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发动机是何物?
凤凰网有新闻说黑鸟侦察机,原链接在此:http://news.ifeng.com/a/20141114/42474807_0.shtml
有网友这么说:
要弄懂黑鸟为什么打不下来你们去了解下冲压发动机就了解为什么打不下来了。
冲压发动机也被称为永动发动机,就是让飞机飞到一定的速度开启冲压发动机,该发动机利用速度吸入空气,燃烧空气中的可燃烧气体飞行。达到不断的加速,非得越快吸入的空气越多爆发的速度越快,理论速度可以达到32倍音速。只需要一个小油箱用来起飞加速和降落时用一下燃料其它时候是不需要燃料降低了机身重量。
黑鸟保持的的记录是3倍音速(不是黑鸟超过不了这个速度是飞行员承受不了更高的速度),现在最快的导弹是2.5倍音速。现在也有冲压发动机的导弹但是冲压发动机的导弹也需要一定时间加速才能追的上黑鸟但是等你加速完毕人家早跑了。
该机是美苏对抗的产物当苏联解体后该机就停飞了。黑鸟其实不是美国当时对冲压发动机的最终产物,真正的魔鬼级别的冲压发动机飞行器是一艘搭载微型核反应堆加冲压发动机号称可以永不落地的超高速飞行器,当该飞行器完成百分之60的时候苏联解体该计划取消。
燃烧空气中可燃气体?太夸张了吧,是什么原理呢
有大婶了解黑鸟的吗?聊聊让大家长长见识吧?
搜狗百科冲压发动机如下:
这种发动机压缩空气的方法,是靠飞行器高速飞行时的相对气流进入发动机进气道中减速,将动能转变成压力能(例如进气速度为3倍音速时,理论上可使空气压力提高37倍)。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时,高速气流迎面向发动机吹来,在进气道内扩张减速,气压和温度升高后进入燃烧室与燃油(一般为煤油)混合燃烧,将温度提高到2000一2200℃甚至更高,高温燃气随后经推进喷管膨胀加速,由喷口高速排出而产生推力。冲压发动机的推力与进气速度有关,如进气速度为3倍音速时,在地面产生的静推力可以超过200千牛。
没说不要燃料,也没说能达到32倍音速啊? 学一下V1火箭,就全了解了,
核心问题在于连续燃烧与控制,
根本问题在于你如何发动它,这俩问题解决了,就都解决了,米国是当今最高水平,其最后一个技术问题就是连续燃烧,现在尚有问题,最新试验依然有‘断火问题’ 俺很纳闷,这得是意淫到什么程度才能有这种言论。
首先不说黑鸟用的是什么发动机,但就冲压来说,冲压发动机本身就没法从静止启动。只能借助起始高速度才能完成持续运转。同时,俺也从来没听说过冲压发动机可以永动的。。。。。欧的神啊。
黑鸟的发动机是J-58,是唯一可以持续使用加力燃烧室的军用发动机。J-58其实是一款内嵌涡喷发动机并且根据飞行速度整流的混合发动机。中低速段内,涡喷发动机工作,同时通过加力燃烧室提高效率。当速度达到3马赫时,涡喷彻底停止,只依靠冲压发动机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直接在加力燃烧室混合注入的燃油工作。所以,不用考虑什么32马赫,能在3马赫速度下保证涡喷扇叶不损坏就已经很奇迹了。32?洗洗睡吧。
附个J58的工作图。
不过说实话,老米66年就服役了这种东西,实在是不得不佩服其工业水平。哈哈 本帖最后由 niufang2 于 2014-11-15 14:43 编辑
我们正在研发的远程空空导弹就是用冲压发动机的,
我分析下引进苏35的长短,
首先它的无源相控阵雷达,虽有独到突破,但我们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超过俄罗斯了,理论上有源相控阵雷达比无源强,所以他的雷达没意义,
其次矢量发动机,主要用在隐形机间的近距格斗上,苏35不是隐形机,对三代机之间中距格斗意义不大,我们歼20由于独到设计,大机动不需要矢量发动机,歼31是低价位4代机,和f35一样不用矢量发动机
正真拿现钞的是它配送的冲压发动机的远程导弹,有了它就可以在三代机间占压倒优势,对我们的研发是有帮助的
由于以上原因,可以明白我们不急于要苏35,买了也不亏,5000多万一架,真的不贵
还有一大好处就是,俄罗斯只采购了48架,为了降低它单机成本,我们采购24架,也有朋友间合作的意义,
哈哈,没想到一会功夫把大婶都勾引过来了,还说的这么热闹。
