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标题: 作为98%的一员,吱个声,胡说1句。 [打印本页]

作者: 一两酒    时间: 2013-7-14 00:27
标题: 作为98%的一员,吱个声,胡说1句。
作为98%的一员,不管是工程师还是“狗吃屎”,是混机械饭的。
5 G) Q: f1 Y7 @& `. M$ N% b有幸看了某高人的一贴,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0751&extra=page%3D1于是想讨教讨教,也紧扣某高人的过盈配合问题,出了一题讨教: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1100&extra=&page=1,那么到现在,高人也没有指教,也不想揣测高人及高人们的想法,正好有时间在家,作为“98%被干翻”的一员呢,就胡说几句。
) v" u* W) i* A9 g7 K+ x! F1 k$ i0 i* D
上学的时候,有个光头导师说过一句话,工程师,不要有那么多废话,根据要求解决问题。4 g. T( M5 t' `4 a, c& y
我认为很有道理,工程师的定义即是如此:不要有那么多废话,根据要求解决问题。解决的了,就是好工程师,解决不好,就不是好工程师。! i$ ?9 F( j; r1 X' D
从一个设备的整个周期来看,也是如此。
% H' z: D8 |/ _" n搞设计的,搞制造的,搞安装调试的,搞日常操作维护运行的,搞故障处理的,搞日常检修的,搞改造升级的,都要: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t' `; @0 k6 m0 f# \5 Z
这是设计的基础,把这一点搞错了,其他什么都不是了,别说搞什么高人,就算是院士,如果不是根据要求解决问题,在本人心中也就是个P! 9 e2 p- Y1 E% M. F/ P

