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标题: 我学管理的,竟然可以干翻98%的“机械工程师”! [打印本页]

作者: jiuduan    时间: 2013-7-6 14:44
标题: 我学管理的,竟然可以干翻98%的“机械工程师”!
本人简介:' G  O' m( P; ]# H5 ~( g; O4 u
0 {. I0 u& K# S' r5 e  j
     90年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理工科类的基础知识基本为0,从学过的理工类知识角度看,与坛内的任何一个相比,我鸟都不是!; z' I! }/ H; m7 s  E) G; B& \
1 B  N- _( l# Z9 j' S* |
     工作了20多年,本人从来没有搞过机械,一直做的数控,与机械配合,我做设计,任何过程都是经过严密的推理计算的,准确地说,我写的软件代码,每一句都是推理计算的结果。
) S4 c1 }, ^$ _% G5 i7 O+ v6 y5 O  o0 @- i
      因此,在我的想象中,机械也应是这样的,所以,我对机械图纸,自然信任有加,同时因为自已开发任务重,从来不怀疑机械图纸的正确性,但:5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竞然发现,几乎我见过的所有的机械图纸,全都没有任何分析计算,图纸上的数据,竞然都是从手册上乱抄一通而来。8 ^4 ?$ |0 N1 X0 i+ M' M, a

& H' g7 X+ ?4 v) ^% v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机械图纸,因为岗位的原因,我可以调看任何图纸,以下是我常干的事情,否掉机械设计方案,不是凭权力,而是凭数据:! n' N0 A: B# ^  Q/ b
     1. 拿到图纸,将相关的设计人员叫到一起;
3 w4 E7 |3 T2 f     2. 从图纸上随机选一个已标好的数据;4 ^* e, [% k9 b3 T
     3. 问:这个数据如何来的?如何算? 当然,我自已根本就不懂、不会;. L- n3 ^8 a' c. W
     4. 所以,我只能问设计者:这个数据如何来的?应该用什么方式验算?% M( H! s: ]' y0 {
     5. 设计者临时去查手册,回头告诉我计算过程;  L9 t, m& ]9 U$ Y/ G2 g* C. Y
     6. 好,我就按你给的计算过程,算一遍;
' b: B" C1 }% N; X7 e2 Z. l7 u6 Z     7. 结果,明摆着,你图纸上的数据是错的,而且差了十万八千里;3 Q: i+ `$ {0 r: ]  \  f8 z
     8. 方案否决,重做!
; n) L0 Z8 P6 J5 C     .......
! F  @3 w; F) P) v0 Y! U. z( Z) G. L3 k# P3 K: b
     这就是“中国现象”,98%的机械人其实都是画图员,甚至连画图员都不够格!当然,我自己也不够格,因为,我连CAD都不会,怎么可能担当得起画图员?但请你搞清楚,我不是机械工程师,不会画机械图,理所当然!# B0 y* J! C4 A) N+ n  q' L

2 g0 t9 S+ ?! d% }2 e9 f9 u: S9 d    因为知识水平有限,我不可能关注太多的机械知识,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只能做一些简单装配的公差配合计算、受力分析、扭矩、动力传递方面的计算,但就我这点烂水平,不是我吹牛,也不是我自傲,我是想哭:5 g7 u# w; k5 ?# I8 ?) q/ y; P
& P, B! |2 r0 n1 M. j2 r
     我竞然可以干翻98%的“机械工程师”!9 v; C- [* F  S/ U; U% Q0 W, A

% \6 p, ^( j. X/ m1 v! N9 U     坛内自然有很多人不服,不服也要拿出真家伙,不要仅靠嘴硬!现在就公布一下我在贴子“我们为什么缺失论证能力”出的基础公差配合题,将如何确定公差的过程描述一遍,你自已去对照一下,实实在在地评估一下你自已,是不是确实“缺失论证能力”% M- H; \/ L# J
/ v7 F0 U, [& F- n8 }% D
   原题如下(加上后续跟贴中有人提到的工况要求补充):
) r% b" f4 t1 h% @     轴孔配合,孔直径50mm,是个穿孔,孔深10mm(10mm钢析上打的穿孔),轴、孔材料均为最常用的45#钢,为了便于最简单的计算,使用工况要求等一切其它因素均不考虑,只有一个要求:过盈配合即可,请确定轴、孔的具体尺寸,即:分别标出轴、孔的公差!5 e- N0 F& U6 Y/ w5 {
8 B2 K1 P! W. G
    这是个太简单的基础问题了吧?我问过不下100人,至今为止,我只遇上一个人快速而且准确地回答清楚,当然,他的回答没有具体数字,只有过程,我就将此过程复述一下:$ T4 p. V1 M* B
( z/ [( L' \, V* B' a
    过盈装配的方式很多(略),我仅以压入方式为例计算:  [7 \2 y. z! b, t3 O# A4 `" s
       1) 根据45#钢的相关强度数据,计算出50mm轴极限可以承受的压力值,记为:P1, 压力超过P1的话,轴就会被压坏;
! w# ]0 k3 Q/ c; @$ |+ D+ w$ p! G       2) 根据10mm钢板的强度,计算出最大可以承受的压力:记为P2,超过P2的话,钢板上的那个50mm孔会被压坏;
6 H, k9 p! T2 M* _& j! ^& l2 z$ o7 K8 k       3) 取P1,P2的小值,即:允许使用的最大压力值:P
/ _5 q! {, j; z/ v2 X% {+ Z9 \       4) 根据P值,要实现10mm深的压入量,可以计算出最大允许的过盈量,记为:m1
/ x1 I" B: p- G: Z       5) 根据10mm钢板上50mm孔计算,允许最大的挤压量(与过盈量相关),折算出最大允许的过盈量:m2; ' L8 s" j+ J" X1 n5 _
       6)   取m1,m2的小值,得极限允许的过盈量:m ;
1 M, W9 a2 b1 i. _9 ]1 k* z       7)   根据原题给出的应用要求,不传递扭矩等,所以,最小过盈量,不用计算,直接取:0
$ m6 |; u' J! Z! C4 W! z% x$ e       8) 得:过盈量为:0~m8 L( s: X0 N+ \) q8 B; K% Q
       9) 进行公差分配:轴、孔各一半,即:孔+0 -m/2  , 轴:+m/2  -0  即可!0 y/ T+ B" Z9 h, @
       10) 同时,根据P值,压力机的参数也有了,取2~3倍的P值,即为压力机参数!- r8 m/ H( [9 f  D( |! K4 L' u

4 Q, \: p7 y4 j     答题到此,尽管没有给出一个数据,我的评价只能是这个:NB!
- i0 a$ [: r8 J/ e& d     
1 x; F" ~8 _6 f     当然,以上是纯理论值,或者说是极限可用值,具体应用还要优化,我也懒得一项项代入去计算了(要算的朋友,计算方式机械设计手册上全有),就假设一个值,说明一下优化过程:
/ k: E, I6 s+ D" o% \' Z3 K! l# B5 b; A" d2 }! |
     假设:m = 0.5 ,则只要保持过盈量为0~0.5,任何标注方式都正确,如:轴50 +0.25  -0  孔50 +0 -0.25 ,也可以这样:轴50 +0.30 +0.05  孔50 +0.05  -0.200 P* V6 @! ?. |# H* p" ^
- U/ k0 }/ u6 c) T8 y5 q
    0.25mm 对应于50mm,查机械手册得:极粗的自由公差,即:随便哪台破床子都可以加工,加工没有任何问题4 X8 P  n1 A" ^- x) F- ?, n

