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otbomb1 发表于 2013-5-27 15:16:08

中国的宣传机构很强大,无论是对内和对外,世界第一,毫无悬念.
这个早已"存在"多年,但不"合理",至少对于中国和瑞士包括米国都是不合理的
按米国的逻辑,这明明不该存在,为什么就存在了这么多年?现在居然还合理了?
对中国和瑞士乃至欧洲,这明明就不合理,为什么就不能存在?现在就要试试闯闯,不然就木机会了
米国的逻辑,从始至终都是从金融立国出发,只要不碰货币这跟高压线,什么都好谈;只要碰了,没得谈,拿美元各种砸死.
又回到那句话,市场决定技术.

duxiaoman 发表于 2013-5-27 16:36:19

个人认为对我国影响不大,如果从民用消费品市场看,瑞士原产的商品有限,对我政府来说损失的6%关税相比奢侈税奢侈税和增值税不多,而瑞士政府主要在推广旅游业。而我等关心的机械产品,瑞士产品占有率也一般,在部分高精度产品上还可以。标准产品价格都不会太高这类非标产品价格相差很大,现在都是通过香港进口,操作一下能省不少税,当然那些不差钱的单位这次能受益了。不过我国是分步骤逐步免关税的。还有个题外话就是真正的看家技术,人家不会给你的。就说我们这个德国光栅尺吧,在中国投了3个亿盖了高标准防震车间,到头来干的还是组装的活。

黄海是我 发表于 2013-5-27 18:02:00

国人又一厢情况!中苏关系那么好的时候,苏联还什么都藏!我看悬!自己不努力!啥也没用

muzhijmlh3717 发表于 2013-5-27 21:06:30

国人啊,该醒醒了,求人不如求己,吃别人的早稻不如种植好自己的小米。

猛龙C 发表于 2013-5-27 22:34:15


一、德国瑞士家庭工业的发展特色

    家庭工业在德国、瑞士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目前德国有家庭工业85.2万家,占企业总数的30%以上,有400万从业人员,占经济界雇员总数的17%。2006年德国家庭工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2538亿马克,占到生产总值的10.8%。德国家庭工业主要分布在金属、电气、服装、纺织、皮革、食品等产业。瑞士现有50人以内的家庭工业和小企业约3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7.8%,主要集中在钟表、纺织、食品加工等产业。2006年瑞士家庭工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955亿瑞郎,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3。家庭工业雇佣员工总数为145万人,占经济界雇员总数的35%。目前,德国、瑞士家庭工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发挥专业化优势。德国、瑞士两国家庭工业往往只攻一门专业技术,开发一种系列新产品,向“高、精、尖、特”方向发展。德国500多家全国领先的企业中,76.5%是家庭拥有的个体公司,其中大多数是家庭工业。作为生产配套零部件的家庭工业,在印刷机械、纺织机械、精密机床、空气压缩机、食品加工机械和包装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中为数众多。瑞士虽然自己没有汽车制造厂,但在3000多家机械制造业中,近一半为家庭工业,专门生产汽车的某一个部件和零件,如汽车门锁和橡胶、塑料制成的汽车密封件、安全装置、排气装置、刹车装置等产品,为欧洲汽车行业提供配套。瑞士企业界人士说,“瑞士船小,所以从不到大海中去同别国的大船相争捕鱼,而只是在小河里捕捞大鱼。”德国、瑞士两国的家庭工业只专注于一个或几个最具竞争力的细分产品的生产。

    (二)注重利用现代技术。德国、瑞士装备制造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发展家庭工业具有利用先进装备技术的便利条件和优势,都注重利用先进装备和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家庭工业的现代化。在19世纪70年代,瑞士钟表业曾遇到使用自动机械大量生产的美国钟表业的挑战,二战后又受到来自日本及前苏联两国钟表业的威胁,导致在国际钟表市场上的比重日趋降低。在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之后,瑞士引进美国钟表制造机械,开始自动机械大量地生产,改变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形态,建立全自动化的钟表业工厂,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产品的标准化。因此,瑞士高档手表是由手工业制造的,其零配件在保持许多传统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基础上,主要由先进装备制造。

    (三)注重进行技术创新。德国家庭工业占重要地位的机械工程行业每年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平均研发资金大约占企业营业额的10%,注册的专利约占全球机械专利的28%,这使其创新能力居于全球领导地位。以德国的拥有众多家庭工业配套的织机行业为例,先后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无梭、有梭、喷气、喷水、箭杆等许多细分产品,而每一种产品又有几十种型号。瑞士高度重视家庭工业科研开发,用于科研开发的费用之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1924年,瑞士制造出电子表模型,战后又首创日历表和双日历表。1953年,发明第一只音叉手表,这种手表每秒摆动数百次,精确度得以进一步提高,实现了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的有机结合。1959年,发明了第一只摆轮游丝式电子表,这标志着第一代电子表的问世,也标志着世界钟表技术进入了新的研究领域。

