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技术工人的奥林匹克
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年轻技术工人齐聚一堂,展开技能竞赛的国际比赛,被称为技术工人的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最早的比赛始于1947年的西班牙,当时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技能而进行比赛。1950年,葡萄牙参加比赛,后来欧洲各国也纷纷参赛。1960年代初期,在亚洲国家当中日本率先参赛。1981年,美国也参加了比赛。至此,世界技能大赛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技能大赛。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技术工人的自负、推动技能发展、促进最新技术交流、互相交换有关信息以及增进技术工人之间的友谊。1人参加1项比赛为原则,随着时代进步,每次大赛比赛项目都有增加或改变。世界技能组织前身是“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 (IVTO )”, 成立于1950年,后改名为“世界技能组织”。目前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现有61个国家和地区成员。计划到2013年成员增加到60个。其宗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青年人和培训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并积极推广职业技能,加强各国在职业技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活动为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竞赛,涉及40余个工种(项目)。该组织管理机构是全体大会(General Assembly)和执行局(Executive Board),常务委员会是战略委员会(Strategy Committee)和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
举行周期每年或每隔1年(目前为每隔1年)
比赛项目45个项目(2009年大赛为准)
参赛资格超过22岁的年轻技术工人(综合制造和机械电子项目为不超过25岁)。
2010年10月3日至10日,世界技能组织 (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在牙买加召开2010年世界技能组织大会,并于10月7日表决通过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作为中国代表派团出席了会议。2011年,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伦敦举行,中国将第一次派代表团参赛。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7月7日在德国莱比锡落幕,韩国代表团以12枚金牌、5枚银牌和6枚铜牌的成绩夺得奖牌总数第一,瑞士、奥地利和中华台北代表团分列二至四位。个人全能最高奖阿尔贝特·比达尔奖被日本和韩国选手共同获得。中国代表团获得1银、3铜和13个优胜奖。本届技能大赛涵盖机械、建筑、网络、服务和创意产业诸多领域共46个项目,来自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6名选手参赛,传统制造业强国德国、日本、瑞士的奖牌数名列前茅。中国香港代表队三名来自专业教育学院的选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选手同场较量,最终夺得分别夺得网页设计、资讯科技商业软件方桉及美容护理三个项目的优异奖。中国大陆与第一名的金牌差距是0:12本次大赛上,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选手参加了从电脑三维图形设计、精密机床操作到机器人遥控职业技能等46个项目的比赛。组委会主席特奥多尔·尼豪斯说,本届大赛组委会成功实现了为世界各国更紧密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相互学习交流提供良好平台这一宗旨。
从 7 月 2日至 7 日,来自全球的 1000 多名选手将在此进行较量,逾 20 万观众有幸到现场观摩。世界技能大赛的目的在于: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推广,并且激励年轻人群积极投身于工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相关的职业训练。
此次世界技能大赛是中国第二次派代表团参赛,共有26名选手参加其中22个项目的比赛,最终获得了13个优胜奖,在全部22个参赛项目中有17个项目获奖。美发项目中国选手胡已雪获得一枚银牌,数控铣项目选手谢海波、制冷与空调项目选手冼星文以及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选手王东东获得铜牌。中国代表团团长刘丹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这是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新突破。
在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学生中间,「和国际接轨」的笑话再次流传开来。数以亿计的财政支持,为期一年的集中训练,并未改变孩子们与国际赛场脱节的现实。目前我们唯一夺银的专业是…呃,美发。带队老师摇着头,"我们竟落在泰国后面。每一项获奖名单里都上榜的国家,是日本和韩国。
在刚刚结束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建筑行业派出两名选手参加瓷砖贴面和砌筑两个项目。人们在反思:虽然去年我国建筑资产在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榜上排名第二,建筑产业在不断增长,建筑工人拿着越来越高的工资,但是建筑技工人才队伍却在不断老化甚至萎缩。