# V9 n6 V7 p! ]因为高人老是看图纸,说的主要是设计方面的问题,咱就说说设计,搞设计的也是如此:要: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 i$ c% _' N/ ]1 c, v8 T就说设计吧:最基本的要实现设备功能,然后同时必须运行可靠,经济性,可维护性,易于制造,安装,有升级空间,大量采用通用件,标准件,人机界面友好,根据国标,等等等等。
% s" N& m9 X8 ]/ y作为工程师,搞设计,你得根据要求去解决这些问题,3 T% b) d8 I+ ^+ B8 t0 D8 O
所以你得熟悉力学原理,静力学,动力学,熟悉机构,机械零件,熟悉材料,热处理,熟悉金属工艺学,机加工,焊接,熟悉设备安装,装配,等等等等。熟悉人们总结的经验,熟悉了各工序的规范,还有高人说的计算,加上你自身的经验,OK,可以去干活了。  Z) ^5 M# |% \3 e' B
干活有前提:根据要求,干活有规律:各种规范和计算,干活有路径:各种经验,干活有目的:实现要求。从要求中来,再到要求中去,最后实现要求,这就我对机械设计的认识。: Z2 e# D9 }/ d3 U# c/ q' u
& N  V% u5 V7 d6 d$ ~! ~: q( |
返过来看高人的题目:' M8 w  h! }2 g+ h5 s- X5 w
轴孔配合,孔直径50mm,是个穿孔,孔深10mm(10mm钢析上打的穿孔),轴、孔材料均为最常用的45#钢,为了便于最简单的计算,使用工况要求等一切其它因素均不考虑,只有一个要求:过盈配合即可,请确定轴、孔的具体尺寸,即:分别标出轴、孔的公差!
1 N2 \6 s' m' D3 h* r
OK, 题目很清楚:过盈配合即可,标出轴、孔的公差!
/ ^+ H. U. a, ^0 z
也就是说:常态下,只要实现过盈配合即可,保证两者必须是过盈的配合状态,其他不管。. b3 G8 A" o7 b& H
张口就答:50H7/m6! 1秒钟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好工程师!! t2 Z- ]7 a1 p- h8 O) L6 X: I- ]
真不是自我感觉好,而是我1秒钟“根据要求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就是放在神州大地,也不多见!
1 J4 ~) s) g# B0 A' L# ^4 G- D/ ]但是呢?高人认为这是不对的,牛逼的答案应该如下所述:
7 v5 ?8 Q% \: `. Q5 T, I$ q
  L0 K: h- ]2 Z过盈装配的方式很多(略),我仅以压入方式为例计算:9 S9 d1 Z: }  w
       1) 根据45#钢的相关强度数据,计算出50mm轴极限可以承受的压力值,记为:P1, 压力超过P1的话,轴就会被压坏;
, u0 d( c8 m: z  l% @6 X; b" K       2) 根据10mm钢板的强度,计算出最大可以承受的压力:记为P2,超过P2的话,钢板上的那个50mm孔会被压坏;4 ], w, T6 F! A% F
       3) 取P1,P2的小值,即:允许使用的最大压力值:P; C/ B6 h- a% `8 e" \% J. k* |
       4) 根据P值,要实现10mm深的压入量,可以计算出最大允许的过盈量,记为:m1
5 ^% ^5 c) H  s5 m1 f       5) 根据10mm钢板上50mm孔计算,允许最大的挤压量(与过盈量相关),折算出最大允许的过盈量:m2; ' X  M- E/ I' f" [6 _+ y7 `
       6)   取m1,m2的小值,得极限允许的过盈量:m ;
1 o3 `/ Y) }4 D# W' X$ G0 L! b* ~0 ?. K       7)   根据原题给出的应用要求,不传递扭矩等,所以,最小过盈量,不用计算,直接取:0' g- n1 t5 F, {
       8) 得:过盈量为:0~m
$ I9 a3 D7 b- d  y3 u       9) 进行公差分配:轴、孔各一半,即:孔+0 -m/2  , 轴:+m/2  -0  即可!
( ]/ q0 G- C/ O; W& n: T! v2 V       10) 同时,根据P值,压力机的参数也有了,取2~3倍的P值,即为压力机参数!
  N" x) g' q0 d
( o/ {! z) n1 U     答题到此,尽管没有给出一个数据,我的评价只能是这个:NB!  c2 m/ {; J- W+ ]
(后面我就不贴了,因为后面说的实在不靠谱)
; @# e% B' ~) s; p     : r0 Z6 d7 E" C  \) M' _# E
我还真没有看出那儿牛逼了,这个牛逼的答案是先来了10个步骤,从p1,p2,到m1, m2,也没有给个结果,最后突然来个NB!看得人不知所云。6 @& N5 t0 F# W6 i
要求是请确定轴、孔的具体尺寸,即:分别标出轴、孔的公差!“,牛逼的答案居然是不需要给具体值!没有根据要求解决问题。就这一条全否了,违反了机械设计的一般原理,所以我认为这个牛逼答案就是个P!+ F% i% b  a) |

5 p1 e( W- q1 `: |好吧,假设高人问题是:这个过盈配合的尺寸公差是怎么得来的?或者是:如何得出这个过盈尺寸?
' ~# p+ K5 T/ s+ X9 C
即使题目是这样,那对这个答案也没法说牛逼两个字!* g5 I- r+ I- w" L% U/ j
为什么?很简单,有必要这么啰嗦+扯淡吗?我根本不需要计算就可以告诉你答案!
- q$ u! V# h  C" s/ ~常态下,根据经验,只要求实现过盈配合,50的轴孔,到H7/s6应该是没有问题,我选一个最常用的,保证可以实现,(只要这个世界的因果规律不变)。
( h8 a9 q( |, J* v4 g: P4 L7 r" ^这题还没到需要计算的地步,需要计算的过盈配合?哼哼,不知高人们见过没有,我是搞过一段时间,比这要复杂的多的多,而且,焦点还不在所谓的”轴极限可以承受的压力值“ 上。根本不是计算所谓“允许最大的挤压量”,在这种场合运用计算纯粹就是脱裤子放屁,不是牛逼,我看是傻逼!很傻逼!; Z3 c0 X2 i* i6 B% f) H$ F
* G  a3 H* f1 z" M# v6 R' j
(关于设计中计算,经验等等,我有时间再开一贴。)
+ w, d, F) z1 H+ g; _1 u

