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秋叶枫红

大学生是玻璃瓶里养蛤蟆,前途光明出路不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15: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大学生呢?人又优秀与差劲的,也不能一概而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6: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报道,最近南京、成都、山东平度等多个地方出现蛤蟆军团过街的现象。看来咱社区的蛤蟆大师乃是一奇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6: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风追云 - N( \5 K- r/ N, B7 }& Y3 w/ T
又见成千上万的小蛤蟆出来遛大街,又见专家以淡定的口吻告诉我们没事、这很正常。10日,南京一些村民发现道路一边的水沟里有大量的小蛤蟆拥挤在一起,有上万只。有村民怀疑这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很反常。记者也就此事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称此现象是蛤蟆由蝌蚪成蛙过程中正常的迁移现象,与地震前兆无关。: O: k3 B8 e, i4 R0 `
专家毕竟是专家,就算地动山摇,完全也可以视之为地球在与我们开玩笑。当然,作为普通市民,没有人没事成天指望着像探索频道似的发现点儿“地震前兆”,但既然这么多小蛤蟆出动了,且并不是隔三岔五就可一见的寻常景象,总不能以一句“这很正常”就打发了各种连篇猜想。
; ?: `- p$ k% p- B1 r8 U8 b$ P  小蛤蟆是令人纠结的,原因有三:一是最近各地各种版本的《疯狂的蛤蟆》轮番上演,场面惊悚,声势瘆人;二是小蛤蟆上街后,官方无一例外地“不知不觉”,专家说你少见多怪,问急了就说与地震无关——但与此同时,“生态园”里的鸡鸭却都能成为“地震宏观观测点”的当家要员,这也实在令人费解;三是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历史,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传世杰作,上为龙、下为蟾蜍,想请专家告诉我们为什么地动仪选择了小蛤蟆接龙嘴里的珠子?难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无厘头成“因为蛤蟆嘴大”?: ?& @# Y% g/ b9 t8 t
  有时候我在想,所谓迷信,恐怕不能仅仅斥责民众愚昧。就譬如万千蛤蟆逛大街来说,科学都那么“淡定”了、不食人间烟火了,似乎明摆着是放任民众去浮想联翩——我们可以相信这不同批次的小蛤蟆的确与地震无关,但数年、甚至数十年难得一遇的事情,何以谈得上“正常”?如果这算“正常”,那么,究竟哪些地方应该有、哪些年份应该出现?当然,专家见多识广,但科普的任务就是要将民众眼里的“异常”解释清爽,通过合情合理的、通俗易懂的解释,告诉我们这“异常”背后的规律或定理,如果凡事都以“这很正常”而收兵,还要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学者干什么?, k2 F$ [( o* |/ D5 b
  遗憾的是,大凡公共事件之后,专家与民众显然不是身处同一对话平台上:橘子生虫子了,明明恶心至极,他们却在那儿鼓吹不影响身体健康;奶粉里掺进三聚氰胺了,明明是有毒的东西,他们又跳出来聒噪“适量无害”……如果科学的旨趣就在于悖逆常理地搞搞推销、玩玩把戏,等到它需要真诚的信仰的时候,老百姓还会相信谁?9 a9 J4 q/ }% u, e! @
  在一只只令人纠结的小蛤蟆面前,一批批淡定的专家,“淡”出了科学的温热与诚信。都说“流言止于智者”,但这些貌似“释疑”却又王顾左右而言他的说法,算不算流言的另一种发酵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6 2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蛤蟆高见,等待蛤蟆高见,等待蛤蟆高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15: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比较空洞,楼主要表达什么,要讨论什么,没有具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8: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kan wei  lai         b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4 03:34 , Processed in 0.05195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