虽然与老一辈技工相比,一手敲键盘、一手拿抹灰刀的新生代青年技工更有优势,有可能推动建筑行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但事实上,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危险性大、待遇较差、职业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建筑行业成为大多数年轻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行业。 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企业经营和劳务管理分会秘书长邢作国介绍,协会先期在选拔参赛人选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竞争激烈的场面。按照规定,世界技能大赛绝大多数比赛项目要求选手年龄在22岁以下,然而协会在初选过程中却发现,“90后”新生代年轻选手很少,其中大部分还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实践经验。 最终确定的参赛选手,是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的学生高艳涛。作为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集训基地的烟建集团于建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校长于建友告诉记者,从确定参赛到正式比赛,训练的时间还不到8个月,而在这之前,高艳涛从来没有接触过贴瓷砖。虽然高艳涛学的是工民建专业,在学校里也已经学习了三年,但一直学的是理论知识。 “职业学校起步较晚、起点不高、投入较少,专业设置的‘追风’现象造成生产岗位所需工种专业少。高艳涛在5年的学制里有4年都是学习理论知识,而真正的操作工只需要一年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其余时间全部进行实践。所以,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进了管理层。”于建友说。 邢作国说:“法国的职业学校有专门的瓷砖贴面专业,学制三年,设置非常细化,如暖气专业、屋顶防护专业等。这与高艳涛只进行了8个月的突击训练相比,效果可想而知。”
韩国却获得了21枚金牌。和制造业强国德国、韩国及日本相比,拥有数亿青工的中国与金牌无缘,这与优秀技术工人的缺乏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缺乏技术专精的技术工人,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目前工人的地位低下造成的。中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员达2亿多,世界第一。但是,“技能奥林匹克”在中国知之不多,包括世界技能大赛在内的各种技能竞技活动始终人气不旺。这实际上正是中国技能人才现状的投射。“企业高薪招不来技工”、“高级技工年薪20万”、“技工院校就业率接近100%”——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然而,市场紧缺、就业形势严峻,依旧未能改变人们不愿意学技能、当蓝领的局面。有两项权威调查数据:只有1%的人不介意当工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而非职校。当技工,哪怕已经成为高级技工,说起来也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在国外,不乏许多因纯粹热爱某项手工艺而去钻研技术的年轻人,而我国去学技能的80后、90后,则往往是无奈的选择。此次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中国选手就是这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早些挣钱补贴家用才去学手艺。
比赛的所有项目对外开放,每天都有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在赛场设置的“试一试”区域,20多位小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合力给一辆小汽车焊接了一扇门。“这种从小潜移默化的技能教育在国内不可想象。”
世界技能大赛更看重产品的精度和美观,而国内比赛往往更重视难度和速度。以制造一个零部件为例,国内比赛可能要求1天内完成,世界技能大赛会给选手4天时间打磨。“世界技能大赛的导向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俊说,“同样是组装汽车,为什么德国工人组装的汽车和中国工人组装的汽车就不一样?这就是技术差距。”南车集团每年都要从职技院校大量招收技术工人,一些在校已经拿到高级工、技师证的毕业生,到了企业都要重新培训才能上岗,甚至要从基本功练起。“国内的技能比赛往往重视难度忽略精度,这无疑会给职技院校形成一种导向。”
由于这两年国内高中生源下降,很多本三院校都招不满,职技院校就更难了。德国的高中生只有25%左右接受普通高校教育,75%的学生上职技院校。而且,德国的法律赋予职业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地位,很多高级蓝领的收入高于白领。反观国内,却是两套评价体系。很多拥有多项荣誉、曾经给企业创造或节省几百万上千万元价值的技能大师,其工资收入也只是与企业中层领导干部齐平,以至于在家长中形成了宁上三流本科不上一流职技院校当工人的观念。在这种观念引导下,一流技术工人的产出率必然越来越少。
事实上,金牌大户韩国、日本走的就是企业培训选手之路。据了解,日本的比赛选手主要由丰田、日产、日立等著名企业负责培训,政府没有投入。这些企业每年从各地的职技高中招收操作工,再从这些操作工中选拔人员参加国内大赛,比赛前3名选手作为世界技能大赛候选选手,再在企业进行2-3年的培训。
韩国于1966年成立了世界技能大赛韩国委员会,成为会员国。1967年首次参加第16届马德里(西班牙)大赛,在西装和皮鞋项目获得了金牌。1975年,在第22届马德里大赛荣获8枚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继瑞士之后,登上奖牌榜的第2位,崭露头角。1977年,在第23届乌德勒支(荷兰)大赛夺得12枚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荣获冠军。后来,到1991年第31届阿姆斯特丹(荷兰)大赛为止,创9连冠纪录。截至2009年,韩国技能代表队共参加了25次比赛,共获得16次冠军。
来自德国的顶尖工具系统生产商费斯托工具(Festool)全程支持了在德国莱比锡市举行的 2013 年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对于职业高校学生的培训,费斯托工具一直都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同时也希望参赛的学生们可以在最完美的环境下进行各项技艺的切磋,例如木工、橱柜制作、油漆或汽车喷涂等专项技能,所以本届比赛上,费斯托工具为选手们提供了帮助他们发挥出最佳水平的比赛设备。
更多信息您可以访问 www.worldskillsleipzig2013.com
社会的浮躁虚荣风气从上到下、从里到过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国内是只追求数量和形象,而不在乎内在品质。 呵呵外国这一个技能大赛都吸引这么多人,要是在国内,,,如果不是组织起来的估计悬
我身边22岁做技工的人,都在说:这个没前途,赚不到钱,啥时候能出徒?.....真想知道老外们的年轻人,是怎么度过这个“赚钱少,还要养家”的难题的 国内工厂的记时的混,记件的做的快的才赚钱哪有心管什么质量哦,于是越快越砍工时,越砍工时越做的毛糙,机床就给拉坏,恶心循环,看看身边就知道了,管理一塌糊涂,到处如此,这只是冰山一角 差距啊,悲哀啊 这么好的帖怎么能不顶 气氛呀 不知道中国在这个奥林匹克中,能否摘金夺银啊! 也想参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