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方案惠及循环再生经济
21日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明确了对循环再生经济的优惠:“建立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相关原材料消耗企业要使用一定比例的资源再生产品。完善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利好”呢?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出台,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国家层面上肯定了再生行业的存在必要,并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快再生循环产业的发展。此份大礼,对再生塑料产业冲出2015废塑料行业大变局,是极大的推动。
在本方案中的第五条<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中第二十六条:
“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制度。建立健全资源产出率统计体系。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等责任。建立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实现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目录,对复合包装物、电池、农膜等低值废弃物实行强制回收。加快制定资源分类回收利用标准。建立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相关原材料消耗企业要使用一定比例的资源再生产品。完善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落实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制定循环经济技术目录,实行政府优先采购、贷款贴息等政策。”
从这段内容中,不难看出政府的态度,对于再生塑料产业,绝对是大大的利好,也势必给现下处于行业低谷的企业带来转折。
一起来细细研读这个条例:
——“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中包含了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目录,对复合包装物、电池、农膜等低值废弃物实行强制回收。加快制定资源分类回收利用标准。”
这些内容一旦被执行,对于环境的益处就不用多说了,而对我们废塑料行业而言,意味着的是市场的空间:“加快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的强制回收”意味着很大一批的塑料制品将被必须回收,而强制分类回收势必要降低很大的回收成本,这样我们废塑料生产商所能获得的益处就是十分巨大的。
——“建立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相关原材料消耗企业要使用一定比例的资源再生产品。完善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
对于这一点,再一次明确了再生塑料产业的发展空间。西方其它国家都会有明文规定回收料在制品中的比例,而中国政府,却迟迟也没有相关的规定。现在,形势改观了,从政府政策层面规定再生料在制品中的应用,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以后的塑料制品就必须有回收塑料的比例,显然,再生塑料市场的空间大了。
另外一方面,这样一来可以改变民众对于再生塑料的认识,接受再生塑料,认可塑料再生产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潜能,这才是真正符合“生态文明”的建设呀。
塑料再生企业可以在国家政策的明文规定和民众认识的改善中,从经济利益层面和社会地位方面,实现名利双收。
——“落实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制定循环经济技术目录,实行政府优先采购、贷款贴息等政策。”
循环再生企业终于可以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了,在目前行业备受挤压,被各种税款压缩盈利空间的情况下,这个对再生资源行业的融资和扶植政策实在是鼓舞人心。
最近关于洋垃圾在中国重生的新闻频频被报道出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当下,在国家环保政策大力弘扬的环境下,“洋垃圾”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国民的热烈讨论。为何“洋垃圾”可以在中国大行其道?
首先,它是打着“废塑料回收”的名义进入中国的。我国的塑料原料物物资匮乏,决定了我国需从国外进口废塑料的局势。
第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民逐渐的富起来了,内需也在不断地增加。虽然当下我国塑料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其产出还是与国民需求所不匹配的,不能够完全的满足当下国民对于塑料制品的需求。所以需要进行海外废旧塑料的回收。
第三,当下我国关于资源回收利用的体系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够对当下国内的塑料资源进行有效的回收。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进行资源的回收,但是当下一方面国家层面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出台,另一方面,居民对于塑料的回收意识也丞待加强。
所以,进行海外废旧塑料的回收对于当下我国的国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可是“洋垃圾”在中国的出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社会问题,刻不容缓,丞待解决。那么应该如何解决“洋垃圾”进入国门的状况呢?
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法规,还有就是海关人员的严查防控;另一方面则需要从事海外废塑料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的意识觉醒,加强其职业道德的规范。
“洋垃圾”与“废塑料回收”的碰撞,为我们揭示了当下中国关于循环经济推行的一些问题,为我国资源回收体制的建立指出了一个突破口,也给我们发出了一个警醒,深思循环经济应该如何更加深入的贯彻于落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