7 m0 m6 Y/ e3 m! t5 S$ [' F& T   不过有点小问题,0.5是基于极限压力计算的,即:如果车间工人一不小心,很有可能会将轴或孔压环,为了减少装配环节压坏工件的质量问题,应将此值适当变小。; H2 b$ ]$ ]" q$ F
& ~8 j: {& ]% L! j8 \
    这时,机械手册再次配上用场:查表得IT9为0.074,咱可以再大一点,取0.075,即:将0.25改成0.075,这样,压入力就小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车间装配时会压环工件了,而IT9的精度要求,零件加工成本几乎没什么差别,而压力机的成本却可以下降很多,因此,我们取IT9,当然,你也可以取IT8,反正过盈量满足:0~0.5的要求,我们只是在此范围内,综合考虑零件加工及压力机成本,选个更优的:
7 f3 |, s/ ?6 Q- u2 V% c2 N: ]* ^
# Z7 X* ]& W5 q9 u   好了,具体的尺寸,你可以”乱标“一通,以下任何一组都行:轴50 +0.075/-0         孔50 +0/-0.075
; V( w1 c/ n* \7 T                                                                                         轴50 +0.050/-0.025   孔50 -0.025/-0.10
* w2 s: {3 N0 y" D                                                                                         轴50 +0.075/+0.005  孔50 -0.005/-0.075   (最小过盈量为0.01)0 [3 ]7 _! V  G0 O6 a4 R
                                                                                         .......
2 O( v7 M7 Y' ?& u
4 j' F  i( ~1 ]1 h/ F+ ~$ E, {3 F   需要H7/p6吗?虽然这个也在0~0.5范围内,但IT7,IT6的加工成本,比IT9要高很多,有必要吗?$ a& i! @: }* p4 T; ~
     
. z, a* B5 e% p6 m. C                                                 5 E4 t3 L( W9 S. t! g

! `1 i$ x1 }* @8 [% T* H! u6 G2 v' r+ F" q
2 |% _* O6 R, g- t% X" E% S

6 R8 [9 D8 b' u+ C7 z  H' r" P补充内容 (2013-7-8 18:00):
1 K, g- z+ ?  R) a, L9 d坛内“大神”不少!& O" n3 I  R! b7 G# ^) A
要打翻我?随便写下一段有理有据的论证分析过程,本人的无知,自然暴露无疑。
( i7 q/ m4 [, `可这里的“大神”非常特别,仅使用“语言文学”,坚决不用机械专业知识。
9 ~* R+ [4 P7 R. F' _98%,就是98%,永远也改变不了!
作者: jiuduan    时间: 2013-7-6 14:54
本帖最后由 jiuduan 于 2013-7-6 14:56 编辑
' P7 u6 X6 a% u3 u9 P5 [6 [7 w$ Z; [& B2 D1 o
这是没有工况要求的,也许你查一下手册,乱抄一个数据,比如:H7/p6,是没什么问题,可实际应用仅这么简单吗?  R% s: {/ b2 B/ h* z

) ]. a& w* g' P2 N* k# z% L如果加上一个要求:传递50Nm转矩,你查手册?也许你运气真的好,乱抄一个,又对了* Z0 Q/ u7 F  g4 Z  C
. h2 h) O. ]  z5 O8 H$ s7 F1 Y7 C5 C' }
再来:传递200Nm转矩,你再查手册?
' D( W2 {: @" p0 {) `4 C- V7 m' \9 T9 ^  S7 R! w5 x; c, n' R1 ]
还来:传递500Nm转矩,再加1000N轴向力,再加5000RPM高速,你如何办?
5 ~6 W3 B2 \9 {, c
5 `. L5 [  r5 K' Y4 t' P& z.......
. k1 g. e3 E( X( e2 T+ j# p3 @. B& R4 }; d* w- ]2 w
这还只是一个零件的配合,一台设备多少件?你以为你靠查公差表,就可以标出来的?1 [! D* ~  x8 t. Q0 C! k

9 q6 [7 B. l4 s# W2 x没有计算的,根本就不是设计,是胡搞!, F1 z$ @" w- U" v+ P

* K, `# M- m  Q' @$ w* I2 J9 l很多人,动不动就以”这是经验“做挡箭牌,何为经验?5 |3 L( K3 [7 g; X- |
1 g' Y6 o3 y6 S- ~
经验就是经过长期工作实际,在大脑中积累了大量的计算方法、计算模型,还有计算数据,当面对问题时,因为积累多了,大脑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调用这些公式及数据,并快速地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0 V( Z5 o3 {0 ^9 `8 r) x3 c) e) k' D0 D
从外人来看,你报出的数据好象”很随口“,但只要他人有质疑时,你可以完全地将论证过程摆出,让任何人都无法辩驳,这才是经验!, j+ ]7 ]" R2 E) Y) }& [" l

# K8 W( u+ q, c! q3 J# h嘴上的”这是经验“的含义是:狗屁不懂!4 D1 E* j1 P8 o/ X; D5 @7 A% V

! x2 y1 T  L! M" i% c/ ~3 u9 \8 K9 \8 A, j9 y, V

作者: 逍遥处士    时间: 2013-7-6 14:58
本帖最后由 逍遥处士 于 2013-7-6 15:03 编辑
% d" E0 q1 y: |" Y: a' |. c% `1 c* I) @3 @: K' V% R- O! a
楼主,你说的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也不用数学计算,也不用什么力学。
$ F5 I" e! E0 j1 V) z请示一下领导即可。0 q1 A% z8 K# g
觉得鄙人说的管用的请加分,谢谢!
作者: 阿大    时间: 2013-7-6 15:02
计算比抄图要多花几倍时间,老板要快!~~~~~
作者: jiuduan    时间: 2013-7-6 15:05
本帖最后由 jiuduan 于 2013-7-6 15:07 编辑
' w8 N( ]" W5 U. A$ }) d, i
- ~& K& N2 B) Q" f* p这还仅仅是公差,一台设备的设计,公差分配、受力强度分析、温变、硬度、寿命等,太多需要论证,你以为靠瞎猜就可以吗?你以为机械手册上可以乱抄数据吗?
+ W; M1 n' G" G; t, _9 R
. i8 X* B+ M0 K) C; B6 b, _也许有人会说?我会“有限元分析”软件!2 m; I. |% I- ]4 E3 e! l

4 i1 W9 C& F7 D6 R* Q什么是“有限元分析”软件?不管是什么软件,就是台“计算器”,你以为有台“计算器”就可以帮你算了?大错特错了!8 S  _( w: X, Q

