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深功 发表于 2018-1-11 08:26:54

制造业驻扎城市的坚持和反坚持

本帖最后由 面壁深功 于 2018-1-10 18:55 编辑

      城市的纹理变得细密化,制造业的空间日益狭窄,大型工业已不可能回归现有城市,新型工业空间即将出现。城市的发展是有模式的:大多数城市都围绕工业兴起,取得成功后,房价上涨,规模较大的工业生产活动被迫迁至城市边缘,而小作坊仍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题图为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绿色制造业企业)      但如果制造业彻底消失会怎样?如果伦敦房价持续高企,且继续奉行优先发展住房的城市规划,那么它会成为这方面的一个研究案例。尽管关于经济再平衡和出口价值的辞令颇为动听,但伦敦正在失去其工业基础设施。一份2015年提供给大伦敦政府(GLA)的报告发现,此前7年,伦敦共减少了600公顷的工业用地。      问题在于,城市如何既容纳多样化生产经济,又能满足对可负担住房的需求。“重中之重是规划,”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卡斯城市(Cass Cities)小组的负责人马克•布莱尔利(Mark Brearley)如是说。      “城市不可能像街角小店一样管理。这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经济,不去管它,是不可能一切运转正常的,需要干预来维持。我们要问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像伦敦、巴黎和纽约这样的城市,都有着细密的肌理。小型工业都藏身于一些交通不便之地:铁道边、屋后、或城郊的公共设施里。此外,棕地、大型码头和铁路站场,例如伦敦的码头区(Docklands)和国王十字火车站(King's Cross),以及纽约的哈德逊城市广场(Hudson Yards),都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首选目标。在城市的边角空间,这些小型工业——布莱尔利称之为“精巧的工业基础设施”——仍在坚持,但房产价值让这些恶劣的地点在开发商眼中都变得有吸引力起来。      布莱尔利教授表示,人们常常以为制造业都是大型企业,但伦敦只有福特(Ford)的员工数超过了1000人。大伦敦政府称,2016年辖区共有7420家雇有员工的制造企业,算上个体经营者共有24820家。其中,只有155家的雇员超过了100人。      这座城市中常常被忽视的工业开始消失时,受到的关注可比不上一座更显眼的钢厂或汽车厂消失时所受到的关注度。      一些城市成功实现了融合。瑞士城市巴塞尔(Basel)十分繁华,房价高企,但莱茵河两岸布满了大型制药公司。罗氏(Roche)和诺华(Novartis)就在一群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研发和生产。      根据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NYCEDC)的数据,纽约市在1950年尚有100万个制造业岗位,到2010年降至7.6万个。自上世纪90年代起,纽约市平均每年失去5000个制造岗位,但受小型时尚产品、精酿和专业食品生产商的推动,这一趋势逐渐平稳下来,2010年后略有回升。       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的战略投资部副总裁米克拉•夸特尔(Miquela Craytor)表示,城市可以设立一些项目,来鼓励融合。她以该公司的工业开发者基金(Industrial Developer Fund)为例。“这个项目协助开发工业建筑,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可负担的场所。      纽约市和费城都在各自广阔的海军造船厂辟出部分土地让予轻工业,以打造大规模的生产生态系统。      在德国,Gewerbehof(商业庭院)的复兴为小型工业提供了城市里的安身之所。这些建筑,无论是专门建造的,还是由以前的工厂改造而成,都有助于创建工业基础设施,帮助小企业发展和协作。其中,多特蒙德的联合商业庭院(Union Gewerbehof)起初是由擅自占据空置工厂空间的人创建,此后由市政府接管为公共机构。       房地产集团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的物流研究部门负责人凯文•穆菲德(Kevin Mofid)警告称,重大改变即将到来。“城市将必须加大现有工业用地的使用率。有可能出现多层仓储,可容纳分销中心和轻工业——这在新加坡和香港都已不是新鲜事。       工业变革、3D打印零部件、小批量生产、手工业,加之人们认识到大型工业已不可能回归现有西方城市,这一切都会带来新型工业空间,零售业、商业、住宅可以与制造业共存。       东伦敦贝思纳尔格林(Bethnal Green)的威恩纳大街(Vyner Street)曾经完全是工业区,但如今已“高雅化”,画廊、公寓和设计工作室遍布其中。但人们可以找到艺术品镶框和家具制造等作坊,为制造商和3D打印工作室提供廉价空间的Machines Room正蓬勃发展。      “床和棚,”穆菲德表示,“伴随着电动货车的出现以及噪音和污染消减,可能出现最大的改变。”他补充道,“垂直整合”将很重要,即在一家公司内兼有零售和分销。尽管3D打印并非量产,但它意味着制造环境可以清洁安静,这会让工业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城市工业用地从未受到如此大的压力,如今,各种新功用——例如上面说的分销中心,还有自助式仓储设施——正在占据剩余的少量空间。马克•吐温(Mark Twain)曾说过:“买地吧,因为它们不可再生。”问题已逐渐变成了,制造业该如何去买地?

所罗门_x 发表于 2018-1-11 09:07:02

员工少不代表企业规模下降,也行人家全部用上智能化生产呢,就像国企,人一大堆,产品出不了几个,常年还亏损!特斯拉的生产线用人就少,人家钱可没少赚!

老鹰 发表于 2018-1-11 09:29:00

阅读受益。包含了不少新观念。当今中国一线城市在驱离制造业,不应该粗暴进行,应该有一套先进的概念和指导思想。

面壁深功 发表于 2018-1-11 14:42:17

老鹰 发表于 2018-1-11 09:29
阅读受益。包含了不少新观念。当今中国一线城市在驱离制造业,不应该粗暴进行,应该有一套先进的概念和指导 ...

发达老牌国还有发展中国家富起来后的大量移民支撑,这么大好环境下尚且这样忧心重重,而我国的大城市排挤制造业的方式应该面临挑战不小。


韩寒11 发表于 2018-1-11 21:28:09

把制造业的地卖了,该做房地产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制造业驻扎城市的坚持和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