作者: 原谅我今天    时间: 2013-7-14 00:45
哈哈,酒侠半夜好兴致啊!
作者: LIAOYAO    时间: 2013-7-14 00:50
楼下的请保持队形," `/ g& J8 _- G0 K3 Q

1 d6 U& J4 u. b不会者请先去学习“排队”,得到证书后再来参与队形,
作者: 夸父追日    时间: 2013-7-14 01:01
大侠们好兴致啊,到现在还不休息,今天刚好在看互换性与测量这本书,公差与配合还是蛮复杂的。
作者: 大色猫    时间: 2013-7-14 0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benbendage    时间: 2013-7-14 01:39
说实话,他发的那个帖子真对不住他的年龄。唉,弱了!8 s4 K& O; f- y* [

作者: 害怕伏枥    时间: 2013-7-14 04:50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3-7-14 17:06 编辑
3 R- ]2 e  g5 ~/ f& c5 `8 q
/ B9 c# K' H3 `! c/ \; U酒侠发帖时间近凌晨1时,诸位跟帖,又在一个小时后。" ]* P8 I, G. N* u+ ]6 P
做夜猫子对健康不利。
作者: 灵魂草    时间: 2013-7-14 07:50
还好说的是熟悉力学原理,静力学,动力学……,不是掌握
作者: 冷水黄金    时间: 2013-7-14 07:53
本帖最后由 冷水黄金 于 2013-7-14 08:03 编辑 ) U/ M+ ?5 c0 e& E

0 c) `, y; s# ^, L: m看了两遍不搞懂啥意思,咱老年痴呆呀!
/ S3 n9 N. V, e/ C2 U3 \
: G/ Q* h1 E7 {  x. c* E/ E+ y5 C感觉整个具体实例容易看些。
作者: zerowing    时间: 2013-7-14 07:59
排队,买票。1 L# g& x' d" I" J& m* @' c/ g+ G$ ]
最近玩到了一点分段计算选择配合。估计应该还到不了“酒”侠说的复杂情况。
作者: 764422646    时间: 2013-7-14 08:49
都被批了好多了,楼主又来了兴致哈哈
作者: 天水蓝    时间: 2013-7-14 08:54
谁让你把这么常用的公差配合背下来的? 太不敬业了
作者: Michael0576    时间: 2013-7-14 09:31
期待大侠的下文
作者: 零件工程师    时间: 2013-7-14 09:43
等着看下文了。
作者: MechanicsD    时间: 2013-7-14 09:53

作者: 明天更好    时间: 2013-7-14 10:38
“干活有前提:根据要求,干活有规律:各种规范和计算,干活有路径:各种经验,干活有目的:实现要求。从要求中来,再到要求中去,最后实现要求,这就我对机械设计的认识。”+ W& @; A$ f! A6 ?5 \( X( R0 c: i+ x
# V) l* c/ }* A& I- s: w+ e
深深赞同!
作者: 逍遥处士    时间: 2013-7-14 10:53
“干活有前提:根据要求,干活有规律:各种规范和计算,干活有路径:各种经验,干活有目的:实现要求。从要求中来,再到要求中去,最后实现要求,这就我对机械设计的认识。”. f. _* v7 E1 K0 l8 y