! ?- U2 O) v$ k6 s“计算器”只能帮你算得快点,不会帮你算!% G+ d( f" t' b' K  y) _: E9 b+ {( a
5 B' a5 `+ B2 D- x; t
如果,你自己手工不会算,那么,给你任何“计算器”,与动物园里乱按一通键盘的猴子没有任何差别,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该从哪输入什么参数,你根本就不知道计算结果是否可信?6 b; X$ h7 K, ?4 v+ [; y
+ ?4 O& b# _0 q' t
只有一种情况下,你才能利用“计算器”,你知道怎么算,只是手工计算太费时,用“计算器”可以大大加快计算过程!
, ?6 m: Y( p! F
* M; |  x) t8 z: r( s, o这是基本概念!
8 F: f* M1 `2 K+ u
/ \- \7 X" L7 N! `5 W; i; J3 q1 r* v8 A
- t8 H8 _5 X$ _. g& Z

作者: 小白丶经典    时间: 2013-7-6 15:07
很会计算啊,小弟不才自愧不如。
作者: kenily    时间: 2013-7-6 15:24
说实话,看完的结果就知道楼主不是机械设计中人,没玩过说啥理论?不懂行内实情,瞎起哄的
作者: zerowing    时间: 2013-7-6 15:25
说实话,我连吐槽的心情都没有。这计算步骤,第一步就是在胡扯。而且是没边得胡扯。根据材料相关强度计算。根据哪个强度?四大强度理论,两个材料重要强度测量值。你用哪个?抗拉?屈服?楼主,如果这种胡话都能忽悠住你,那我也不打算说啥了。) C7 d! `& g% b3 h# F9 V5 G7 H
如果材料表面硬化了,用什么强度?表面没有硬化,用什么强度?什么时候应该用屈服强度?什么时候应该用挤压强度?45的挤压强度是多少?压多少是在材料弹变范围内?压多少就成塑性变形。* r- u1 o5 G* G& Y. H3 ^: j5 P6 v
弹变范围内,压入时是对抗的什么力?塑变时又是什么力?还有那句直接判定最小过盈量的言论。说难听点,给你说这些的人,本身就是在忽悠。一个轴孔配合,玩到过盈,既不传递扭矩,还要算个强度极限过盈量,你到底打算干啥用?这种脑子混乱的说法,大侠居然还称为NB。- e9 L1 J* s# U7 ]. _7 T. m1 r3 B
算了。就这样吧。您老预见的这98%我算见识了。
作者: solo0352    时间: 2013-7-6 15:25
本帖最后由 solo0352 于 2013-7-6 15:27 编辑
' k; [) ~6 s  c# `2 O- ?' Q$ j8 D8 b4 t
    手册是干啥用的?经验的积累,物质文明进化的基础,你偏不去吸收,非要又从ABC开始......,那是不可能会有进步的!
- f9 t3 Y. L& K4 T, J, ~0 x1 _; `; }" {" i; u
    有些事你得了解,就是动物几乎没有任何进步。科学家感到很困惑,动物不断地繁衍,但是却没有任何进化。猴子的大脑只比人类的稍微少发展一点点而已,但是进化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大脑的差异。这是怎么回事?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猴子走不出这个重复的循环?它们刚好就在它一千年前所在的地方。
0 N6 E4 p& K/ M- ?
8 l& J" q: |" |# Z3 V  达尔文的假设非常令人困惑,因为千百年来猴子都一直停留在它们原来的地方,它们没有发展。猴子还是猴子,松鼠还是松鼠,没有发展,母牛还保持是母牛,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 u+ h1 N) R; t: K' B: R3 x  `! j1 }
  原因是动物没有文字、没有语言,也就没有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所以每一个猴子都从它父亲开始的地方开始,So,+ ]1 z6 H/ _# W) d4 A# j
猴子活了一千年,还是猴子!8 d0 Z, P0 L$ b  a1 p. {

9 F2 X* {- l2 @' J0 D
作者: 零件工程师    时间: 2013-7-6 15:27
LZ这个帖子貌似发过....
作者: g2096    时间: 2013-7-6 15:28
  “好了,具体的尺寸,你可以”乱标“一通,以下任何一组都行:轴50 +0.075/-0         孔50 +0/-0.075
0 x  L7 Z7 G7 c. n* R1 x                                                                                         轴50 +0.050/-0.025   孔50 -0.025/-0.10
5 ^9 w7 n1 a4 H3 q3 e( E* i' y                                                                                         轴50 +0.075/+0.005  孔50 -0.005/-0.075   (最小过盈量为0.01)”
# K% l5 O- w8 J# A/ c5 U-----------好像狗屎都不是
1 Q0 w7 T1 G( P+ u6 R3 O
作者: 慢慢来123321    时间: 2013-7-6 15:29
本帖最后由 慢慢来123321 于 2013-7-6 15:31 编辑 ! ^# S4 ?  r5 x% j6 g! e$ L' _
, O2 O1 _  x" ?: w
请教一下楼主的98%的这个数值的推导过程    谢谢   另外请教一下1+1=?给出答案且给出推导过程    谢谢
作者: xiaokongzhi    时间: 2013-7-6 15:30
呵呵
作者: okmeiyou    时间: 2013-7-6 15:34
笑而不语。在厂里干发脾气没用,说得那么轻松,自己学1年机械设计,自己在厂里做一段时间设计看看。保证你回来删贴。
  J; c4 [0 @0 f1 _4 O9 O你不懂程序跟实物的巨大差距,因为你连去车间装配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作者: tjtgdlf    时间: 2013-7-6 15:39
轴做成50+0.005 , 孔做成50- 0.075  ,最小过盈量哪来的0.01,楼主棒槌一个,自己还以为nb的不得了,哪里来的自信心?
作者: luzy77    时间: 2013-7-6 15:44
本帖最后由 luzy77 于 2013-7-6 15:48 编辑   K$ h- a/ R1 j

" o  h! c, M( O  O      楼主,按你的说法,每做一样东西,不论什么结构,都要把任何数据模型做一遍,就是严谨。我说这是有病。' P  o3 H. ]  t: }
不是本人狂妄,听不得批评。但作为一名机械行业从业者,听见楼主这么一位学管理出身的对机械工程师如此评价,感到有点窝火。
; H+ R& @2 p) k( i就拿你说的公差问题来说,如果你说的孔轴配合的工况只是为在一般条件下让轴启到固定作用,而不涉及受力的话,我要去考虑材料的强度问题干嘛,在设计手册上找一组基孔制配合公差有何不可。难道非要花个个把小时精力去验算数据。要知道机械设计手册上的结构参数、数据都是机械行业上百年经过验证的累积。不是山寨版的字典。就楼主的见识还想干翻98%的“机械工程师”?
+ \  i$ o" P. }9 K" s& `9 {   如果楼主仅凭自己擅长领域的经验去批驳机械行业从业者,感到无语。
作者: yifeng0904    时间: 2013-7-6 15:49
老兄。不是我说,前辈们研究了那么长时间得出的结论,用的多舒服。照你这样说,你直接就从C & Fe的成分开始研究得了。估计啊,你到老都研究不出来45钢
作者: mfka    时间: 2013-7-6 15:53
jiuduan 发表于 2013-7-6 14:54
, C% L4 z5 s# j& ~$ U这是没有工况要求的,也许你查一下手册,乱抄一个数据,比如:H7/p6,是没什么问题,可实际应用仅这么简单吗 ...

