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的太阳 发表于 2013-8-27 14:35:53

滚动轴承的内圈为什么是基孔制?

如题,话说滚动轴承的内圈是基孔制,实际上内圈是上偏差为零,,而基孔制是下偏差为零,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是不是基孔制的下偏差不一定是零?

2266998 发表于 2013-8-27 14:41:00

追根溯源,德国人早年这么规定的,主要是便于生产过程的检验,谈不上有啥理论依据,算是一种数理统计的东西,

狂欢的太阳 发表于 2013-8-27 14:52:47

2266998 发表于 2013-8-27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追根溯源,德国人早年这么规定的,主要是便于生产过程的检验,谈不上有啥理论依据,算是一种数理统计的东西 ...

谢谢回,我的意思是说内圈是基孔制但上偏为0,而通常基孔制是下偏差为0.
这是怎么回事?

WUHANLIST 发表于 2013-8-27 14:57:51

应当这样理解,轴承是标准件,与之配合的轴采用基孔制配合,而不是关注轴承孔的上偏差为0。

狂欢的太阳 发表于 2013-8-27 15:18:37

WUHANLIST 发表于 2013-8-27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当这样理解,轴承是标准件,与之配合的轴采用基孔制配合,而不是关注轴承孔的上偏差为0。

谢谢回答 说得对也就是就基孔制与孔的上下偏差没有关系?

昨日明月 发表于 2013-8-27 15:28:05

考虑配合的特殊需要,一般大多数情况下轴承的内圈与轴承配合一般是随轴一起转动,为了防止他们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导致结合面的磨损,最好轴承内圈与轴承配合具有过盈,但是由于内圈很薄,容易弹性变形胀大,如果过盈量大就会胀大,并且内圈用了一段时间要更换,因此配合的过盈量不能过大,如何轴承的内圈的公差带与一般的基孔制分布在零线上侧的话,采用公差与配合标准的过盈配合的话,过盈量太大,如果改用过渡配合的话,又容易产生间隙,产生间隙容易磨损,如果采用非标准配合,又违反了互换性的原则。所以规定滚动轴承内圈的公差带按照基孔制来,但是公差带分布在零线下侧,这样不但能保证它能获得不大的过盈,而且也不会产生间隙。从而保证了内孔的配合。

探索号QM 发表于 2013-8-27 15:54:18

基孔制配合中的孔为基准孔。基孔制的下偏差为零,即可以理解为最小孔径为其基本尺寸。

苦菩提 发表于 2013-8-27 16:42:17

我明白你的意思。早期刚毕业那会儿,书上说轴承内圈采用基孔制,而基孔制下差为0.那为什么你查轴承公差你会发现——轴承内圈上差为0.哪里有问题??????????????????????????、

没事磨刀 发表于 2013-8-27 23:38:52

英制的+,公制的-

cai1dao3 发表于 2013-9-7 13:32:48

因为定尺寸刀具(钻头,铰刀等)的存在,它们加工出的孔都是有一定精度的,因此加工中常采用基孔制,同样的道理,轴承是标准件,主要以轴承为基准,所以内孔用基孔制,根据孔来加工轴,外圈用基轴制,根据轴来加工孔(这时的孔一般是车的,不是定尺寸刀具)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滚动轴承的内圈为什么是基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