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与意大利企业合资的全过程
本帖最后由 zhuxiaohua 于 2013-9-28 09:35 编辑我看了网上一篇文章后,我只能把自己看到的体会到的一个真实实例描述出来,希望大家讨论:
1.我以前的一家企业需要用到了低速大扭矩的液压马达,大概每个月用到3000台左右吧。
2.通过大老板,找一家意大利企业合资,当时情况下去,这家外资企业马达是用到军工潜艇螺旋桨和锚机上面的。
3.成功合资是经过双方多次谈判,意大利出图纸和技术,派了两个技术人员;93年初中方出了500多万美金买了十几台马扎克的卧式加工中心和数控车铣机床,其它车,铣、磨、设备本来中方都有,测试设备自己按照外方图纸自己制作;其它工艺(热处理、铸造、锻造等)都是外协加工。工人和厂房也是中方出的,当时全厂人员共计90人左右。中方控股51%。
4,经过第二年,生产产值6000多万人民币,到了第三年开始外销,供不应求。
5.经过几年赚钱后。中方二代接手,踢走老外后,管理一片混乱,产品质量直线下降,外销客户全部走掉。自己用的那部分也是出货之前向求火一样,修修补补;去年产值不到3500万。现在的产品为了降成本,换掉轴承、螺钉、喷涂、铸件、锻件等供应商,靠供应自己主机厂,勉强活着。
6.现在意大利本土企业让美国parke公司控股了。
中国的各种坑爹的二代啊! 这个简直就是大部分国内以前的合资厂的最终情况啊~~~也不能怪人家二代~~小时候没吃过苦,都是书本上学的,管理什么的很需要水平的! 二代接手,难道一代没有扶一把,就让二代瞎整?
一般有眼力的一代多让二代多去洋国接受教育哪,理论上理念多要前一点。难道又是一个外出镀层仿金的?
还是一个纨绔子弟式的二代。这种二代还是不要让他接手企业经营为好。
可惜国内有多少一代是这种思路。 哎好好地就给毁了 很正常,因为无知,不了解世界,再加上无谓的傲慢,以为‘没有洋人怎么样’,就是这个结局,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懒得不思进取与投机取巧,这些东西都凑齐了,必死无疑, 管理还是不行的,国内挺多糊弄过日子的 大致是以下思路:
1撤掉外资还算合资吗(不考虑老板整个外籍护照的情况)
2既然不是合资你凭什么这么贵?
3虽然便宜了但我还要赚以前那么多甚至更多,所以就对内降要求对供应商降价格
4质量降这么多那价格就更不能只降一点了
于是恶性循环出现现。
买的人的思路是:老外可以贵,国产不能贵
做的人的思路是:老外管的时候固执不灵活,但没办法,他是老外,得听他的。自己管的时候,天哪,你是火星来的?不知道中国特色?差不多就行,报废的可是钱啊,做的人不在乎,管的人心疼钱(有的是必须控成本,否则没法保证足够的利润)
道理大家都懂,真正做起来,不是力不从心了就是从“善”如流,或者就直接呵呵了
不知是该说我们的奴性还是我们的丑陋性,反正当前太多的抱负没用,做好眼前事,别钻牛角,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才是正途。 合资合作不但要学形式还有要学技术和管理。 可惜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