5 l" d+ q, m4 B9 W3 v$ w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而不喜欢反躬自省其不足继而请教他人)”
  王勉曰:“学问有余,人资于己,以不得已而应之可也。若好为人师,则自足而不复有进矣,此人之大患也。
  孟子的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指出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有些人一看这句话,就批评孟子自相矛盾,自己,为人师表却又指责当老师的人,名实不副。难道是孟子忙中有错?不!这是因为那些人误会了孟子的说话,既欠深思,又欠熟虑。其实,孟子指的老师,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心态…… 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处处教导别人   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有学问,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自信方能自强不错!人必须有自信,但过份自信就会成了自大,而忘记了学习,忘记了谨慎,忘记了奋斗。“骄兵必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作为别人的老师,众人的模范,很多人都不自知地出了错,又不以为错,所以不能改正过来。例如一个有洁癖的人,就算满身污泥,心理上也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干净;一个学识高的人,就算本质只是沽名钓誉,也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胜高尚。有些人喜欢教导别人,自然处处留意别人的行事和为人,结果只看到别人的错处,不知道甚至不认为自己犯了错  另一种人,为了顾全作为别人榜样的面子,即使出错也不承认,更莫道改过了!人若教导、改正别人,就会受人赞颂。但他们有多少人,却被虚荣心蒙蔽着,犯了错,不知改,更将宜相本末倒置。例如孔乙己的故事中,孔乙己偷书,却强称自己是窃书,是读书人的事,并不算偷。喜欢教导别人的人,总以为自己有与生俱来的清高、优越,为了面子,可谓不惜一切。   自以为是教导别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也扭曲了别人的本性,成了所谓我“屈人从己”。所以我们应该抱着互相学习的精神去提醒别人,而不应一心为自己名声去严斥别人。) m2 T' G, j1 D' `8 v

作者: LIAOYAO    时间: 2013-7-6 15:56
你可以比过很多机械行业里的“机械工程师”,表示你的努力比他们多,你才有这样的自信。/ B; Z: r! D2 p
( D& @* ?$ M8 \7 `& @! k7 Y; V
但是,不要用自己不是啥啥专业的来说事,也不要用 “我不是机械工程师,不会画机械图,理所当然!” 这又有多少意义?
9 Z1 ]# ^$ O! }& U, K; a% F9 ~9 ]! h3 N8 o2 m$ s4 S
如果照你说的,“管理专业本科毕业... 我鸟都不是!” 那俺只是高中文化,那更要算个啥。
1 E. z1 R; T1 P* |% t1 H% h$ R# |5 a) ?1 O8 f+ H3 k
“我竞然可以干翻98%的“机械工程师”!” 那你能否干掉俺? 社区里的 害怕伏枥 老师文化也不高,你能不能干掉害怕伏枥 老师?
  g6 L. T. V' o5 r+ l- b9 ]$ f  K. B  c
干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只管有响,也可以管到要有音韵,关键是在自己的心态咋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又如念经一事,前几年念经也可以RAP化、音律化,成为像歌曲一般的吸引人,李娜唱着唱着唱到剃度去。
) r3 j- t, Z  \7 U! S# Y% j
$ }8 p7 q) M% K* I  T想干好活就得要用心,要在单位里拔尖,也只有努力去学习,要在行业里小有名气得要有本事让别人信服,这些都是在于自己的作为,而不是去论说别人咋差劲。
7 r2 Y" S6 M* K$ P/ |6 X1 d( E8 G3 z, @# h
技术是很科学的一门学问,要较真就得回到基本面;既然称为科学,就表示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去验证,而且可以有重复性。而且术业有专攻,各人有各人的专长,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才是实际作为。
& }2 \' |" U  t- v7 m- i6 y, g7 X; N, m

+ s+ F5 P/ u9 W, `1 L3 m) C
- c' X" E! T4 t9 q; E/ b7 n- ^+ _1 ?/ o* I* R% F2 c

作者: 心随你~~    时间: 2013-7-6 15:58
你干管理的有空扯淡,我们这98%的人都没空去扯淡的,. k9 F# y; o3 B2 Q' w5 u- Q
你的管理知识不是学前人的积累啊?不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啊?
+ ?; l7 _  l7 O$ k( t7 b是你自己研究的?
作者: 甘蔗兜    时间: 2013-7-6 16:07
   好了,具体的尺寸,你可以”乱标“一通,以下任何一组都行:轴50 +0.075/-0         孔50 +0/-0.0752 G3 Q6 S0 n; t: K. R
                                                                                         轴50 +0.050/-0.025   孔50 -0.025/-0.10
8 j+ g$ @, f! `; b* v                                                                                         轴50 +0.075/+0.005  孔50 -0.005/-0.075   (最小过盈量为0.01)
7 \9 H, R5 m7 \) L. v) N  {% W                                                                                         .......
& {8 B7 ]2 {8 m$ m
' u  Q. k3 k/ `- F7 s   需要H7/p6吗?虽然这个也在0~0.5范围内,但IT7,IT6的加工成本,比IT9要高很多,有必要吗?
+ h6 Q! z  _2 p) A/ J, ]
; I6 T% A7 o, D' x% M9 k+ P( a- ^; f
工具书的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做的A工件可以配上另一个厂家的B工件。统一化,而不乱套。
! R$ L" G4 C& V- h% @. b$ _其实我们用铁锤敲进去的工件公差就就+0.04  木槌是+0.02.按机械书上的来也没问题。
作者: Cavalier_Ricky    时间: 2013-7-6 16:09
本帖最后由 Cavalier_Ricky 于 2013-7-6 16:11 编辑
# S  E8 b. [; W
# s8 @9 O+ [* e佩服楼主!  i) X8 R  a0 Z; {  C# `
我也看出来了(抱歉没有细算,只是瞎估摸的),楼主的公司应该正好有50个或100个工程师,而不是51个或99个工程师。) ]# o* M. ?' {' }+ T
我相信楼主没有四舍五入,因为楼主的严谨。
; K! }5 w6 o  i- t0 N$ g8 q4 \& j# b( w2 ^: f( `' Y
而我好奇的是,那50个人里的一个,或100个人里的两个工程师,为什么没有被楼主干翻呢?
9 g5 {9 z% f) V; l因为没干活儿吗?
作者: okmeiyou    时间: 2013-7-6 16:10
做管理的人,难避免没事找事管理一下(坐着高位没事干,多么心慌啊),但去管理一件事前往往没有事先好好调查研究,所以主席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作者: ljm7219486    时间: 2013-7-6 16:18
我很同情那些跟着楼主混的工程师,你们辛苦了!
作者: 看我发挥    时间: 2013-7-6 16:22
阿大 发表于 2013-7-6 15:02 1 Q$ b; q$ w3 n! ~/ p1 d
计算比抄图要多花几倍时间,老板要快!~~~~~
1 z' j/ v8 E, O! D' z# ^7 E
思考的时间才是最主要的,但是我们通常都忽略了这一点了。
作者: mfka    时间: 2013-7-6 16:22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7-6 16:33 编辑
5 ^- \8 Z; P! `/ P1 X$ ~; S; k3 N! O* F5 S/ X
楼主请作以下详细计算,并在本帖中公示!" h8 `: N) n1 ^3 p/ i2 W. [* _$ u
[attach]289029[/attach]
作者: qdtruck    时间: 2013-7-6 16:28
请楼主帮着看看这个参数对不对?谢谢!8 n5 H9 p. C' a* p! t; G: {* l- H
[attach]289028[/attach]
作者: jeffhu2006    时间: 2013-7-6 16: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fka    时间: 2013-7-6 16:43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7-6 16:51 编辑 - C, g. Q6 P8 q! T- r

