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b1017 发表于 2019-1-20 16:30:57

发热散热,必须要严重关注

远祥 发表于 2019-1-20 20:56:51

确实的说是产品开发设计工程师。

前景钱 发表于 2019-1-21 08:05:16

要好好学习

zmztx 发表于 2019-1-21 08:05:21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9-1-22 10:42 编辑

有关计算的
手工计算确实费劲,查表是化简最有效的方法。但存在几个问题,1)图表不清楚,从曲线上取值也不准。比如有一本美国军标汇编,资料很全,特别厚。但因为翻印,图表有点模糊。从它的图表中取值不见得准。可国内就没有这么细致的资料。2)设计时,往往几个参数是纠缠在一起,参数确定需要多次计算,十分麻烦,机械设计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可避免。
计算,特别是用软件算,能省很大事。但首先要注意,经过实践考验过的设计,必定合理,哪怕是看着不顺眼,也不要轻易怀疑。和计算比较起来,计算结果不靠谱的概率更高。这是因为你可能只考虑了几个因素,而经过验证的设计,所有因素都得到了验证,尽管设计者本人也许没有意识到,甚至是瞎猫碰死耗子。
想摆脱图表并不容易,可不是没有可能
这需要专门的实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物理-数学要好,不过这工作多数要靠专门的人来做,一线的计人员用人家的结果就成了。就算是这样,没有相当的功力也玩不转。虽然有些软件可以帮你计算,正式使用前也要看软件本身水平如何,你的知识能不能让你用好软件。这些软件不可能点一下,结果就能出来。
用计算机辅助计算,能摆脱图表就摆脱图表。图表多数是人算出来的,人家能算,你也能算;另有一部分是试验得到的。对于试验得到的曲线,用数学方法能变成经验公式。
几个有关联关系的参数
常常要用优化算法。我觉得优化算法在这里,就是帮你凑数,几个参数一道凑出来。当什么工具都没有时,凑数可是费了人劲。有了优化算法,可以由解析关系式通过求解直接计算出来;也可以不直接计算(比如函数关系太复杂,那么就在可行范围里,选几个点算算,看看离你的要求差不少。反复迭代,直到满足要求)。哈工大机床教研室主任孙靖民教授写的书,非常适合学机械的参考
有一点,计算不要追求绝对准确,做不到。有时你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觉得可能是非常准确了。代价是计算时间增加了很多(几十倍、几百倍),而且大大增加了复杂程度,最后一看结果和近似计算误差不过在3%之内。这还是在一点错误不犯的情况下,如果稍微有点错误结果差的就远了,由于计算太复杂,错误还不好找。这可不是散布负能量。是很多人的经验。
仿真,一般是在试验的基础上,把动态过程求出来,或者静态分布。直接计算多。注意,结果是不是可靠
另外,如机床进给系统的热补偿还有另外的思路,先做一个模型(有点像仿真),然后装上传感器,实时测量,再利用模型计算,得出进给步长的补偿量,目的是提高加工精度。这个相对可靠

瑞香 发表于 2019-1-21 09:21:25

zmztx 发表于 2019-1-21 08:05
有关计算的
手工计算确实费劲,查表是化简最有效的方法。但存在几个问题,1)图表不清楚,从曲线上取值也 ...

看着都好深奥,这是一门大学问

wanglin222 发表于 2019-1-21 11:10:10

我决定实际中其实比较难模拟,而且领导们对热这个事情根本不重视,在国内做这个路很窄

孤鹰GE 发表于 2019-1-21 11:26:56

了解

未完待续000 发表于 2019-1-22 09:03:24

学习了

闲来无视 发表于 2019-1-23 09:16:39

谈下我对散热的理解:目前我所属的行业是化工机械行业,经常会运用热力学的计算,一般都是依据行业内一些经验系数,行业的经验热布局图,图表之类去设计,但是普遍上不需要特别精确,所以仿真之类的在普通的行业是不怎么需要用到的;
目前感觉需要精确的了解散热的有电子芯片行业,高精度加工等等有关系。第一是成本,合理的布局是节省成本的关键因素;第二是稳定,国内的很多高精度高速产品为什么不稳定,容易发热,像小米就有发烧的问题,这和不合理的散热布局很大关系;
PS:摆脱图标很难,真心的

Sminlin 发表于 2019-1-23 09:22:17

最近在学icepak,产品中用到激光,需要做散热。现在基本都是按照之前产品的经验,功率大了,散热器做大点,风扇转速提高点,都没有具体的计算。所以导致样品会有烧坏的情况。电子,软件,光学他们都不会去考虑这个的,所以散热最终还是落到我这个做结构的身上来。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散热,也许机械工程师接触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