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7大趋势预测:90岁退休,十几亿人沦为无用阶层,一个愚人发动的战争或将毁灭一...
本帖最后由 张麻子 于 2018-9-5 13:20 编辑今天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但科技的发展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新月异。今天给各位社友分享《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对未来的7大预测,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这种曾经凭借强大虚构能力统治了地球的生物,今天却面临窘境——一方面技术赋予人类重新设计生命的能力,升级为新物种指日可待,而另一方面,自由主义的故事已失去解释力,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浪潮甚嚣尘上,全球正陷入分裂和虚无主义的情绪。如此看来,未来世界会是一番怎样的图景?
01战争变得非常“不划算”
当今世界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甚至冲突,但我们现在却处于历史上最和平的年代。不要只看到中东地区(我所生活的地区)战火不断,其实绝大多数国家还是和平的,而且靠战争发财也并不划算。
在远古时期的农业社会,人类因暴力致死的概率约为15%,而今天,世界范围内这个概率也只有1.5%。事实上,现在自杀的死亡率反而远高于人类暴力。也就是说,一个人自杀的概率要远大于他被敌军、恐怖分子或者罪犯杀害的概率。同样,肥胖等病症的致死率也高于暴力,所以糖分可能比枪炮更危险。
为什么我们这个年代变得更和平了呢?
首先,因为核武器的存在,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就如同一场集体性自杀。所以他们要想完全颠覆国际秩序,最好使用非武力的方式。
第二,经济变革使得知识成为主要财富。以前,财富主要是稻田、金矿、奴隶、牛群等这样的有形资产,而它们又非常容易引发战争,因为打仗是获取这种财富的最佳捷径。
而如今,你却很难靠战争来获取知识型财富。比如,就算你入侵硅谷,也无法横扫这里的财富,因为硅谷没有硅矿,这里的财富源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脑中的知识。
所以,战争只会在类似中东这样的地区发生,因为这里的财富仍旧是物质型财富(以油田为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型财富。
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20年中,强调和平崛起的中国经济能飞速发展,而一些经常战争的国家,即便打了胜仗,经济也基本停滞。
02引爆战争的可能是新兴科技
尽管发动战争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可能并不“划算”,但谁也不能保证和平年代会一直存在。
真刀真枪的火拼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算法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出现,很多国家可能受这些科技的“蛊惑”而发动战争,从而实现他们的政治野心和经济目标。这些新兴科技很可能加剧全球紧张局势,打破大国间的核平衡,从而引发大范围的战争。
自20世纪50年代起,超级大国都尽量避免战争,因为他们知道战争意味着你死我亡,但随着一批批新型攻击和防卫武器的研发,一个用科技武装自己的大国可以较为轻松地完胜敌方,而且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和制裁。
相反,一个正在衰落的大国可能会担心他们传统的核武器就要过时,最好还是趁核武器余威尚存的时候赶紧用掉。
传统意义上,核对峙如同一个非常理性的象棋比赛,但是现代科技让比赛变得变幻莫测。当棋手可以用网络袭击来夺取对手棋子控制权的时候,当匿名第三方棋手可以任意移动棋子而不被他人所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近十年来战争的减少并不是因为任何奇迹或者神仙显灵,这是人类明智的选择,如果人类又开始做不明智的决定,战争还会回来的,这会危及到全人类。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低估人类的愚蠢程度,毕竟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有时候,人们花多年维系的和平,可能被一个愚人发动的战争在顷刻间毁于一旦。
03人工智能导致一些人永久性失业
没有人知道2050年的就业市场将是怎样的,但是一定会和今天的迥然不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引起几乎每一种职业的变革。制衣、开车、疾病检测、售卖保险和教化学课等职业可能在2050年消失。
机器将人类赶出就业市场的言论早已不新鲜,而且历史也证明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但是,人工智能和我们刚才提到的机器则完全不同。以前,机器能够和人类PK的只有体力,而如今它们开始在认知能力方面同人类竞争。当机器人在除体力和脑力之外的第三种技能方面与人类竞争,我们是否还有优势呢?