0 H4 D* y0 P4 M/ g; {" @+ b楼主再详细计算:内压圆筒开孔补强计算,要计算过程(不只是结果)。
$ E1 S5 }7 w% ~) B[attach]289035[/attach]9 @  W0 x$ B% N

作者: angel1399793    时间: 2013-7-6 16:46
mfka 发表于 2013-7-6 15:53
0 a5 z4 p% R9 E+ s5 H9 p8 r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而不喜欢反躬自省其 ...
0 J* B! j1 q/ e" Z
正解,其实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些毛病。只不过这个LZ今天表现的过激了点而已。呵呵
$ [. B6 b8 Y& d$ ]% i2 h8 G# s
作者: angel1399793    时间: 2013-7-6 16:49
mfka 发表于 2013-7-6 16:43 - v" q8 G; p. T# R  j0 f
楼主再详细计算:内压圆筒开孔补计算,要计算过程。
: B6 `% c; H7 I% J) t
阀门也上了。。。不用这么较真把
作者: 宇宙一星    时间: 2013-7-6 16:53
呵呵,无聊啊!这么多年的书读那去了?太有才了。
作者: 米米hu    时间: 2013-7-6 17:19
按照这么一算什么手册都不用了,都能通过计算得到,那做台设备要做到猴年马月啊
作者: civiling    时间: 2013-7-6 17:31
真正机械的牛人,是预见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些不同的人差异很大,玩机械又是费钱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外行指挥内行坏了事
作者: kingpin58    时间: 2013-7-6 17:36
我想知道998和老鹰这么看这个帖子,毕竟我是新人,不敢妄自下评论呀。
作者: 万户门徒    时间: 2013-7-6 17:44
要批评一个行业,最少你应该在这个行业有建树,水平超过别人,才能让人心服口服!若抛开行业基础,从外行打倒内行,以管理入手,没人服,我们的机械水平还需要提高,但还轮不到楼主这般瞎起哄
作者: LXNZJL52    时间: 2013-7-6 17:52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自己太差的人,肯定也能找到比我们强的地方,楼主前辈心态是狂妄点,但也有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地方
作者: Cavalier_Ricky    时间: 2013-7-6 18:21
本帖最后由 Cavalier_Ricky 于 2013-7-6 18:24 编辑
$ d0 X) D3 k8 M) v* U) l
) I* w: k- {) m2 G; N+ C9 t那不谈技术,谈管理,楼主应该更在行吧。  h6 x3 N: L1 K: J
7 O2 O- f- Z. C, q
楼主认为自己是合格的管理人员吗?
, A. @7 [& R; T7 l6 M
' p. F/ e2 ]1 u' Y. w5 [, E1 S为什么?
( T, a4 A  K7 V, I' n+ i: M1 H- E+ m7 j# u
我还以为又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竟然是快到50的人了。
作者: 阿大    时间: 2013-7-6 18:52
楼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无意中骂了一群人,可谓是好心办了坏事。要知道坛子里的工程师基本上都是属于你说的哪2%以内的!
作者: masterzhuce    时间: 2013-7-6 18:56
下次发帖你可以先把例子写出来,然后就不用介绍你的专业了。因为一看你的例子就是知道你不是搞机械的。
作者: yct174    时间: 2013-7-6 19:17
以偏概全!
作者: yct174    时间: 2013-7-6 19:18
不足为训!
作者: 反引力    时间: 2013-7-6 19:20
qdtruck 发表于 2013-7-6 16:28 , e3 H, \4 j& X; ?7 O
请楼主帮着看看这个参数对不对?谢谢!

, C6 T% P6 X0 S, J不带样的吧。
作者: 1974384439    时间: 2013-7-6 19:22
      人呐,要夹着尾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 J4 p# g7 D" `& x, E2 C6 v
作者: 米米hu    时间: 2013-7-6 19:24
米米hu 发表于 2013-7-6 17:19 4 ]/ ~2 d1 R. k
按照这么一算什么手册都不用了,都能通过计算得到,那做台设备要做到猴年马月啊
, @; ~; C) l# H
呵呵 貌似有点被楼上各位大侠绑架的嫌疑,楼主说的对于我新手来说确实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5 _8 h6 l- o. _2 g$ B2 J5 S1 T
作者: liuyong453    时间: 2013-7-6 19:27
说实话有相当多的人设计是比较扯蛋的
作者: 那丶些年    时间: 2013-7-6 19:35
不管怎么说还是很感谢楼主从管理角度的评价
作者: yct174    时间: 2013-7-6 20:12
    从楼主的谈论,应该是在机械方面无所不能,而且不需要学习,神人是也。我搞了一辈子机械,现休闲在家。下面的零件是60年前的图,材料为10-1磷铜。当年我国机械技术人员在没有拉床情况下把它做了出来。神人楼主也应该能的。如果楼主能够说出靠谱的加工方法,我可以评价你是骄傲,而不是狂妄、无知。

作者: 小楼一夜    时间: 2013-7-6 20:32
有的领导人是学理工毕业的,那他岂不是干翻一国学政治的??
作者: lw66002023    时间: 2013-7-6 20:41
遍地是牛人啦!不懂者飘过!
作者: 斯佰睿    时间: 2013-7-6 20:57
楼主好"强悍"!你可以代替老板把机械设计工作搞完了
作者: yehongqun    时间: 2013-7-6 21:22
能称上机械工程师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也不乏一些滥竽充数的。怎样让一个新手快速成长起来,我想这才是机械论坛创建的目的。不要纠结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 lgj1221    时间: 2013-7-6 21:25
楼主厉害着实不错
作者: jianpan10010    时间: 2013-7-6 21:28
看完这个贴子的第一页,我不想往后看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是重要的地方,可以这个详细的计算(计算过程可以参考机械手册过盈配合那里面的锥度孔那一章),如果是非重要的地方,企业哪能给你这么多时间去计算,一般都是靠经验估出这个配合的过盈量
作者: 龙九禅师    时间: 2013-7-6 21:57
有请害怕伏砺老师现身说法
作者: fmdd    时间: 2013-7-6 22:02
这位鼻孔朝天的大侠,真的当自己是2%么?
) H2 d: o1 i, Z6 f5 s
+ @' Z( ^) a- a6 W0 b4 ^9 ^! @! i0 G% T6 c% g

作者: fmdd    时间: 2013-7-6 22:29
今天这位楼主在我的回帖里,将我狂骂一顿,不知道哪里开罪楼主了。
! X9 d5 q3 W+ W* [1 @8 M
& @  }( m9 D' {; o6 C楼主将论坛当成自己管理的公司,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一星半点的东西,就当成试毒的银针,见谁都要扎一下,大言炎炎,顾盼自雄。
0 A7 K0 b; C! {, v2 i' [2 b+ D
( @  A0 \5 K% l7 b8 ?随便定公差的方法我们叫野路子,是大多数技术人员所不齿的。
/ H8 [% @3 L4 i* {. A: E- O- \
; ?" u' ^' y5 a说实话,做技术的都很谦虚谨慎,不似你这般做管理的,态度跋扈,言语粗野。
作者: 萝卜QLP    时间: 2013-7-6 22:30
fmdd 发表于 2013-7-6 22:02
7 j5 E3 l& w2 ^1 ~这位鼻孔朝天的大侠,真的当自己是2%么?

