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员工离职真相大调查
3 f% P4 U/ O" B8 N# _: _4 T- S' E$ `% H; a$ b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商业数据中心
) l' G5 [6 D9 x5 f* P0 u% d6 G, k& y9 I' q N
中国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8.55%
) t5 J4 w1 S, a+ O& w, b1 p) F( m. V& B( i
制造业平均离职率最高,达到23.4% + m D$ ~+ O9 S/ l
# G) J& h& Q$ k, |- H0 ~& [ 企业规模越大,离职率越低 0 S3 x; U& i2 ?8 Z" I
) {4 ^: ?; C4 Z8 I; |
离职员工中,一半员工工作时间不足一年
) t& m' N6 A) J) E. j( M1 n
& ~0 P' C( d7 u7 L0 W3 A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近日发布了《正略钧策2010员工离职与招聘调研报告》。调研显示,受政府4万亿投资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影响,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企业业务发展迅猛,达到并超过危机前水平,企业招聘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市场趋于活跃,员工流动性提高。
8 N5 s7 s) x% d3 G! n; u3 B% p6 s% G/ ]! q) \- \# ` O; @
中国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8.55% 8 Q" b# [2 s7 x
1 ~2 @( P! z5 |+ | 中国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调研企业离职总人数/(调研企业期初人数+年度招聘人数) 7 B& U8 L& u1 H3 ], `
; A' x; J& R* e& s5 E7 `# O& x) O6 [ 中国企业平均离职率能够反映中国员工整体稳定性状态,报告显示,2009年3月——2010年2月期间中国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为8.55%。 9 m0 s8 o' \& N0 t$ A& P% ]
4 d8 d6 v z4 c; E& m& c7 W
离职率是考察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反应了人力资源流动情况,通过考察离职率可以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企业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离职率过高,说明企业内部凝聚力下降、员工发展通道受限或薪酬给付水平过低,员工离职过高会导致人力资源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机会成本)大幅增加,组织效率降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形成不利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离职率也并非越低越好,一定程度的离职率可以使企业保持适合的员工流动,利用合理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
* B- Z, C1 K5 i* A2 a0 U, C
) t+ B8 I4 ~; ^ h. [* j- X$ d4 ~% s 制造业平均离职率最高,达到23.4%
% X9 [$ r$ o3 q* \6 Z
6 }, e' D+ @$ I1 P: u! r 制造业经历了出口订单减少,企业开工不足到出口强劲反弹的剧烈转变,企业HR开足马力招兵买马,招聘会、老员工推荐和劳务派遣一个都不能少,而与此同时,员工也在这个时机重新进行职业选择,让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备受煎熬,新招的人还没有到岗,又有老员工离职了,制造业离职率达到23.4%,其中华南地区的离职率要大于市场平均水平,有的企业离职率高达40-50%。 & Y& J+ s& n) a
: x: @. V9 G2 q$ z: b8 M8 N* D
企业规模越大,离职率越低 5 t+ W1 X2 l% v* y+ F3 a. l
2 ]0 i. \' b2 [
调研显示:随着企业规模增大,员工离职率在降低,特别是规模超过10000人的企业,其总离职率只有1.3%,远远低于其他规模企业13.8—19.8%的离职率,显示出过万员工企业在保留人才方面有极强的优势,人工离职成本将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企业可以拿成更多的精力打造自己的核心实力,而非重复招聘—培训—上岗—离职的死循环。
: {" P7 r2 d }/ T; J$ Y
% r& k' g; n; q. t l 离职员工中,一半员工工作时间不足一年
F( a! a& N; A* K4 D! m" x e# d: W/ p6 I9 B0 t+ t
离职员工中,有50.57%的员工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制造业有65.05%离职员工的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在各行业中排名最高,房地产业有38.52%离职员工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在各行业中排名最低。工作不足一年就离职,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没有太多的好处,对员工来说,一年时间不足以完全了解企业,也不能完全掌握一门技术或技能,对企业来说,招聘的压力非常大,新来的员工还没有完全适应环境就开始离职了,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陷入事务性的招聘工作而不能自拔。
" `% k; ` ], e9 D/ O6 v Q
R$ y- |$ g. x) b6 B 解决之道:满足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
5 L4 ^* n! o8 a6 E3 A
! D3 s( f; w4 A+ a$ G2 Q 要想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找到离职原因的关键所在,以及员工最直接的需求。
% z. m. m! n3 A: T" h2 R; d' V( K* Q7 i# z8 Y" Y! K6 i" J! s& F
薪资待遇普遍偏低成为影响招聘与保留他们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做的是调整薪资结构,让员工真正明白企业支付给他们的总薪酬,其中包括了各种津贴、奖金、以及各种保险、培训等福利,不应该只聚焦于基本工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提高员工薪水的同时,更多地提高员工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这样的做法只能激化劳资双方的矛盾。我们一直再说,薪资的制定既要具有外部竞争力,又能保证内部公平性。尽管现在仍然不能做到“同工同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大程度上减低此方面对员工心理上造成的不平感。 ; \2 c) z3 e/ z3 R
9 w+ m% _3 u* P' A6 V# i 在满足基层员工生存与安全的前提之下,如何满足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人事经理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如何在基层员工进入公司就为其设计好晋升通道,让其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有效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 d1 `+ w6 J+ H
6 \- B# E7 v6 p4 c4 m$ F6 y
适当培养与提拔基层员工,可以让员工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员工有了主人翁精神后,会产生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工作效率和离职率会明显地降低。这样,我们便能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团队。(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供稿) 9 n2 a( ]7 \/ j0 S& ~2 h1 G
* }6 r! [0 x) @/ o' q8 q2 Q' T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