随着旧工种的消失,新工种也会出现。但是,我们也不要高兴太早。
首先,新工作可能数量有限,不能解决大部分的吃饭问题;
其次,大部分新工作对人的技能和创造性都要求很高,一般人想做也做不了。
过去自动化引发就业市场变革的时候,人们总是可以从一项低技能工作跳到另一项低技能工作。
比如,1920年一个农民因为农业机械化而失业后,马上可以在拖拉机制造厂找到新工作;1980年一个失业工人可以在超市胜任收银员的工作。这些人换工作都很容易,因为农民-工人-收银员的职业转化,本质都是从一个低技能工种到另一个低技能工种之间的转换。
但是到2040年,如果一个收银员或者卡车司机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那么他们几乎不可能一下就从事类似瑜伽教练或者软件工程师等这样的工作。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这些工作的必备技能。
04算法加剧全球不平等现象
那么,职业培训和充电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假设你现在是一名40岁的卡车司机,到2040年你会被自驾功能的卡车所取代。于是你花2年时间去学习瑜伽,终于把自己训练成一名瑜伽教练。但是10年后,瑜伽教练也变得更多余,因为安装了生物识别传感器的电脑比人类还会教瑜伽。于是你还得对自己再培训,这次你希望成为一名虚拟文字设计师。然而这个职业也将在10-20年后被淘汰。
所以,政府需要为处于转型困难期的人们提供帮助,比如提供丰厚的失业补助金和支付就业再培训的费用。这就如同20世纪,政府为年轻人建立庞大的教育体系,而在21世纪,政府则需要建立完备的成人再教育体系。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心理上的。
即使40岁的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进行职业培训,那你心理上能承受吗?换工作总是让人压力山大,对于不惑之年的你来说可能更加难以承受,卡车司机和瑜伽教练的性格往往迥然不同,更不必说你要学习的不只是几个动作那么简单。
即使成功转行,你能保证50岁还可以成功吗?那60岁呢?鉴于人类预期寿命的提升,以后我们的退休年龄可能延后至70、80乃至90岁。
所以,即使新工种不断出现,到2050年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一个庞大的新阶层——无用阶层的出现,这是十多亿失业并且无力再就业的人群,而我们还没有应对这一局面的经济模型。
另外,随着算法把人类挤出就业市场,财富和政治权力将会集中在极少数掌握全能算法的精英手中,以至于产生史无前例的不平等。
今天在一些欧美国家,上百万的出租车、公交和卡车司机们可以对经济和政治施加强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都占领着一小块交通市场的份额,如果政府让他们不满意,他们就可以联合起来罢工。但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可能被几个亿万富翁所垄断,因为他们拥有可以操纵算法来驱动汽车的集团。
05学校教的知识基本没用了
为什么教育有必要进行讨论呢?
因为我们完全不能预知下一代会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这是前所未有的。一千年前(1018年)的人类虽然对未来也是一知半解,但他们可以预知未来人类社会的基本特点。
如果你生活在1018年的中国,可能无法预测到宋朝可能灭亡,契丹人可能南下入侵中原,瘟疫和地震有可能使上百万人致死。但是,你深信不疑的是到1050年大部分人仍旧以务农为生,统治者还需要依赖民众去充军和交税,男性仍旧统治女性,人类寿命也就40岁左右,人体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所以在1018年,穷人家的父母会教他们的子女如何种地和纺织,富人家长会让他们的儿子学习《论语》,写毛笔字和骑马打猎,教育女儿们三从四德......显然,这些技能在1050年他们的孩子一定用得上。
相比之下,今天我们完全不知道2050年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清楚人们将靠什么谋生,军事、官僚体系将如何运作以及两性关系将会怎样,人体是否会由于生物工程而发生巨大变化。
综上,现在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很可能在2050年用不上,而学校教育又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现在学校过于注重给学生们灌输信息,然而21世纪的人类已经信息过剩,孩子们不需要更多信息,而需要理解信息、衡量信息,以及将碎片化信息组合成一幅有意义的世界图景。
此外,学校还过度集中于教授学生们一套套预定技能。因为我们实在不知道2050年就业市场乃至世界将会是怎样,我们也不知道孩子们长大究竟需要哪些技能,比如,你花大功夫教孩子学习软件编程,然后到2050年却发现,人工智能编程的软件比人类厉害得多,那时候社会已不再需要人类编程师。
06人类到死都不能“稳定下来”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教孩子什么呢?