感谢零翼大侠还帮我贴了图,可惜我太业余看不懂。
刚才百科了一下,黑鸟和U2老美的技术确实是太超前了,不过也太昂贵了。
记得,中国也打下过U2,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是,陈毅当年回答记者问时,说是用竹竿捅下来的。
另外998大侠你说的"锁眼",是锁眼卫星吧,搜狗百科里说,锁眼有软肋:
在《军事在线》节目中,我们有请军事专家李莉博士来为大家讲解有关太空卫星的故事。
李莉博士说,美国照相侦察卫星系列中被称为“锁眼”的 K H-11、 K H-12是当今世界比较先进的照相侦察卫星。它们在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大出风头,为美军赢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锁眼”系列虽然有着超强的夜视、变轨、情报获取、处理以及高分辨率等优长,但它自身仍有无法遮掩的“软肋”。
首先是视野狭窄。“锁眼”卫星每天飞行至某一特定地区上空只能1~2次,只要根据卫星运行周期计算出过顶时间,在卫星过顶前的十几分钟,将目标隐藏起来,那么,“ 锁眼”再先进,也只能是“目中无物”。况且,卫星只能看到星下点附近的目标,离星下点较远的目标就无法看到了。1999年,美国“锁眼”卫星一直瞪大眼睛瞄着印度的核试验。可是,印度准确地判定了“锁眼”的过顶时间,充分利用“ 锁眼”的上述缺点,按部就班地进行了自己的核试验,成功地躲过了“锁眼”的侦察,使美军的“锁眼”走了一次“麦城”。
其次是识真辨假能力有限。 K H-12侦察卫星,尽管地面分辨率达到了100毫米,但这只能说明地面上的目标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是一个点而已。若想真正辨清目标的外形特征、大小尺寸,还必须再大一些,理论上需要地面分辨率的5~6倍。另外,照相侦察卫星是利用目标反射的可见光进行工作的,也就是说卫星与目标之间保持良好的可见光传输道,卫星才能发挥高分辨率的优势。否则,若目标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或受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等影响,如目标上空出现烟、雾、雨、雪及尘埃等,其实际的地面分辨率就会大打折扣。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伊军和南军都曾通过施放烟雾和尘埃来掩护己方的军事行动和重要军事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三是易被反卫星武器攻击。“锁眼”系列卫星近地点265公里,远地点650 公里,重13.5~18吨,这就决定了“锁眼”存在身躯庞大、近地点过低、按一定轨道作机械运动等弱点,一旦被反卫星导弹或陆基反卫星武器瞄上,就在劫难逃。如1975年10月18日,美国的一颗预警卫星在规定的太空轨道上,悄悄地掠过苏联西伯利亚上空,准备对苏联科拉半岛及摩尔曼斯克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侦察探视。正当预警卫星飞临摩尔曼斯克上空像往常例行公事似地“透视”苏联制造潜艇的船坞时,突然,一柱强烈的光束从地面直刺卫星,其速度之快让预警卫星根本无法躲避。眨眼间,预警卫星的“眼睛”就被弄瞎了,晃晃悠悠地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一个月后,美国的另外两颗价值几百万美元的侦察卫星经过苏联上空时,也没逃脱前者所遭厄运,同样变成了空中垃圾。
这也许是U2计划一直到2015全部退役的原因吧。
这些技术太超前了,不好理解。
美国确实很厉害,没人不服,从这次北京会议就看的出来。 前面零侠的图片有点高深,哈哈,我下面贴个白话点的链接。。。
http://zh.wikipedia.org/wiki/SR-71黑鳥式偵察機 这个帖子读到这里又想起了论坛曾经的一位大侠归隐的SR71.。。。哈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