/ \$ H$ y) j8 U7 [8 I; j) x若果如此,则天下无事矣。
作者: 逍遥处士    时间: 2013-7-14 11:55
刚看了一下,今天是 “干翻” 爷的生日,大家放他一天假吧,顺祝 “干翻” 爷生日快乐!
作者: 好方案    时间: 2013-7-14 20:22
又被干翻一次。
作者: 周benbendage    时间: 2013-7-14 20:49
不要说过盈,有点深奥,说说间隙,按楼主说的公称直径,50mm,多大间隙可以顺利手动装配,进出自如?我先说,我的水平可以做到5丝。大家都说说,多大间隙,自己可以?我们不是装配钳工,但我们的感性认识应该有的。不是吗?
作者: ERPIONEER    时间: 2013-7-14 21:15
“娱乐界”有些人通过“这种方法”出名,没想到“机械界”也好使,就像品牌的“知名度”。
作者: zhongfangge    时间: 2013-7-14 22:37
也不能这么说,以相对的角度和辩证的思想来看,他说的是挺nb的。这个相对是相对于那些不懂公差怎么计算的,没有实际经验的人来说的,他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就像lz说的没有答题给出公差),但是他告诉了方法,也就是理论基础,或者说公式?以后遇到其他的情况,起码可以知道怎么算。说来说去可能lz介意的事情是,一个引用书上最基本知识的人凭什么叫nb?照我看啊,没必要,可以在把他归类为新手指导嘛,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
作者: 夕阳书生    时间: 2013-7-14 23:09
有争论,才有进步
作者: 锋子x    时间: 2013-7-15 00:12
造航天飞机可能要这样机算吧,,   通常情况下,这样算的人,真的很NB
作者: das13    时间: 2013-7-15 08:25
是啊,现在是个浮躁的社会,要快速能解决问题,哪个老板闲着蛋疼在那看你计算啊。
作者: 浪人tjl    时间: 2013-7-15 09:03
想说说,可是说什么?不同企业对这事的要求是不同的,民企要快,一个人,国企和外资就不一样,人多。
作者: jichaoooh    时间: 2013-7-15 09:07
这里 好热闹啊,支持楼主
作者: boa65432    时间: 2013-7-15 09:15
说的在理,大侠有空开个过盈计算的帖子,学习学习!
作者: 孙建si    时间: 2013-7-15 11:30
楼主半夜出去喝酒了?这日子过得还不错啊,喝了多少?6 z' y+ ^; c2 t) Z0 G; ?  h
酒桌上的话题俺们能猜到12。
9 K' b, T. S7 g: s& c% J3 n1 |不吐不快,哈?
作者: 激光smilybird    时间: 2013-7-15 13:27
学习了
作者: 夕阳书生    时间: 2013-7-15 21:06
我继续学习。
作者: chshx1987    时间: 2013-7-15 23:03
高见 9%中的一个拜读了  
作者: yancnc    时间: 2013-7-16 08:29
完全同意楼主的观点,建议楼主要早点休息啊!
作者: 398581652    时间: 2013-7-16 11:25
这个问题还在讨论!!!!本人窃以为像他那种S   ,B,何必与之较真,他自己S,B,,他的,别理他就是,狗咬人了还真没必要反咬回去
作者: 907daying    时间: 2013-7-16 14:26
排队学习!!
作者: 1032220424    时间: 2013-7-16 19:17
正解1 H: r/ z! z$ o

作者: wcyxy    时间: 2013-7-18 15:11
晕,还真跟高级人才较上劲了
作者: yinzengguang    时间: 2013-7-19 07:40
高手对决,爽啊!2 B7 U; i! J4 X( n5 k; o1 B