我的建议是要注重情商和心理复原力的培养。
传统意义上,人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人们建立了自己的既定身份,并学习专业技能;
在第二阶段中,人们依靠他们的身份和技能来谋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是到2050年,这样的传统模式会变成过去式。如果人类不具备终身学习和不断对自己再造的能力,一定会被社会淘汰出局。而这样的变化往往让人压力山大,尤其是人到一定年龄之后,会很厌烦变动。
当你16岁,整个人生都是未知数,因为你的身体还在发育,思维随时可变,社会关系还没有固定……无论你喜欢与否,你的一切尚未定性。
当你40岁,你讨厌任何变化,迫切希望要稳定。但在21世纪,你可能享受不了这种奢侈。如果你希望继续维护所谓的固定身份、工作和世界观,你一定会被世界抛弃。
所以,人类需要超高的心理复原力和情感平衡力来冲破这场永不停歇的暴风骤雨。
为了应对变化和不断重塑自己,你必须放弃一些已知的东西,在未知的领域冒险。你需要冒着失败的风险放弃你所擅长的,甚至改变你的身份。为了不断适应变化,人们需要习惯面对未知的领域。而且面对无序和失败的局面,也不会产生心理落差。
然而,现在大部分学校教孩子们的都是正好相反的,让他们害怕未知、无序和失败。因为考试的正确答案往往只有一个,于是孩子们只专注于寻找这唯一的正解。我大学的学生们就是这样。当我尝试将世界无序的一面展示给他们时,有人总是问我“那正确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答题的时候应该写什么?”
为了跟得上21世纪的步伐,学校不要再要求孩子们找到“唯一正解”了,而应该告诉孩子们放弃已知,直面未知。他们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内心来拥抱未来出现的各种变化,而不是做无谓挣扎。
过去教育为你构筑的身份如同基深墙厚的石屋,而现在我们需要如同帐篷一般的身份,你可以轻松地折叠和移动。
07人类不一定会更幸福
随着老问题被攻破,新问题也会出现。
现在越来越多人身患老年痴呆症,就是因为他们的寿命越来越高。中世纪大部分人都英年早逝,所以这些老年病也罕见。相似地,中世纪食物也非常匮乏,所以饥饿是人类面临的第一大问题。但今天人类生产的食物多到连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肥胖问题都远大于饥馑。
我们可能也要面临新的健康问题,尤其是精神问题。由于生物技术赋予人类重新设计大脑和思想的能力,我们也许会因为无知而误用这种能力。
自然灾害方面,过去,人类可以操纵世界上除人类以外的动物、河流、森林等。但是因为我们对生态系统复杂性认识不够,我们常常滥用这些能力,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现在更面临生态崩塌的问题。
在21世纪,我们将学习如何操控包括我们在内的整个世界。我们将学习如何控制我们的大脑和思维。但是,因为我们不理解我们内部精神系统的复杂性,还是不可避免地误用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心理系统可能会失衡,我们也会面临精神系统崩溃的惨剧。
我们以后将掌握无穷的力量,但绝对不能保证我们以后会更幸福。现在的我们已经比以前厉害多了,我们的生活也的确比过去要更舒适,但是我们是否比祖先更快乐仍旧难以确定,将能量转化为幸福并非容易之事。
有一种观点认为幸福更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期望,而不是客观条件。但是,期望往往主动适应客观条件。当环境变好,欲望也会膨胀,所以就连巨大的条件改善也可能让我们像以前一样大失所望。
在更基本的层面上,人类对于快乐的基本反应不是满足,而是对于更多快乐的渴望。所以,无论我们取得怎样的成就,都可能会让我们变得更贪得无厌,而不是安于喜乐。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在成 功征服世界和获得巨大能量后,却没有成功地将其转化为幸福。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基本的心理模式,虽然在21世纪我们所拥有的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所向披靡,但我们终究还是郁郁寡欢。(转)
到时候估计自杀率会大大上升,人口急剧下降,最后机器人统治世界! 这都是出于幻想 失业不存在的除非ZF疯了以人为本不会变的 到时候回去种地不一样过么钟了5000年地有没啥啊
哈哈哈有意思 描述的很丰富 你想多了,2050人类消灭饥饿再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