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 发表于 2017-2-24 10:47:02

一个地方,口音越多就越发达

今早温州下起了小雨,后来还夹着雪花。走在路上,满眼绿色,心旷神怡。突然想起刚才小公交车上女售票员,居然是这里很少听到的东北口音。。。

温州这个地方,外地人大概要占到一半。安徽人最多,然后河南、江西、湖北等地也不少。三轮车夫以河南和皖北最多。但我头一次在此听到东北口音。东北在衰落中,技术人员离开了,劳动力也开始出走。而从清末民国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大量移民往东北跑,各种口音的人聚集在东北。我在哈工大念书的时候,听到见到很多东北人都是祖辈或父辈才到东北去的。现在好了,他们的后代又带着东北口音跑回了关内。

几十年前,温州这里恐怕连一个外地口音的人都没有,因为太落后了,大家都往外跑。有山有海就是没有田,而农业时代就靠土地为生,政策又把所有人都捆得死死的,连打渔都是集体来做。于是,人都没有了活路。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温州人最早完成了原始积累,办起了工厂,吸引大量外地人来打工,满大街各种口音。可是,令我纳闷的是这里居然没有几个福建人。温州紧挨着福建北部,历史文化上的联系也很多,地理民风很相似。我的印象里,福建山区是很穷的。这么近,高铁和长途汽车都很方便的,山民为什么不来温州打工呢?于是我想到,福建可能已经发达了,不需要来温州谋生了。应该是闽南金三角厦漳泉一带发展得不错,吸引了福建省内的人,也就不需要北上温州了。前几天看到全国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福建果然已很先进,紧排在浙江江苏之后。

现在,东北地区不再有外地口音,西北估计也只有鼻音很重的西北口音,不会有吴侬软语,更不会有大唐帝国时期的万国腔。现在的美国,全世界的口音都有。
看到叶檀写了一个中国最有希望的十大城市,东北和西北一个也没有,因为市场化失败了。

各位社友,你要到人流活跃的地方,这里有各种口音的人士,有新思维,有财富。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必须出来走走。然后,才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到你满是乡音的故乡。







freedom3936 发表于 2017-2-24 10:52:46

有沙县不?千里香馄饨呢?
小区里有小卖部不?

哪些基本就是福建人

Adobλ 发表于 2017-2-24 11:19:42

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鸭血粉丝,东北饺子馆,重庆小面,闽南肠粉,潮汕砂锅粥,川菜馆,(各地)小笼包,杂粮煎饼,肉夹馍,台湾香肠,土耳其冰淇淋
还有没有补充的,但凡城市有个汇聚世界各地小吃的美食街,那都是发达地区。

面壁深功 发表于 2017-2-24 12:21:21

三个原因吧,
一个是历史,人杂神筋活跃,久而久之脑子就好使,并遗传下来。
另一个,现实,人往高处走。
第三。易脱俗,生活也就简单轻松,工作时间精力也相应多了。

xiaobing86203 发表于 2017-2-24 13:50:26

温州实体经济不都已经成空壳了吗,咋还有这么多务工者。

老鹰 发表于 2017-2-24 13:58:02

xiaobing86203 发表于 2017-2-24 13:50
温州实体经济不都已经成空壳了吗,咋还有这么多务工者。

作坊、低端的工业肯定不行,但温州还是有一些不错的企业,如乐清的电气。

xiaobing86203 发表于 2017-2-24 14:04:09

老鹰 发表于 2017-2-24 13:58
作坊、低端的工业肯定不行,但温州还是有一些不错的企业,如乐清的电气。
哦哦,对得,乐清电气确实质量过硬,我用过他们的电磁阀,能管好几年。

随风漂泊 发表于 2017-2-24 15:19:20

到青岛走走,特别是黄岛,东北人占了多数。东莞也是外地人口多,每到过年就成了空城。在外漂泊除了挣钱之外,关键是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那将是自己一生宝贵的财富。等你老了,走不动了,回到家乡,每每会想起在外闯荡的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老鹰 发表于 2017-2-24 15:25:23

随风漂泊 发表于 2017-2-24 15:19
到青岛走走,特别是黄岛,东北人占了多数。东莞也是外地人口多,每到过年就成了空城。在外漂泊除了挣钱之外 ...

青岛和黄岛的东北人可能祖籍都是山东。

lgliang_429 发表于 2017-2-24 16:16:45

只是说明当前的人口流动性大而已。按最后发达而言,会趋向普通话。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地方,口音越多就越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