) P0 k" j9 e# T* ]  s新人也来分析一下:: L& j% M: a7 ]: m
从“钢”,可以看出,本文用五笔打字,牛人啊!
. Z6 ^) x, N( L" Z材料:45#钢可以看出是第一印象很重要,习惯难以改变+ t. _9 \2 j. a, T
还有计算很想学,用不用是一回事,就像学校机械设计中螺栓联接一样,都有计算,而实际中谁计算呢,但是大家都知道怎么计算,或者从哪儿找资料。7 N. b4 W# [( X+ y
有些设备就是简单的选型时计算一下,或者让厂家选,自己就搭积木,哦,有个计算,选地脚或者调节螺栓时,但人家会说,我们都用大型号的;机架也一样,老工程师会告诉新员工就用这个,而不会搞你计算,等你以后,你也这么告诉后人。唉,不能往下想啦
- h# {% p8 O7 l! I- e1 E( c6 b计算还是必要的,但是都计算,但要知道哪里需要解释,如何计算等,计算一次后,下次有经验,就不必了,当然你得总结工作经验,别算了就过了。
9 X5 x7 o# b" x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总觉得不踏实,有木有啊!不说了,上班去了
+ G: `+ R) w, N
作者: sc526332192    时间: 2013-7-19 17:23
作为工程师,搞设计,你得根据要求去解决这些问题,* Y1 a+ |8 ?8 t5 `8 l$ @  @. E( M
所以你得熟悉力学原理,静力学,动力学,熟悉机构,机械零件,熟悉材料,热处理,熟悉金属工艺学,机加工,焊接,熟悉设备安装,装配,等等等等。熟悉人们总结的经验,熟悉了各工序的规范,还有高人说的计算,加上你自身的经验,OK,可以去干活了。  ?- Z% }# f+ b5 v; P0 w6 W
9 s" v' u+ T& d0 i
这个牛
作者: ameng022    时间: 2013-7-19 18:53
学习了,积累经验。
作者: 阳光MAN    时间: 2013-7-20 07:49
跟楼主学习一下,
作者: wangceyuan    时间: 2013-7-20 16:36
好久没看到酒侠的帖子了。
作者: 旺旺狸    时间: 2013-7-21 22:34
排队,听课!
作者: 想....    时间: 2017-4-11 09:35
楼主,赞一个
作者: a305652455    时间: 2017-4-12 09:55
飘过,为前一题~~~~
作者: 老yue    时间: 2017-4-27 16:12
支持楼主更新,期待中,今天把你写的一口气看完了!!!
作者: cynthia_yue    时间: 2017-4-28 16:25
zhongfangge 发表于 2013-7-14 22:37
  [/ u: l9 [$ g( b% N也不能这么说,以相对的角度和辩证的思想来看,他说的是挺nb的。这个相对是相对于那些不懂公差怎么计算的, ...

9 u' L  Q6 n( v7 A分析透彻,见解深刻,支持支持
6 y& P* F* }! j' p6 i, V4 O
作者: Z_AICC    时间: 2017-7-19 11:15
顶!!!!
作者: 401699706    时间: 2017-9-7 09:57
机械方面的东西太多,某个问题很多人答错了  这很正 常  ! y- \) Y0 B- ^; J/ o9 [/ \0 c& J
作为一个机械人  只要在某个小领域成为专家就行  即使这个专家对这个领域以外的机械知识为0也没关系
* M5 x6 G; S5 n( s
作者: 立着的_AwO39    时间: 2018-7-24 11:06
nb
作者: 枫叶2006123    时间: 2018-7-24 17:11
H7/m6不是过渡配合吗?写错了?
作者: 阚闪闪    时间: 2018-10-13 13:07
感谢分享
作者: 轻薄假象    时间: 2018-10-17 08:29
很好的分析,受教了
作者: 13922917652    时间: 2018-11-16 05:38
楼主如果能用到SKF直线导轨系列产品请给我个机会13922917652微信同号
作者: 孤鹰GE    时间: 2018-12-5 11:15
支持。
作者: laotounihao    时间: 2018-12-8 10:20
有意思
作者: 刀刀催人老    时间: 2019-6-6 20:45
谢谢分享
作者: lichen396615095    时间: 2019-6-21 16:01
只看看机械设计手册,就知道有太多的东西自己不会了。手册中的数据,都是通过理论和实践反复验证过的。拿来就用即可,解决了下班回家。
作者: 盛行于世    时间: 2023-10-24 21:33
有道理
作者: 唐三123    时间: 2024-5-18 16:33
其实很多不会的,就找一个犄角旮旯的东西,让你给数据,怎么得出这个数据; A: h3 w5 ~) v; Q

作者: nothingcare    时间: 2024-11-1 10:14
学习了
作者: runagate    时间: 2024-12-11 13:52
学习一下




欢迎光临 机械社区 (http://www.cmiw.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