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尽全力凑不齐一个班”,技能人才稀缺背后是更多社会考题
导读:“现在的年轻人,宁愿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挣每个月3500块的工资,也不愿意到一线车间学门手艺,拿每个月5000块的工资。”近年来,技能人才“招生难”和“技工荒”问题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记者在第14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期间采访职业院校的教师、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钳工、焊工等比赛选手后发现,包括社会观念、就业导向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目前技能人才仍然稀缺。
招生难:费尽全力凑不齐一个班
王慧林是本届振兴杯决赛河北代表队焊工项目的技术指导,河北队今年参赛的两位焊工选手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但“得意”的背后,他也有一些隐忧,“现在培养一个好焊工越来越难了”,王慧林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招生的时候我们也在不遗余力地介绍现在的国家政策,带着学生和家长看设施齐全的实操基地,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焊工就是一个又苦又累的活儿,不仅是学生不愿意学,家长就不想让孩子吃这份苦”。王慧林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目前招生工作已经成了职业教育中焊工专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他所任教的河北机车技师学院是全国创建较早的一批技工学校,是河北省重点技工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的焊工专业,中职阶段招生凑不齐一个班,学生只能插到其他专业的班级,高职阶段勉强能凑齐一个班,但是生源质量和人数也不尽人意。
跟王慧林有同样忧虑的还有安徽代表队的技术指导郭祥增,他是安徽阜阳技师学院机电系的教师,虽然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但也深深感受到很多技术工种在招生时面临的尴尬处境。“其实不仅仅是焊工,很多传统技术工种这几年都遭到了冷遇,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围观网红,追赶潮流,像焊工、钳工、汽车装调工这种又苦又累、待遇一般的职业并没有太多吸引力”。
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也在压缩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博士硕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的顺口溜不仅仅是一句笑谈。中国一汽代表队的技术指导、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资深教师袁瑞仙告诉记者,目前整个职业教育行业依然面临着招生难的压力。“职业学校生源减少,招生困难,但是企业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却在不断地提高”。
招工难:“技工荒”困扰企业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近千万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曾提到,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为40%,德国则高达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
而企业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庞大,在高达近千万的技能人才缺口下,“技工荒”是令企业头疼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焊接工种为例,如今,虽然机械化焊接手段在行业内已经普及,甚至出现了通过设定轨迹完成焊接的焊接机器人,但中国建筑集团代表队、中建钢构的工作人员徐佳伟向记者表示,机械化焊接手段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焊接工作,仰焊、气保焊等焊接方法还是需要人工完成,机器焊接也很难进行户外、多角度的作业,焊工人才的紧缺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中国五矿代表队技术指导、中冶集团分公司中国一冶焊接培训中心主任莫芝林告诉记者,焊工是中国一冶职工构成中的基础工种,但焊工招工难的问题也成了困扰公司的一块心病。“就拿湖北省来说吧,湖北的人口不少,工业基础也不错,但是目前在湖北省以焊接专业开班的中职院校一个都没有,高职院校也仅仅只有两家开设得起来,而且从职业院校焊接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意味着肯定会从事这个行业,有很大一部分都毕业分流走了,这对企业招工来说无异于难上加难。”莫芝林向记者表示,正是由于行业内新老交替出现的青黄不接的状况,目前焊工的老龄化状况比较严重,“一般来说,一个焊工的职业生涯在45岁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焊工对于视力和体力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这个行业注入的新鲜血液持续低迷,将不利于行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然而,这种“青黄不接”不只是焊工行业的问题,几乎是很多传统技能工种的通病。“现在的年轻人,宁愿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挣每个月3500块的工资,也不愿意到一线车间学门手艺,拿每个月5000块的工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张学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钳工,本届振兴杯担任中国兵器集团钳工选手的技术指导,他感慨道,“现在社会上太缺乏实干精神了,所以国家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年轻人树立一种责任和担当,告诉他们幸福生活不是混出来的,而是靠双手创造的。”张学海告诉记者,他曾经带过的第一批徒弟现在已经全部转行了,转干的转干,下海的下海,接下来带的一批又一批徒弟也在陆续离开。“当下,国内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越来越呈现出断层的趋势。”张学海说。
技能改变命运 但难转变观念
河北代表队的焊工选手张鹏飞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振兴杯决赛,从初赛挺进决赛,张鹏飞和他的队友徐财每天在将近40度高温的车间里苦练10个多小时,甚至有的时候干脆在车间里过夜。“我不想错过任何一次机会,因为如果我不努力,我可能还是会回到家乡,在一些没有任何劳动保障的小钢厂里打工挣钱”。张鹏飞在上职业院校学习焊接专业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原来技能也可以改变命运,现在22岁的他不仅靠着焊接技术打进国赛,还留在学校当上了老师。
中国航发集团的焊工吴锦波做的是航空发电机的焊接工作,他告诉记者,技能确实可以改变命运,但却难以转变社会的固有观念。“在很多人眼里,焊工是一份不太‘体面’的工作,又苦又累还有一些职业危害,几乎每一个焊工身上都带着新伤或者旧疤”。吴锦波说,连他的家人都在劝他考虑考虑换一份工作。
“可是总得有人来做啊。”广东代表队的汽车装调工欧阳健聪说出了吴锦波的心声,今年刚刚21岁的欧阳健聪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汽车维修工职业而感到过自卑,“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在制造技术、技能工艺上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职业平等的社会观念也应该跟上”。
曾经去过德国考察调研的张学海也向记者表示,德国的制造业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在德国,技能人才受到全社会的尊崇,技能人才的待遇和收入也十分可观。另外,德国的职业教育并不是高等教育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两个“平起平坐”的教育方向。
“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倡导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由低端加工转向高端制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培养技能人才,提高技能人才的获得感,转变社会固化的思维和观念。”张学海对记者说,“但是不得不说,我们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曾宪旭/中国青年报
:lol说那么多没用,如果有选择,你还会让你子女从事机械行业么 再不累,没有让人心动的工资,谁会让自己的孩子吃那个苦,谁家的孩子都是宝贝,巴不得孩子个个坐办公室,动动手指就行 还是工资不够高,开一万块钱,保证大家抢的做 专业酱油男你说的那叫画图工...
钱少,活多、累、脏,领导一个不爽:你给我滚,你不做外面大把的人抢着做! 有个别人在那装S,车间什么恶劣环境,别说你不知道。 博士硕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
然后硕士起薪一万多,技工起薪一千多。谁干谁傻比 招生难,这能怨谁,现如今这焊工工资不高、待遇不好对身体伤害大,我以前公司焊工干了差不多20年,40岁眼睛就不行了,而且各种关节炎,现在大家都不傻,有人愿意干吗?不要说招生难,现在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王道。 社会地位太低 这些年除了学会了忍气吞声 啥也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