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 发表于 2018-10-31 16:48:16

悼金庸,不知道有多少同道中人!

附马云悼念金庸全文只因一个“侠”字,结缘半生。先生其文也大,其人也真。我爱先生之文,爱它侠肝义胆,光明涤荡;我爱先生之人,爱他儒雅敦厚,赤子之心。初见先生,我如话痨,一人絮叨三小时,先生只笑着听,此情此景,如在眼前;此情此景,再难重现!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要有,也一定不会是今天这样,几万人一起痴痴颠颠——创业,便要做别人做不得之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做人,便要至情至性笑傲江湖;朋友,便要肝胆相照至死不渝……只因先生这样写这样说,我们便这样信了,便这样做了。一群有情有义之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之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言既出,此后经年,去挑战,去抗争,浑身是伤,屡败屡战,忍别人不能忍之委屈,成别人不愿成之事,唯不愿忍江湖不平正气不彰,少年心,英雄梦,惟愿我们能如先生书中侠客,以肝胆豪情行走于这天地之间。了却侠骨柔情,快意江湖恩仇。先生含笑,已然远去。先生赐字“天行”于我,学生终身铭记;“信不能弃”的告诫,一刻不敢忘;郭靖,黄蓉,行颠,逍遥子,奔雷手,苏荃,语嫣……满满十五部书的花名,托先生之福,常在思过崖行走,在摩天崖争辩,在光明顶见客……正直,情义,担当,洒脱……我们努力活出先生教会我们的模样。惟愿,家国情、侠客梦、浩然气,融入阿里血液,化为百年精神……变成先生留在这个世界的另一种遗产,走完102年。望先生,九泉之下首肯。一人江湖,江湖一人。侠者已逝,来者当追,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广州粤研钟彦华 发表于 2018-10-31 17:02:11

[原创]金庸:青葱岁月,幸好有你

5828 次点击
34 个回复





孙继胜 于 2018/10/31 10:10:5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昨天(30日)傍晚,朋友圈突然出来噩耗:金庸去世了。

    互联网时代,许多消息大家都是从网上最先得到。是的,朋友圈不光是微商的主战场,谣言的集散地,还是民间新闻的发布平台。

    当时第一个念头是:真的假的?毕竟老先生在网上已经不是第一次死了。

    消息得到证实后,朋友圈瞬间刷屏。

    一代宗师仙逝,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跟其它什么名人的离世不一样,金庸对我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他是我第一个看过作者所有作品的作家,因为他笔下神奇的武侠世界,曾陪伴我度过乏味无趣的中学时光。

    朋友圈铺天盖地的悼念我并不感到意外,我相信许多人跟我一样,与其说是在纪念金庸,不如说,是在纪念与金庸有关的日子,那些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

    1.

    没错,“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这14部武侠小说外加《越女剑》我都看过。还别说金庸了,在盗版横行的年代,我连“全庸”、“金庸著”的书都看过你信不信?

    看的第一本金庸小说是《书剑恩仇录》,有人在工厂图书馆里发现的,当时大为惊奇:卧槽!原来除了郭鲁茅巴老曹之外,还有个叫金庸的。除了《红岩》《子夜》《暴风骤雨》《林家铺子》《骆驼祥子》之外,还有这么好看的小说,太神奇了!一时争相传阅。

    正常很难借到,太火了,记得书最后差不多被翻烂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学生们舍不得花钱买书,幸好马路边有不少书摊儿。现在的年轻人大概没见过,地上铺一块儿塑料布,摆满小说杂志连环画小人书啥的,可以坐小板凳在现场看,也可以交点押金借走看。小说的话,一天一本大概1毛钱。

    但金庸小说不是这样出租的,因为太火爆了,为了加快周转,提高效率,老板把一整本《射雕英雄传》拆开,分成无数个小册子,按顺序编上号,分别出租。

    于是,经常会有人跑到书摊儿问:“11回来没?刚借走?那算了,把12给我吧。”

    对,等不及了,跳着看——就有这么大的魔力。

    金庸小说风靡校园之后,课堂纪律好了许多,那些喜欢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的同学突然都安静了,趴在桌子上,人手一本金庸小说,埋头苦读,学习风气十分浓厚。

    情况反常,个别老师一时不太适应,有一天,老师突然走下讲台,从一个看得入迷的学生手里没收了一本《天龙八部》,义正辞严地说:“明天来我办公室取。”

    第二天,学生忐忑不安找老师承认错误,老师严厉批评了该同学上课看课外书的错误行为,最后把书还给了这名学生,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明天把下集带来。”

    好吧,那个学生就是我。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读完了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任督二脉就此贯通,阅读与写作功力大增。

    当然,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沉迷武侠小说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若干年后,当我在山东蓝翔技工学校学开挖掘机的时候,经常会想:当初如果不是因为金庸,我是不是已经考上北大了?毕竟只差了区区350分,太可惜了!

