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扁斫(zhuo)轮的故事
原文: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方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问。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臣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白话: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如果中国的机械行业只能停留在言传阶段,那它与传统手工艺没什么区别,活该消失。 轮扁差点就提前数千年发表十二字真言: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lol:lol:lol 动静之机 发表于 2014-11-29 10: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轮扁差点就提前数千年发表十二字真言:
间隙配合
“……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
滑动轴承与轴之间,如果采用大间隙配合,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如果采用过盈配合,就会滞涩而难以进入。而采用精密小间隙,效果会好得多。得到精密小间隙的方法,只在制造者手上,与心中,外人很难体会得到,也是难以通过口授而学会的。要不怎么会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说法呢。
那些以为得到了师父真传,就从此不用刻苦锻炼的想法,实在是很可笑。遇到好师父,不会减轻你的辛苦,只是让你少做无用功而已。少做无用功,那么就都是有用功了,实实在在的有用功,就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古代与现代,有些情况下,言辞虽不同,但背后的含义却是相同的。
呵呵,不知道大规模的零件生产,是靠什么来保证加工精度的 据说秦国的车轮里面已经有涂动物油脂的“轴承”了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4-11-29 13: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不知道大规模的零件生产,是靠什么来保证加工精度的
也是靠手。:lol
楼主是个爱读书的人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看到了不是配合或者互换性,而是看到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首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人之糟粕已夫”这是轮扁的的看法,那么你还要完完全全相信书中的东西,赵括、马谡就是例子啊,我觉得书中所言要自己懂得去辨析,去验证,才能活学活用。不记得那个人说了,要带着质疑的态度去读书。
其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好多东西,真的需要有相同思维方式的人才能领悟,所以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才能成为千古佳话。在篮球场上、在项目讨论会上、在商场里与球友、与同事、与妻子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最后,书中东西固然是前人留下来的经验、教训,但是诚如扁轮所言好多还没有留下来,就要求后人重新实践之,论坛上已经有大侠们的:工程师要多到现场的的高论了。
最后,中国的古文,都是浓缩过的,因此好多技术、技巧也因此需要后人从新走弯路去揣摩总结。但是另一面,这些浓缩的也确实是精华,俩三千年的古文,现在大声朗读起来还能朗朗上口,其平仄、其节奏真的完美,而且叙事条理清楚,讲道理通俗易懂。真的是宝贵财产啊。 关键就是没有量化,不能量化,所以“有数存焉于其”而不可名也,所谓道可道,不可名。技术手段无法测量,就没办法把道理说清楚。
其实古代人很注重“象”、“数”和“理”,但是古人将“术”视为低微的东西,高人不屑于的,缺乏“术”后,象无法用数来描述,理也就是空洞之理,数只能像易经八卦一样玄之又玄外人无法窥知其精妙。 机械这东西,就是象数理的综合体,有其形,有其理,有其数学关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