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加工企业的自动化
什么是自动化,大概答案有许多种,也是因为行业不同而造成的。我今天主要想谈谈关于精密加工企业(主要是以棒材类零件为题)的自动化问题。
我国(除外资外)在九十年代加工棒材类零件的过程中,是处于资源浪费,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的状态。而且车床多半为普通车床或自动车床,数控车床少了有少。这在华北,东北和西北更加的普遍。在华南数控车床就比较发展快了,而华东发展也相对比较慢。
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也随着外资的进入,带来的先进加工理念,先进的加工设备。促成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大批购进数控车床来实现大批量的加工,这主要还是华南在这方面领先。而这些国内企业在购进数控车床的同时,没有考虑到数控车床要想实现大批量的加工(主要为加工棒材类零件为主题),需要配置自动上料的装置。
随着国内企业接触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知道了外资企业在加工棒材类零件时,数控车床后面需要配置一台自动棒材送料机,而纷纷引进这种加工方法。原来数控车床需要一台一人来操作,配置上送料机后,可以一人操作多台以上,大大降低了人工的成本。原来数控车床每加工完一根棒材需要人工去更换,配置上送料机后,可以实现自动更换,自动送料。
你是中意还是灌通的?这里面2个品牌的都有:funk: 照片质量挺高。:victory: 我弄不好 理念很好!这方面的技术我不太懂,但是我也是做技术的,相信我国很早很早就有了相关的技术而且还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觉得是国情,人多体制不健全!中国的技术人员地位不太高!希望这一点能够改善而不是改革。
我曾经发表过相关言论
“《【讨论兼共享】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加工必须解决的问题》【题记】对于数控机床,大家现在都有概念和认识。但是,好设备的辅助部分却没有许多人去注意。属于很不正常的现象。由此引起许多问题——装夹和上下料麻烦、辅助时间多、而真正切削时间了了、还对机床破坏等等。 有人说能够搞凸轮设计的如何如何。我持不同观点。机械设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广义的机器人。其应用于数控机床主要是上下料自动化装置。而这个东西却非常落后。我不得不说设备规划部门农民意识。”帖子链接:http://bbs.cmiw.cn/viewthread.php?tid=72014&page=1&fromuid=44890#pid304454 。 亮剑这个机器我克隆过:lol 但是我觉得生产这样的产品是相当的残忍的,会带来不少人又失业:'(
你不了解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和数控机床联动的,不存在装夹和上下料,基本不存在材料浪费,国内像青量等企业早就开始用了。
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大规模生产轴的究级。:lol 国际化
第一、这样的东西我见过而且体验过。很早就有的,即使非数控设备也经常采用类似的。比如制钉设备、铆钉机什么的。否则它如何做到200件/min呢?!基本属于小学的问题吧。
第二、这样的机器一点点也不残忍,我曾经发表过一个帖子《技术的进步会牺牲许多人的利益》就是这个意思。幽默大师卓别林形象的表示了工人阶级对于机器进步的憎恨,但是,机器还是在继续进步的。我们技术人只管技术进步,失业问题属于胡总他们的事情!!!
第三、你的认为(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大规模生产轴的究级)是错误的。应该分情况讲,对于阶梯轴而言,少无切削是最高境界。比如楔横扎工艺。对于螺栓类零件而言,连续带冲打设备是。 原帖由 亮剑 于 2008-5-31 01:31 发表 http://bbs.cmiw.cn/images/common/back.gif
国际化
第一、这样的东西我见过而且体验过。很早就有的,即使非数控设备也经常采用类似的。比如制钉设备、铆钉机什么的。否则它如何做到200件/min呢?!基本属于小学的问题吧。
第二、这样的机器一点点也不残忍,我 ...
服了,我不反击了:lol 打字累啊
我说说
社会总在进步当中,拿工业来说,从手工作坊到蒸汽机时代,再到机械化时代,再再到数控时代。拿送料机来说,配合数控车床(包括走心车床、刀塔车床、凸轮机)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加工成本的降低。
这些领域如:小型接插件、手机上的轴,手表里的小零件,化油器里的喷嘴、探针,汽车零部件,医疗骨科钉,渔具,化工,甚至到核工业等等。
说道机械设备,小到一颗螺母他的好坏都关系着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转。我们有一部分人在这方面重视的不够,好多人为它就是个附庸零件。
回复 2# 国际化 的帖子
国际化:您其实在2幅图片里只能看到冠通和FEDEK(飞达客),根本就看不到中意的。第一副图是冠通的,第二副图是飞达客的油膜机。另外现在大陆有4家送料机厂家在大陆有厂或者办事处销售。他们是育良精机(日本的,只在深圳生产一部分型号送料机,而且品质不如日本国内的好,全国没有售后据点);FEDEK(飞达客,现在公司名称改成艾恩司了,瑞士独资,6月1号刚建完新厂,全国有32个售后据点。与台湾冠通是同属瑞士艾恩司集团,冠通现在该成艾恩司台湾分公司);中意(意大利收购后的品牌,原来在苏州工业园有厂,后管理不善基本人员流失,也有到FEDEK的。现在在苏州吴江租了一个场地在维持生产,全国1个售后据点);普罗(原冠通技术部副经理自己出来后,用老婆的钱在台湾开了个小厂,主要是上海北滨,一林有部分车床配合,全国1个售后据点。)众多送料机厂家里,品质最好的是育良在日本生产的料机,可惜小日本卖的太贵,又没有售后据点。在深圳搞了厂后,品质下降一大截,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市场份额占5% 。
中意、普罗完全是靠价格混饭吃的,基本售后不管客户死活,2家的市场份额占10%
FDEEK虽然比不过育良日本国内生产的品质,但是在众多客户里品质和售后都是一流的,整个市场保有率在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