& X; L5 E8 y  N$ l& b8 U3 Q. k上真的啊,膜拜中!!!! `0 i( ^  u! J) B+ s# K1 p
3 a* L; z! z) J  ^: J2 B5 i" `

作者: machel77    时间: 2013-7-6 22:34
特别想知道楼主98%的数据是怎么得出的?想请教一下中国有多少机械工程师,您所接触的机械工程师有多少,您所从事的行业您接触的人数是多少?谢谢
作者: 长江漂流    时间: 2013-7-6 22:51
不敢相信楼主说的是真的,要你这么说98%的都是混的吗?有点抬高你自己了。
作者: kingpin58    时间: 2013-7-6 23:15
不过我倒是觉得,机械行业的前辈们不谈,现在年轻的机械工程师水平是有些差些了,不过其中还是有很多厉害的,也不至于98%都不行呀。机械是一个随时需要动手的行当,在实际中结合理论知识。
$ z8 Z" D7 k+ O$ h% Y. o现在的机械工程师搞的像IT工程师一样,天天在电脑面前画图,设计。都是靠感觉。* A0 v$ |5 ~( J& L/ e3 }
我在华晨宝马工作过,德国的工程师,拿起电钻,焊枪,弯下腰就是干,可是你隔天去看,他又在那对PLC编程。) v" x4 H/ o1 X% V
而相比有些做机械的,强调要把图画的很漂亮,三维软件用的多好;标注合理;抓了不是主要的部分,以为这就是严谨。
/ i6 f: E  [; \7 g$ u举个例子说吧,图纸上标注螺纹孔,我习惯标注"M8通"而审核不通过,要求改成"M8透"。再比如,"表面化学镀镍处理"必须改成"表面镀化学镍".等等。1 ~. B9 V6 Z+ p% I) D
这些我觉得有些吹毛求疵了。
作者: crazypeanut    时间: 2013-7-6 23:21
本帖最后由 crazypeanut 于 2013-7-6 23:29 编辑
8 X' i, X8 K! `, P" Q/ F4 a& a# e8 E( p
其实,你能干翻机械工程师的原因很简单,你是管理,人家反驳你立刻可以上报更高层领导,给人家小鞋穿,而人家工程师可无处汇报了,汇报了也是不理的
; @. f& e# A/ J( P
7 S$ ^2 D8 d  Z/ e8 E还有种情况就是,你们公司为了省成本,全部招募应届毕业生,那真心是门外汉,于是,被你坐井观天,统计出98%的数据(我暂且认为你这98%不是信口开河,是你公司统计出来的数据)
作者: 佛狼    时间: 2013-7-6 23:22
没从技术走上管理的人,思想上都有这种倾向,逻辑上貌似没有问题,实际按照这种方式干活,估计项目比较难产,管理者没有切身体会,以为照本宣科即可。跟该类人辩,多半被狗急。
作者: xiao_9802    时间: 2013-7-6 23:40
楼主说要严谨论证的态度没错,只是楼主在公司管理岗位上干翻那么多工程师还那么自豪本身就有问题。第一,领导乐于教训人觉得很爽,而不是引导大家进步,楼主做人不厚道。第二,怯于领导权威,很多工程师不敢得罪你,与你扯这些技术问题,赢你非专业人士脸上无光。第三,楼主学管理的动辄干人,典型的粗暴式管理,管理水平可见一斑,鄙人不屑。第四,楼主举例的公差说明,是是典型的学生式设计思维方式,设计出的东西在现实中会出大问题,公差的理论计算是门大学问,不是三两句就可以说清楚的,所以前人们规范了公差的选用,规避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做到了选用简单,加工容易,通用性好。; Z, G6 W1 j" K; C" a, c) }
机械是一门大类,包括东西太多,不要求全。就像楼主编程也只擅长于数控方面,要相互理解,多些宽容。; R, j- r7 i( U/ W' Y
本人就事轮事,有得罪处还望勿怪。/ c' h3 d- ~7 P( y, p) O* `
最后祝大家共同进步。
作者: Cavalier_Ricky    时间: 2013-7-6 23:41
别的不说,抱着98个骡子的驴,跑到马群里来说马都像骡子,那不是找踹吗?
作者: 天天喝水啊    时间: 2013-7-7 00:03
看完我也有点无语了,LZ说话过于偏激了,对于你预言98%的……我也算见识了,如果你也像998那样经常发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章那还差不多。如果说一台设备需要太多的计算的话,那估计是你自己瞎折腾,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解决,比如换材料、热处理方式等,何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在计算上。再说了如果真的涉及到那么多的计算多半是那些高科技领域的,比如航天、军用、核能设备等,但那些东西大多都是外国人做的,机会不会给你做。
作者: 好方案    时间: 2013-7-7 00:14
俺相信,您干翻了“身边”98%的“机械工程师”。
" z9 C% m0 `: y. x4 A, F8 h4 Q2 p
. N+ c: s5 c( W3 Y% `
作者: 龙游大海    时间: 2013-7-7 06:44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过去的宦官可以干到99%的文武大臣,甚至皇帝
作者: angel1399793    时间: 2013-7-7 07:31
kingpin58 发表于 2013-7-6 23:15 8 r8 e& e. {9 g7 v8 e8 e
不过我倒是觉得,机械行业的前辈们不谈,现在年轻的机械工程师水平是有些差些了,不过其中还是有很多厉害的 ...
/ N& m0 L% h8 l7 m- @
同感,尤其是一些老工程师,跟这个LZ一样,好为人师!
作者: wangdong    时间: 2013-7-7 08:29
关注论坛,每过段时间总会有那么几个牛皮哄哄的人出来喷一喷。记得以前有个图都不会画的人来喷过,楼主这个管理干技术的以前好像也看到过,估计这论点都转战各个论坛来到这了。以前在一个公司的时候经历过管理,领导总是想到什么就开会炫一下,学会了什么都要摆显一下,错了我们也不敢反驳,领导威严嘛。你懂的。我们干技术的产品是图纸,干管理的产品又是什么呢?
作者: 成形极限    时间: 2013-7-7 08:31
其实吧,使用经验是一个迭代的过程,这次用经验估计,会有偏差,然后调整,下次就会有另外一个估计值,不过一般情况允许迭代的次数太少。像8爷说的,大东西,就一次机会,下次没人找你玩了
作者: 小楼听雨hn    时间: 2013-7-7 08:32
楼主,你这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比我老板逊多了!2 [, g  E, w5 T* D8 a% I4 g
我们老板可以干翻100%的机械工程师!, n$ ]& q5 b, l3 d/ G$ s5 b* @: u
你不信?!9 T9 I3 k; W/ Q% `" F+ X
叫你们公司那2%来试试!
作者: 虚尘    时间: 2013-7-7 08:39
哈哈,作为管理人员,值得骄傲的无非是手下有多少能人干将。
6 o8 q) N2 {! t  G, C1 r5 w" v楼主,你管着那个技术部门,手下都98%不合格人员了,你还有脸在那个位置坐?
作者: 海升    时间: 2013-7-7 09:26
本帖最后由 海升 于 2013-7-7 14:26 编辑
& n! K7 }# ?0 ~" n1 @7 u1 r# X7 X: S) S7 b6 U4 p( v
    偷懒了不到24小时,居然有了长达8个页面的“口诛笔伐”。好久没见这么长篇了。- R8 B3 n0 S/ o5 V
    楼主啊,你也是知天命的年龄了,怎么一点就不知道世故呢?  t4 ~& ?% r  T( A2 M
    天下事,最不能和谁认真?知道不?机械工程师。- L  g% p  A2 ]) u6 ~, [8 ^" B8 z
    有一点你首先要承认,这个圈子里你所说的98%的机械工程师,虽然和你较真,一直在给你提供的数据“校核”,但没有一个骂人的,你很幸运。换了别的论坛,估计你早成炮灰了。姑且不论你的观点,计算方法对否,你首先要感动,而不是亚历山大。
$ `* \# E2 f* ^9 p( H    刚出校门的时候,每个月都可以拿到因为“技术”奖励的(不多,5块、10块,不过也不少,当时在一个百几十号人的车间能连续一年都拿那奖的毕竟只有一个),连续一年以后就有点胖了,开始“喘”了。自以为不错,须不知世事无常,出来打工,承担更大项目的时候,歇菜了,太多的东西不懂了,才知道那点“奖励”是对我不停翻找答案的补偿。遇到更多的更大的麻烦的时候,都不知道到哪找答案。那个时候没有杜娘啊。* A( |7 j: L# ~& o+ V- F- j* }
     天下最不能小看的是做技术的人,不管他是什么行业。何况是做机械的?成天那种与0.01较真的伙计?你小看他们,你死定了,不过好彩你不是老板(字面上看你还是一官),否则有了你这篇“议题”,被你那帮0.01的家伙放大n倍后,基本上你也只有改行的份了。不是我危言耸听,前不久的新闻,某国的潜艇被98%的工程师点错了point,重了60t,就这60t,你能承受得了?那个点那么容易错?不知道有多少人校核呢?为什么都没有校核出来?都是这98%的问题?自己想象去吧。这个新闻都搞“管理”的更合适。
: K& N# ?: u2 g: M0 ?9 E( I    难得的好社区
$ x% J* A0 C$ g   注定是口诛笔伐的周末
作者: g2096    时间: 2013-7-7 09:27
本帖最后由 g2096 于 2013-7-7 09:49 编辑
4 B" ?. E% @% p4 X8 @" t  w" y  |' J3 A4 ?
都别看了,真正狗屎都不是;
& `5 N& u: _. D6 n7 z0 v% I: }- W/ C快50的人,还这么无耻,太无赖了;9 b' s9 P, M4 w0 p, g5 x
就凭这一点--(轴50 +0.075/-0         孔50 +0/-0.075、、、、、、),就足可干翻全世界的工程师和整个机械工业,谁能否认?
4 C3 `9 y% b4 O, x我感兴趣的是LZ是全日制管理本科?各方面都不像。可不要电大函大,说清点好。: P$ S3 c# ^5 D- V4 C