    念及此处,心中一凛,禁不住仰天长啸,纵身而去。

    2.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出身名门望族,家族中出了不少你认识的名人。比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民国才子徐志摩,那是金庸的表哥;比如新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那是金庸的表姐夫;比如“你无情,你冷酷,你无理取闹”的女作家琼瑶,那是金庸的表外甥女。牛逼吧?!

    金庸是香港《明报》创始人,与梁羽生一起,被看做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

    如果论写小说的资历,梁羽生更早。但金庸在武侠小说的成就,后来居上,成为武侠小说第一人。

    从1955年《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鹿鼎记》封笔,14部长篇,外加一部《越女剑》,构成了金庸独特的武侠世界。

    在他的笔下,有侠肝义胆一诺千金的仗义;有金戈铁马纵横江湖的凶猛;有来去如风无影无踪的潇洒;有踏雪无痕凌波微步的轻盈;有独孤求败无敌天下的神勇,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品行。有“高山流水人何在,侠骨柔肠总惹愁”的迷茫;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忧伤;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的英雄气概;有“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豪情万丈。

    笔下风起云涌,万千气象,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画卷,描绘着自己心目中的江湖。

    3.

   

    武侠小说被称作是成年人的童话,关于它的文学价值和金庸本人的文学地位,一直以来,业界争议不断,分歧极大。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偏爱有加,各执一词,难分高下。

    平心而论,金庸小说或许承载不了高深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它给读者勾勒出的是一个属于所有人的,虚幻的武侠世界,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不管你仰视他,还是鄙视他,都证明你在注视着他。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金庸小说拥有极其广泛的读者,不论学历高低,不论贩夫走卒还是政商精英,在整个华语地区,金庸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所共知,几乎达到了其它现当代作家和作品难以超越的地步。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那是过去那个年代里,少年心中共同的梦想,那是青春记忆里一道永恒的风景。时至今日,它依旧会在某个时刻,莫名奇妙地从心底冒出来,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高晓松说:如果没有金庸,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多么仓皇。

    金庸已逝,江湖渐远。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武侠的世界,从此安静了许多。

    感谢你在我青春岁月里留下的印迹,金大侠一路走好!让我们像《神雕侠侣》中的杨过那样,双拳一抱,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只有快乐 发表于 2018-10-31 18:58:43

一个时代留下印记的标志性人物,金庸都仙去了现在也感觉岁月不饶人啊。还记得曾经在图书馆读武侠小说,现在想来仿佛就在昨天。

竹筠侠 发表于 2018-10-31 19:05:04

我以为武侠小说那种天马行空的思维本身就是和理工科不相容的,理工科看小说完全不能和文科生比,文科思维是发散式的,机械的思维是一丝不苟的,唯一架起两者的桥梁就是“科幻小说”。
金庸的小说大多是政治小说,在他的武侠世界里,人物和背景都是可以和某些现实的政治场景联系起来的。某些当局中人读懂了自然感同身受,引为知音。与其叫武侠小说,不如叫政治寓言。

韩寒11 发表于 2018-10-31 19:38:27

金庸的小说,上学的时候没少看,同学们私底下都传着看

qq707459754 发表于 2018-10-31 20:18:15

可惜了,我最想看射雕和神雕中间的那一部分,郭襄和张三丰是不是有一段情呢..

loveskycc 发表于 2018-10-31 22:20:43

没看过小说,只看过电影电视,老先生这一走,估计很多人可以跳出来拍他的电影,然后说最接近原著吧;P

3983596 发表于 2018-11-1 07:52:10

金庸、古龙、梁羽生,我们那个时代的文化主流

ljp053 发表于 2018-11-1 08:50:38

同金庸迷来留个名,老早就想买金庸全集了,昨天下狠心买了:lol

aguolaode 发表于 2018-11-1 09:07:33

loveskycc 发表于 2018-10-31 22:20
没看过小说,只看过电影电视,老先生这一走,估计很多人可以跳出来拍他的电影,然后说最接近原著吧

赞同楼主、、、是正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悼金庸,不知道有多少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