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tigerfxp 发表于 2013-8-23 17:49:21

1945年8月28日,日本宣布投降仅13天后,通产省官员就召集丰田、日产等巨头,商讨日本工业再建问题。通过关税壁垒、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种种手段,战后10年到了1955年,日本汽车工业扬眉吐气,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直到1966年以前,日本汽车工业的重心仍是生产卡车等工业用车,民用市场凋敝。图为1963年,繁忙的东京街景。

kingtigerfxp 发表于 2013-8-23 17:50:02

在二战日本战败后还有一段重要的历史:1950年6月打响的朝鲜半岛战争。美军长线作战,选择日本作为其重要的军备供应方,这在当时相当于整个日本经济的“救命稻草”。在朝鲜战争打响一年后,日方输出军用订单34亿美元,其中约3亿为军用卡车和零配件订单。而在战争中受损的车辆也大批量运回日本修理,为日本汽车工业的复苏立下汗马功劳。图为美军仁川的一个军备补给基地。

kingtigerfxp 发表于 2013-8-23 17:50:51

随着经济的强势复苏,日本的民用车市场逐渐打开,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日本刮起了“三轮车”旋风,1953年,日本一跃成为全球摩托车第五大生产国。到了5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开始架设全国性的高速网络,为民用汽车的井喷打下了基础。图中左侧为那个年代日本产的三轮车。

kingtigerfxp 发表于 2013-8-23 17:51:36

二战后,出于政治上的考量,美国政府给予日本大量经济援助,其中一项就包括帮助日本本土汽车业发展,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默许,叱咤全球的底特律三巨头也不可能乖乖地撤出日本。而日本人则抓住这个机会,向欧美国家学习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同时加以适应日本本土的改良。图为丰田的技术专家赴美取经。

2266998 发表于 2013-8-23 17:51:44

小鼻子为什么能发展?是因为内心服了某些东西,对某些东西肯爬在地上学习,

以前我工作的那个米国公司,谈起小鼻子,又气又怕,小鼻子学习什么,肯学通了,肯花银子,肯踏踏实实,

二战时,小鼻子炸船的成功率非常高,是因为其引信技术很厉害,

小鼻子为什么服了米国,是内心惧怕了,因为通过失败了解了一个强国,这次顺利搭上‘米国危机’的班车,等待时机,最终胜出了,

米国利用自己的危机,打掉了欧洲,彻底捏住了老普,你分析一下,获利的是米、英、小鼻子,

平心而论,小鼻子车不错,100左右的碰撞性能都不错,但千万别开快了,当然,‘灵致’这些除外,因为那东西本身是‘米规的’哈哈,盖茨就开灵致,还是自驾的,

kingtigerfxp 发表于 2013-8-23 17:52:23

时过境迁,谁能想到美国政府这一“招安”政策,竟培养出丰田、本田、日产这样日后足以和福特通用抗衡的超级巨头?2009年通用宣布破产保护前被迫辞职的悲情CEO里克·瓦格纳透露,由于政府强令在上世纪50年代撤出日本,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禁止进军日本,包括通用、福特在内的美系车企在日本“遗失”了50年,此后他们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图为1958年款Datsun 1000 Sedan,日本第一款量产运动车型。

kingtigerfxp 发表于 2013-8-23 17:53:58

“养虎为患”来形容美国政府对待日本汽车业再贴切不过。但在当时,傲慢的美国人可瞧不上日本人生产的那些超小排量的“Kei Car”。日本地少人多,地势崎岖,只有在空间、排量上做文章,Kei Car就是上世纪60年代日本民用车井喷期各大公司生产的迷你车的统称。1958年产的Subaru 360排量仅为360cc

上进的娃 发表于 2013-8-23 18:17:43

学习了,很不错 !

kingtigerfxp 发表于 2013-8-23 18:18:24

Kei Car主要对排量和空间做限定,颁发黑底黄字或是黄底黑字的特制牌照。各家公司为了达到政府规定的标准,拼命研发新技术,增压进气系统、CVT变速箱、甚至混合动力,都在这样的苛刻限定下诞生,为日系车日后靠“节油”打天下埋下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Kei Car的排量标准不断放大,但相比一般家用车,依然有很大的节能优势。图为2012年东京车展上的大发Copen,排量仅为0.66升。

野嘉森 发表于 2013-8-23 18:25:04

由于某种压力和缺憾加上不服输的向上劲头,最终冒出来了,哈哈。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车的崛起历史,大家看后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