作者: zuozuo2013    时间: 2013-7-7 09:32
每次看大家讨论,都能学到新的知识。, P9 _2 ?% h% @% D2 k7 i5 B

- w- R  i) D5 A3 h$ C谢谢楼主的奉献精神,引出这么多知识。
作者: 山水XZ    时间: 2013-7-7 09:38
本帖最后由 山水XZ 于 2013-7-7 11:44 编辑
+ `8 \0 \4 ]8 v  ^! c# J$ t! ]
& o6 d" z; o4 `; R$ V% c楼主,你当裁判才干翻98%工程师;换成别人自己当裁判,都会100%干翻;LZ谦虚了!
作者: huangcy1993    时间: 2013-7-7 09:44
我无知我无畏
作者: ninggq2002    时间: 2013-7-7 09:49
我就是能蹦上天也得被老板干翻呀,没办法,有奶便是娘啊!
作者: FENGJIANLI    时间: 2013-7-7 09:50
我们老大说会查表;会选标准件就差不多了!
作者: cavan    时间: 2013-7-7 09:51
···························
作者: yct174    时间: 2013-7-7 10:27
      lz说 "还来考我加工工艺?我是什么人?早就说得很清楚,我对机械不懂!你把我考翻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也就是说,你总是拿自己的“优点”去和别人的“缺点”比较;你的“缺点”用“我不懂”来推脱,因此你永远“正确”,而且可以大言不惭地“可以干翻98%的“机械工程师””。工艺难道不是“机械工程师”的工作范畴。人贵有自知之明,对你这样不知天高地厚,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小子,我有义务替你的老师、长辈教训教训你。我给你举的例子是当年前苏联撕毁合同,在极其困难下群策群力解决的一个潜水艇设备关键零件。我想看看你如果在当年是不是可以牛哄哄的一个人就搞定了。想不到,一句“我对机械不懂!”就过去了。如果当年都像你这样,我们早就亡国了。$ a  E- i# f; I+ b9 |

作者: luozi281    时间: 2013-7-7 10:38
只能说楼主你碰到的技术人员没有按规范走,实际工作中大家都会计算校核的,我做的是电机这一行,电磁计算完了机械计算,之后才是绘图啊。不知道楼主是在什么具体行业
作者: yct174    时间: 2013-7-7 10:48
     我没学过管理,但是我做过管理工作。我管理的手下有三位副职(分别管冷、热、科研),50余个本科学历工程师。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协调,发挥每个人特长,群策群力做好上级下达的任务。我从来不会(也不应该)用自己的“长处”去干翻别的“机械工程师”。8 g; w& h6 f* }6 X
+ A/ g% s1 H# j' {( f: v

作者: kuvokuvo    时间: 2013-7-7 11:11
zerowing 发表于 2013-7-6 15:25 3 I6 s+ A2 W! o" _
说实话,我连吐槽的心情都没有。这计算步骤,第一步就是在胡扯。而且是没边得胡扯。根据材料相关强度计算。 ...

