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6238 发表于 2008-4-26 07:25:04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一星”

北京时间二十五日二十三时三十五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一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二十五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天链一号○一星”准确进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也意味着,中国航天器开始拥有天上数据“中转站”。

  中继卫星享有“卫星的卫星”之誉,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极大提高各类卫星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数据实时下传,从而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赢得更多预警时间。

  “天链一号○一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采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通用平台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其发射成功填补了中国中继卫星领域的空白。专家称,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继卫星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承担此次发射任务,该火箭为新型三级液体推进剂火箭,捆绑有两个助推器,火箭全长约五十五米,起飞质量约三百四十三吨。这次发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首次航天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百零五次飞行。

  本次发射还是中国二○○八年首次航天发射、去年九月交付使用的“远望五号”航天远洋测量船首次出海执行测控任务、西昌发射场新改进的低温燃料加注设备和二号工位远距离测控发射模式首次执行任务等,集多个首次于一身的此次航天发射获得成功,表明新投入的一系列新型号新设备经受住考验,中国航天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

[ 本帖最后由 yuan6238 于 2008-4-26 07:26 编辑 ]

yuan6238 发表于 2008-4-26 07:29:10

天链一号○一星 介绍

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一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应急和管理能力又有新进步。

  天链一号○一星”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应用并会产生巨大效益:一是“远望”号测量船队加上十余个地面站,才能为“神舟”飞船提供百分之十二的测控覆盖率,而一颗中继卫星即可覆盖卫星或飞船百分之五十的飞行弧段,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使用效率都有质的提高。

  二是航天器在太空中出现故障,抢救时机往往以秒计,一旦错过就可能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随着中国卫星数量的增多,故障率不可避免要增加,而中继卫星投入应用后,将使航天器故障能够及早发现、尽早解决。

  三是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应用卫星获得的科学数据,要在卫星经过地面站上空时才能下传使用,如果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就会失掉最佳的应对处置时机。中继卫星则可使各类卫星实现数据实时下传、及时应用,堪称各类应用卫星的效能倍增器。

yuan6238 发表于 2008-4-26 07:32:04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由三级液体火箭捆绑2个助推器组成,这种独特的“非全对称”火箭在“长征”系列里是唯一的。为此,设计人员突破了“三通道交联结耦”等关键技术,通过电脑合成控制发动机喷管的摆动,从而确保火箭飞行稳定,首飞成功充分验证了设计的正确。

    长征三号丙运载能力为2600-3800公斤,介于2600公斤的长征三号甲和5100公斤的长征三号乙之间。它的投入使用,填补了中国高轨道运载能力的一个空白,真正形成火箭运载能力系列化。

  世界各国对高轨道卫星的发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3000公斤左右的卫星运载需求比较大,加之长征三号丙可以提供更便宜的发射服务,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有一定前景。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于1986年立项研制,主要任务是发射东方红三号卫星。当时设计了三种型号,出于模块化和通用化考虑,长征三号甲是单枚三级火箭,捆绑4个助推器就成了长征三号乙,捆绑2个助推器就是长征三号丙。

 至今为止,甲、乙两种型号分别发射了包括嫦娥一号、尼日利亚通信卫星等20余颗国内外卫星。由于2600-3800公斤范围内运载需求一直不明确,长征三号丙2003年才完成总体设计。

天气 发表于 2008-4-26 08:34:50

热烈祝贺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航天事业上又进了一个台阶!:victory:

蓝梦 发表于 2008-4-26 09:16:40

祝祖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

yuan6238 发表于 2008-4-26 09:37:03

纪念首日封

强大的祖国是我们自信的保证!

yuan6238 发表于 2008-4-26 20:15:41

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已经进入发射前最后的调试阶段,卫星预计将于今年5月底发射升空。

  风云三号卫星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除了为北京奥运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外,其发射升空还将使我国首次实现全球、全天候的气象探测,并能准确预测未来10到15天的中长期天气,降低极端灾害天气带来的影响。

  “风云兄弟”携手服务奥运

  据了解,风云三号成功发射之后,将接替目前已经超期服役的风云一号D星,和风云二号卫星一起为奥运会乃至世博会的气象监测服务。

  昨日下午,风云三号总指挥高火山告诉记者,和风云二号卫星不同,风云三号是极轨气象卫星,它每天沿着地球经线,绕行地球14圈,到中国上空两次。他说:“如果说风云二号是静止地、平面地、微观地观测中国和周边地区气象的话,那么风云三号就是运动地、立体地、宏观地进行全球气象观测,两颗星‘动静结合’,使我国的气象观测从以地面为基础迈向以空间为基础。”

  风云三号携带更尖端设备

  在谈到风云三号时,风云三号总指挥高火山的言谈中充满了自豪。他向记者介绍说:“风云三号装载有多种高性能探测仪器,与美国、欧洲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高火山透露说,风云三号上共装载了12个有效载荷,这在国内卫星上还没有过,在国际上也不多见;卫星上还有20台单机和35个转动部件,这也增加了卫星的稳定运行的难度。另外,风云三号的最高空间分辨率能达到250米,和风云一号相比,观测分辨率提高了4倍,发送回地面的观测信息量则提高了16倍。

  “从功能上说,风云三号卫星更为全面。”高火山说,风云一号只能覆盖从可见光、红外谱段,在一些天候条件下,无法提供准确气象信息。而风云三号的观测谱段从真空紫外、紫外、可见光、红外一直到微波频段,几乎覆盖了整个遥感谱段,因此能实现全天候、全天时观测。

  可提前2周预报灾害天气

  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发生大范围持续雨雪灾害天气。

  气象专家分析说,这次持续雨雪天气之所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目前我国卫星对气象的预报周期较短有一定关系。

  高火山告诉记者,风云三号成功发射运行后,将可以弥补第一代气象对多种要素定量探测能力的不足,不仅可以实现10到15天的中长期天气预报,还将提供全球的温度、湿度、云雾等气象参数,并监测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为航空、航海等部门提供全球任意地区的气象信息,降低极端灾害天气带来的影响。

  能满足奥运会时苛刻要求

  “奥运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很高。”昨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奥运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奥运会各项相关活动,如火炬接力、开幕式、赛事、运动员一系列活动,包括交通、旅游、观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比现有气象业务范围和支撑能力要高的要求。“比如,平时的天气预报,一天只要发布两次未来12小时的天气情况就可以了。但在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要求必须每天四次滚动发布各赛场的多种气象要素,每隔3小时发布一次。这就对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降雨、温度、风速等常规指标外,还要定点、定时并定量地预报特定场馆的气压、湿度、风向以及空气质量等指标。”“为了满足奥运会对气象的高要求,气象部门已经建起一套立体式、全天候气象探测系统,包括高空探测系统以及北京市地面上的100多个自动气象站等。风云三号发射升空后,将使这个系统‘如虎添翼’。”该负责人说。

[ 本帖最后由 yuan6238 于 2008-4-26 20:17 编辑 ]

yuan6238 发表于 2008-4-28 20:43:19

天链一号01星

好一颗星啊!越多越好!身为中国人有福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