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我国公共充电桩总量已突破383万大关,单月暴增7.2万个,增速较去年同比快出64个百分点。更令人瞩目的是,私人充电桩已形成962万个的超级矩阵,仅今年前两个月就新增38万个,与公共充电桩25万的新增量形成"公私并进"的壮观态势。 这场充电基建狂飙的直接成果是:我国纯电动车车桩比首次实现1:1的惊艳突破。"按1公桩匹配3私桩测算,中国新能源车桩协同已绝对领先全球,优势倍数级碾压他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话语间难掩自豪。这意味着每辆上路的新能源车都能找到专属"奶妈",彻底终结"一桩难求"的焦虑记忆。 然而,高速公路服务区仍有10%的"充电荒漠",乡村地区更是每20个村落才勉强配有1处充电设施。当新能源车主满怀期待踏上返乡之旅,却发现充电网络在广袤大地上留下令人尴尬的空白。这种城乡充电鸿沟,正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魔咒。 更紧迫的挑战来自技术代际差。现存64%的公共直流充电桩仍困在750V低压时代,而800V高压超快充技术已如利剑出鞘。这种设备代差犹如给快充赛道套上"紧箍咒",若不加速设备迭代,未来超充网络将陷入"有桩无快"的尴尬境地。 (cr.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