9 Q+ h, C3 \3 r  D" p7 u+ l# h) Y! ozerowing兄说很好,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好久。就好像查45#刚的交货时或是退火后的屈服强度,竟然在机械手册里直接查不到,后来通过表面硬度表转换后,再经过硬度转屈服强度才大概知道(也不敢肯定195这数对不对)。小弟水平还很浅,还正处在画图堆积木的水平很多东西还在摸索的阶段。在摸索的阶段是查资料翻了两到三本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机械手册,让我失望的是每一本手册在这个问题上都是千篇一律的!难道出书人就是只会抄前一代书,抄了40多年还是一样。难道就不可以出一本详细的书给我们这些入门较浅的人看看吗??有时看看米思米的产品书,简单的例子数据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作者: LIAOYAO    时间: 2013-7-7 11:15
楼主之前发帖想在社区里找听话的机械搞手,发了一些帖后更是让人了解这样的人不合适当伙伴。当然,楼主真要的是“机器人”听话又有能力的那种乖宝宝,这样才不会威胁你的领导地位。这样的人才在社区了还是有的,就告知你些信息吧,去看看 tid=330484、帖主还在为 tid=330124 发愁,看过后应该换觉得是合适的人吧。
  K5 `# F, I9 A/ U) |+ h; ?6 ^! v
  m0 `& b4 R) ]$ N9 F5 Z6 t0 Q
' w( q% a" R  N) H* z) H+ }
作者: PnD    时间: 2013-7-7 11:26
我与楼主经历有点相反,我学机械的现在写代码,也算有共同语言吧。“缺失论证能力”只能说楼主言重了。
. Z4 V* }# j. |1 [7 D1,写软件,只要逻辑正确,结果一定正确,所以论证很重要。3 M8 Y8 R7 z: x# J8 M1 @, O3 s
2,与计算机不同,机械真的必须以经验优先的,要“站在巨人的肩上”。比如说圆周率,材料密度等参数,难道每人都要论证过后才能用吗?对数表,还要论证吗?除非纯粹理论的学者可能会论证之外,普通如我们机械工程师是不需要的。) v: U% E. M7 A& R; T, G
3,"论证"这东西对机械而言,太花时间了,而且结果也是个大概,因为计算过程中各样安全系数,"论证"之后还是要经过事实的验证。就如轴孔配合来说,就算以基本理论计算出来的值,而未经实配大家会接受吗?这样,还不如实配更多省事。% m0 l9 A1 M  e( k& g3 O# V
4,你制造了一架飞机,"论证"很过程很严谨,结果很完美,但还没有人试过,谁敢乘坐?/ e% @2 M0 B- z
5.我以上所说的主要意思是机械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论证能力”(too expensive)的。未能正面回答楼主的“缺失论证能力”结论。4 K% V$ S1 x! i9 I/ I& P8 q
6.但是明显楼主以轴孔配合的例子来说明“缺失论证能力”也是不公允的。
作者: 我是sky    时间: 2013-7-7 12:38
这就是外行人指挥内行人啊,楼主还觉得自己很牛逼,其实就是一**
作者: PnD    时间: 2013-7-7 12:45
再论楼主的“缺失论证能力”。
" H) m; ?) c2 V( Y+ h2 j( J1基本上我同意机械工程师需要论证能力的结论,当然写软件的也要。
5 h" k% X6 E* Q( E8 l2实际上对于机械运动结构是必须的如飞机,复杂受力的结构如桥是需要论证的;对于简单的结构件是不需要的如衣架等,好比我是衣架厂的老板叫你出一款新品的图纸,你说等等先要作材料选型论证,受力论证,温度变形论证,寿命论证,跌落论证...我早就一脚把你踢到太平洋去。这是不现实的。不论证的结果还真的是有许多问题,我家就一大堆弯弯曲曲的衣架。9 B- Q$ a2 L( w2 j5 M- i" c% O
3请问楼主是做什么?如果所有的画图都经过论证的,我选你的产品。
作者: 949457130    时间: 2013-7-7 12:54
搞数控与机械配合还不算干机械?那什么才算干机械。非得搞加工?
作者: 秋叶笛    时间: 2013-7-7 12:57
过来围观。
作者: 小杨XG    时间: 2013-7-7 13:47
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是所有的计算都要进行 不关键的都可以凭经验。  飞机大炮肯定要计算
作者: trcank    时间: 2013-7-7 14:35
说的很好,支持一下。
作者: jason104    时间: 2013-7-7 14:45
ljm7219486 发表于 2013-7-6 16:18 0 R1 i/ Z( ^6 {) _# E. Q) r
我很同情那些跟着楼主混的工程师,你们辛苦了!
/ h. s0 {' S1 _
怕跟这种人干+ q) b7 p1 V# V: V' x; K/ E2 Z

作者: g2096    时间: 2013-7-7 15:00
有请LZ证明一下自己管理本科的真实性,是电大函大还是全日制的,可不要是买个假的啊。中国本科不值钱,总不能是假的。
作者: mengziyuan    时间: 2013-7-7 15:32
小楼一夜 发表于 2013-7-6 20:32
( \0 w$ n. E9 g, k$ i有的领导人是学理工毕业的,那他岂不是干翻一国学政治的??

8 D6 Q$ [' ^: g  _实在是高
作者: 纯粹的感情    时间: 2013-7-7 16:04
真正的要自己研发出一个项目 需要的时间基本都是4个月最少了吧  哪来的时间  0 f% o9 s) k1 D* l. o
还有一句好难听的话 也是很现实的话 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 至少很多人是这样想的
/ B! O* W" U4 p7 p+ c" W真正想在机械这一行一直干下去的 一定不会这样 每年从机械这一行“出逃”的人 还少吗
作者: 人生豪迈-jx    时间: 2013-7-7 16:12
luzy77 发表于 2013-7-6 15:44 5 u3 G# W3 c( J2 T
楼主,按你的说法,每做一样东西,不论什么结构,都要把任何数据模型做一遍,就是严谨。我说这是有病 ...

% N" b9 W5 o9 ?. q5 }+ D: _不必生气,通病,很多搞管理的,干一段时间就觉得机械也好,数控也好,都简单,狗绑油条就能干。
6 V7 P8 l. o; M* `) E3 R* P扯淡而已,不必认真
作者: 忙碌的星星    时间: 2013-7-7 16:19
楼主说的有些许道理,但是98%的说法不慎苟同,如果所有的设计都要计算那我们的各种手册要他何用?楼主还是不要太偏激为好,论坛内机械高手有的是呢。。。
作者: fmdd    时间: 2013-7-7 17:28
kuvokuvo 发表于 2013-7-7 11:11 : B5 R$ f, c- v9 G5 T+ T3 E
zerowing兄说很好,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好久。就好像查45#刚的交货时或是退火后的屈服强度,竟然在机械手册 ...

1 m7 \' ~5 R1 j; ^+ y你要的这个东西,在 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GB/T 699—1999、GB/T 17107—1997这两个标准里有
. x/ L7 G, u/ ^* L, y0 G# X! ?5 r/ y% {0 K! f# ^! Q0 Y0 l* n+ M

, e( H) [$ a2 ]' P' {[attach]289156[/attach]
# d' k9 a4 I2 n! Z0 W8 ], V! B& H0 |9 u4 X3 _1 p





欢迎光临 机械社区 (http://www.cmiw.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