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针对任何人,与你纠结的问题也没有太大关联,你不要想多了,哈哈。
至于本贴内容,本人不做任何评价,也不会浪费时间去评判是非。 读了一下请问你建的动系是哪个?是行星轮上的那个吗? 其实楼主的观点也没错,错就错在书本上写了这么一句话“前置假设,刚体的平面运动分解成一个绕基点的旋转和基点的一个平移”。这句话与自转的定义有冲突,因为按照那句话,凡是涉及基点运动的都应该归类为平移,去除了平移后的运动才能被认为是旋转。而自转的定义来源于星系,没有这样的分解,这就是大家各执己见的原因。楼主选择了用那个前置假设来理解自转,而博士选择了用星系自转来理解自转。你们都可以思考下到底谁对了呢 学习 本帖最后由 wrzshud 于 2016-2-2 21:25 编辑
提醒楼主:关于第一条,你看清楚原帖的红字再作结论。
原帖基于“平面”,你这帖是“曲线”。
不要激动。 本帖最后由 在阳光中zp 于 2016-2-2 21:26 编辑
冒着被喷的危险回答,
楼主文章中的几个地方有问题:
首先,对于问题1当中,
,
不知楼主红线部分写的是要表达什么,但是我记得在西工大的教材中明确提到了行星轮与太阳轮,行星架之间的传动比,比如书中举过马铃薯挖掘机的行星轮系。
然后,对楼主所建立的第一个动系不解,不知建立的动系原因是什么?
按照齿轮坐标变换的方法,动坐标系O2应该与小齿轮固连,并应该与小齿轮一同转动,但楼主所建坐标系不与小齿轮一同转动
根据楼主的计算分析,这个动系是建立在行星架上,并且将其平移到了小齿轮轴心
而且楼主设小齿轮在动系下为ω2,则这个ω2与下一个模型中的ω2在绝对坐标系的大小不等!
所以得出的结论与下一个不同是很正常的.
最后,楼主在建立所谓 “纠缠坐标系”,在这部分过程中的计算过程有错误,
点B在绝对坐标系的速度V(B)=0;这个没问题
点B在相对速度为V(BO2)=r*ω2,
点B的牵连速度的大小没问题,但是写的不对,
此模型下的牵连点为O2点,所以牵连速度为V(O2)=(r+R)*ω1,
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速度 这是一个矢量式
牵连速度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是反向的,故得 ω2= 3ω1,而不是 ω2= -3 ω1。
海鹏大侠,等后续你把坐标变换表达式在写下来,结论就很明确了。绕定轴线的转动和坐标系相对一个坐标系的移动(所说的纠缠坐标系)有人就很难变换理解。齿轮几何学开篇讲的就是坐标变换,否则后面齿轮原理就学不不通了。俺也认为第一个问题不成立。 刚看了另一个贴,好热闹 海鹏大侠,其实刘博士和LIAOYAO大侠都很明白分歧点在哪!他们都是把行星架的一圈转动导致行星轮相对于太阳轮自转的一圈也算在三圈里了,但这个相对的自转和行星轮绕自己轴心的自转不一样,到底那个相对的一圈自转算不算在三圈里?他们是以太阳轮的圆心为参考,而咱们是以行星的圆心为参考的,双方不把行星轮自转到底以哪个点为参考统一了,永远说不明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