经过一般计算, 确定齿轮模数为 10 , 老师付看后觉得太低, 学员们理解不了, 认为这是经过计算的而且安全系数取得很大, 已经很保险了。老师付给大家讲轧钢机的工作状态是断续工作, 齿轮要承受冲击载荷, 与一般连续工作无冲击的齿轮不一样, 这样一讲大家都明白了, 最后齿轮模数定为 14 , 大大超过了原计算值。然而设计计算只是认识事物的开始, 在绘制工作图和加工生产中对开始的认识就常有所修正, 有时是很大的变动, 例如:抛光机的主箱体, 一般是铸成箱体, 然后进行镗孔等加工, 但因该厂没有大镗床无法加工, 我们就改变原设计用铸造铝板, 分别加工, 然后再组合起来, 同样达到了目的, 锻炼了大家从多方面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装配中, 矛盾暴露的更多了, 如:冲床装好试车时, 发现有噪音, 大家从多方方面进行分析, 发现主轴有轴向窜动, 是由于轴向控制零件的公差选择不当, 把相互配合的零件公差相对变动了一下, 就得到了解决, 避免了返工浪费。在课堂上讲工艺, 理解确实不深, 通过具体干, 感到设计与工艺一点也不能分家,不然就谈不上设计的好坏。通过生产实践深深感到, 这样结合实际问题学, 知识面宽, 综合性强, 学的活, 记的牢, 由于针对性强, 理解的深, 学习自觉性也高, 而更重要的是这种边干边学的方法, 对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利。
$ F6 x# g% o& [1 ^% k9 R% F( l6 ?  n) ~# X7 Z" k3 i1 N
6 y& ~& b4 A+ n0 R
在没计、生产实践中, 需要的知识面广, 有些知识已学过, 有些还没学。对于学过的知识, 通过具体应用更加深了理解, 对干没学过的知识怎么办?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员指导下进行自学。目己找参考资科, 同工人师付作实际调杳, 结合具体问题共同讨论, 互帮互学, 由于紧密结台丁生产任务的需要, 大大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自学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这样既解决了生产中的问题又培养了自学能力。这种“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的办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实践证明, 不一定学好再干, 在干中也可以学, 在一定意义上讲, 干就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这也是与旧教学方式的区别之一。& a2 E/ `2 _7 s2 t
. u3 z7 P& @- p" l0 @4 J% b
一部产品是多门知识的综合, 参加产品设计、生产的全过程, 可以把这几门知识融汇贯通, 了解其内在的联系。旧教育把本来密切联系着的各门科学相互割裂, 自成系统, 各自为政, 通过生产就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教员过去只教一门, 专一门, 别的不管, 这次下厂,教员打破了课程界限, 工艺教员要讲设计, 机械设计教员也要讲工艺, 促进教员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对我们学员来说, 从拿到设计指标开始, 到调查研究, 制定方案, 设计、制图、生产装配等一系列实政, 以后再搞产品没计, 先走那一步, 后走那一步心里都有数, 既能说又能干, 既是设计者又是生产者, 既有脑力劳动又有体力劳动, 是缩小三大差别, 实现“ 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的有效办法之一。# |1 I7 N) |+ q6 u& q% j
9 r- J$ h, L- |. `
在产品装配完成后, 我们说, 工作还没有完,由于每人分工不同, 分别搞产品的某一部分, 对其它部分则了解的较少。为了在实践的基咄上向埋论方面提高, 深化我们的认识, 回学院后, 在写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后, 进行业务交流, 学员走上讲台, 有重点地讲解本人所搞的内容, 由于是自己亲身的体会, 又是学生的语言, 大家易于接受, 这样就把每个人的体会变成了大家的知识。最后教员结合课程中的有关章节讲授, 使大家把实践中学到的东西上升到理性上来认识, 更加系统完整。
  G& R; N- m$ \/ W7 Y, B
& G; F2 b" k* l3 |: R总之, 我们在中、小工厂结合任务组织教学的实践中, 深深感到我们之所以能在政治上、业务上都得到较大收获, 除了方向比较明确之外, 带产品是个重要因素。同样是下厂,带产品和不带产品大不一样, 走马观花和解剖麻雀大不一样。结合产品体现了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 从而得到了社会支持。通过参加设计、生产全过程可以使师生与工人师付相结合,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9 C9 g! J; l# _6 A2 g; d, l' o& f5 S6 A% |9 H1 `% o

/ P1 X8 y2 D4 p" M# [$ [4 k. w产品象纽带一样, 把教学和生产联系起来。所以我们认为:结合产品组织教学是教育革命中一条行之有效, 切实可行的途径。
' |: A( w( a" J* W6 q这次开门办学之所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是和带我们下厂的几位教员的努力分不开的。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由于准备仓促, 下厂之前他们天天跑工厂具体安排落实; 下厂之后, 有些产品没计他们过去也没搞过, 自天和大家一起战斗, 晚上自己抽时间进行备课、消化资料和准备辅导, 经常熬到深夜二、三点才休息。米玉超教员的爱人得了重病卧床不起, 本应回去照顾一下, 但他想到的是工作这么紧张, 宁愿自己吃大苦, 受大累也不能让教育革命受到一丝一毫的损失, 一直坚持工作。教员同志们下到厂里以后, 严格要求自己, 脏活累活抢着干, 分内分外一肩担, 能够和工人师付打成一片, 虚心向工人阶级学习, 深受工人同志的欢迎, 正象工人师付说的:“你们穿着一样的工作服, 干着一样的活, 真分不清那是老师, 那是学生” 。几位教员通过这一次下厂锻炼, 政治思想业务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深深感到不仅工厂需要我们, 我们更需要工厂这个大课堂。在离厂座谈会上, 有的教员深有感触的说:“ 通过二个多月的实践, 深深感到知识分子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和工农打成一片, 开门办学这一段虽然搞完了, 今天暂时走了,以后我们还要来, 一定来。” 实践证明只要教员和学员一起经常走出校门, 坚持长期与工农相结台, 和他们打成一片, 转变立场, 改造世界观, 必将大有作为, 而日也必然受到工人群众的热情欢迎。
3 L+ U, Y# N( E9 F7 }9 |) h; R" \1 W( w- k

0 c) U& O0 s9 @5 m* n
: F; F4 @5 V% {4 a, P5 F+ Y( ]
7 X$ j! o2 C% N' n. o; _7 p" ^# P4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7: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楼主50多了{: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7: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的事就不要提了,一美遮不了百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8: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在当时发表,有学习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再拿出来,如隔世之感....精神是非常好的....什么观点都是“一致同意”就很别扭了,明明是学习的时光,却经常要强加政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9: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这种文章,建议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21: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删除.那时侯看这种文章就烦,现在看着别有一番风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9 10:44 , Processed in 0.06048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