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6-4-1 05:26:32

哈哈,原始数据测量有误差,后面都是对的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6-4-1 05:26:41

哈哈,原始数据测量有误差,后面都是对的

逛逛论坛 发表于 2016-4-1 14:51:56

本帖最后由 逛逛论坛 于 2016-4-1 21:47 编辑

pacelife 发表于 2016-3-31 17:43 http://www.cmiw.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侠好像是用水平仪来测直线度的,两端调零,看中间曲线 ,其实这种测法并不合理,现在的机床早就用最小二 ...

二十万到四十万的测量工具都玩过,水平仪只是个基础知识,再说一遍,一个平尺,一只千分表是不说明问题的。
说句我自己的认知,一个测量者,没有对水平仪有深刻的理解,很难玩好那些高档的测量仪器的。想想导轨误差的本质
是什么就好了。
一个扭曲,就忙死那些激光测量仪的厂家了。
讨论而已,我不是只会一个水平仪两头调平的人。
水平仪坐标璇转法,百度一下吧。

pacelife 发表于 2016-4-1 17:29:22

逛逛论坛 发表于 2016-4-1 14: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十万到四十万的测量工具都玩过,水平仪只是个基础知识,再说一遍,一个平尺,一只千分表是不说明问题 ...

导轨问题确实非常复杂,以后还要多向大侠请教

however1241 发表于 2016-4-1 18:17:40

精华帖都是06年的帖子啊。真经典。

pacelife 发表于 2016-4-9 23:26:51

本帖最后由 pacelife 于 2016-4-9 23:30 编辑

继续来更新一下帖子吧,就如前面有大侠提过的,导轨问题非常复杂,该处直线度误差来源不仅仅是单根导轨的形状误差,还有前后导轨的扭曲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后者的影响是随机的,并不会对系统误差的分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我也分析了导轨面的三坐标数据。但是之前我考虑的还是过于简单,导轨面在整个行程范围内的变形并不是简单的中凹,而是具有一定的波动,具体形状如下(当然这是部分推理的结果,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有限元验证),为了减小加工的难度,补偿的方程主要针对中间,而两端并未做补偿,这会对直线度产生影响:



现在两台样机的结果已经出来了,为了便于比较,我把未做中凸的机床数据贴出来,方便对比:

下面是中凸的两台样机的结果:

可以看出,中凸的机床明显消除了导轨面中间部分系统性的误差,点的位置变得随机起来,而直线度也有很大的提升:分别为5.9微米和5微米,第一台在后面产生了较大的波动,经三坐标分析是因为两个导轨面高低差过大产生的影响,而第二台两端曲线的凸起基本上反映了未经补偿的导轨面在重力作用下的轻微变形,但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所以暂时不会对其进行处理,这两台的结果和之前几台的对比基本上可以证明本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当然我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会有大概10套左右的数据样本作为下结论的依据)

狼术 发表于 2016-8-19 13:27:10

学习 保持关注

dyq711 发表于 2016-8-22 22:48:43

真心的不错

dyq711 发表于 2016-8-25 22:48:15

完全可以发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了

bzq596615861 发表于 2016-12-23 20:07:47

有点深,被精细的数据唬住了,最后还是看到机型才明白。这东西跟龙门的横梁一个意思,关键还是刚性,国产的刚性还是不行,龙门都是跨度2米以上的这下垂不是一点半点,我们的解决办法也是加工!为了防止铸件形变,采集数据人为的让铸件上凸。就像逛逛大侠说的几点滑块的跨距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做法有缺陷,而且缺陷不小。还有温度误差,光冬天和夏天这个概念完全不一样,还有热变形量。我们2米的跨度都能保持在0.01左右,你这是有点大。三轴的龙门可没系统给你补偿。真希望跟有这方面经验的探讨学习。不知道国外的机床是不是有这麻烦。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某机床直线度的评定及其机械补偿方法的研究(个人原创,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