    (四)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瑞士是工业化国家的后起之秀,其产品也曾是低档次地摊货的代名词。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两国认识到唯有质量才能赢得信誉,才能赢得市场,因此,注重在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此,包括家庭工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不仅购置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而且引进最先进的检验设备,对每道生产工序进行检验,有的产品经几十次检验才能出厂。所以,在今天,德国、瑞士两国的产品成为高品位、高质量的象征。瑞士中小企业提出“产品质量合格率必须100%,99.9%都不行”的响亮口号。一家名叫奈压精密金属制品的瑞士家庭工业,只有38名职工,专门从事超精细零部件加工,其误差正负不大于0.02微米。正是凭着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这家家庭工业的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5%以上。

    (五)注重开拓国际市场。瑞士钟表业在鼎盛时期曾有1000多家钟表企业,其中一半以上是家庭工业,产品95%供出口,行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也多在50%~80%之间。瑞士一家生产火车模型的家庭工业,模型火车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40%。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最近4年出口销售额占行业销售总额的份额从2002年的68%上升至2006年的76%。在机械设备业的31个产品领域中,德国产品在21个领域是世界出口第一,在其余领域内也几乎全部进入世界三甲之内。不管是直接出口产品,还是通过生产配套零部件间接出口,两国的家庭工业均以开拓国际市场为导向。

    二、德国瑞士扶持家庭工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鉴于家庭工业和小企业在促进就业、发展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德国、瑞士对家庭工业和小企业实行积极的扶持政策。在政府设立专职部门对家庭工业和小企业进行指导、管理,在财税、金融、培训等方面实行扶持政策,对家庭工业、中小企业的初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为家庭工业提供初期创业指导。在统计和法律概念上,家庭工业属小企业的范畴。德国、瑞士政府设立中小企业职能部门负责指导民众创办家庭工业。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创业指导:一是对新申请创办家庭工业的,帮助分析新办家庭工业的可行性,创办者的创业技术和能力、拥有资金情况以及产品的销路等问题。若认为可行,再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办理营业执照,签署有关合同,筹措资金等。二是对初创的家庭工业进行创业辅导,帮助他们分析所面临的形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改进建议,寻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扩大市场的可能性等,使初创的家庭工业站住脚跟。三是对那些发展势头较好的家庭工业进行创业引导,帮助它们研究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如扩大市场、对外出口、寻求国际合作伙伴等。一般说来,通过这些扎实的创业指导,民众创办家庭工业比较容易成功。

    (二)为家庭工业提供生产发展空间。德国、瑞士两国对居民住家用房与经营生产用房实行严格分开管理的政策,居民住家用房转变为经营生产用房,须经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居民在自己住宅里搞家庭工业,以不影响邻居正常生活为限,否则,需政府部门批准同意。政府为了鼓励居民创办家庭工业,一般通过创业园的形式给他们提供创业空间,即提供房租低廉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优质低价的咨询服务。同时,创业园为入园企业提供展销、洽谈、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完善的后勤服务。

    (三)为家庭工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德国、瑞士两国主要通过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措施,来有效减轻家庭工业的税赋。这是对家庭工业最直接的扶持方式,有利于家庭工业创业资金的积累。一般情况下,家庭工业的税赋总水平往往从占增加值的30%降到15%左右。目前德国家庭工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对大部分家庭工业免征营业税;提高家庭工业设备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所得税下限降低到19%;对周转额不超过2.5万马克的小企业免征周转税。瑞士是一个低税制的国家。新成立的企业首先可享受州一级的税收优惠。绝大多数州可在最长10年的期限内对新成立的企业实行全部或部分免税;征收联邦税时,在某些联邦鼓励发展的地区建立的新企业也享有同样的政策;在税收减免方面,例如折旧增加,损失结转;对科研和开发费用给予税收优惠等。家庭工业在德国、瑞士两国享受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

    (四)为家庭工业提供专门融资渠道。家庭工业在德国、瑞士纳入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德国政府现有650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计划。家庭工业作为小企业,大多得到这些计划的支持。这些促进计划主要有两类:对现有企业的投资和对创办新企业的援助。后者的促进计划较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一是德国平衡银行的“欧洲地区促进—产权资本援助计划”,该计划向创业者提供为期20年的长期低息贷款可以视为产权资本,在企业倒闭时银行不再收回。二是联邦政府的“欧洲复兴计划特殊资产基金”,新成立的企业可按贷款方式获得资金援助,贷款金额为4万马克,前2年可以免付利息,从第3年开始利息为2%,第4年开始利息为3%,第5年利息为5%,5年后按市场利率计算。德国每个州通过发行公债设立担保银行,直接为向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担保。瑞士联邦政府对家庭工业等小企业的贷款政策、方法、担保金额、利息、财产注入资金都给予了较多的优惠政策,并以特定方式写入法律。如小企业获得贷款后,由于经营不善,贷款不能归还,由担保公司赔偿银行的损失,经调查若属于企业责任,联邦政府会给予担保公司补贴。瑞士联邦政府规定小企业担保贷款额最高为50万瑞士法郎,担保机构与贷款银行承担的风险比例各为40%。此外,为促进家庭工业的产品出口,德国和瑞士联邦及其各州政府的共同做法是提供优惠短期、中长期出口信贷和信贷担保以及出口风险担保等政策工具。

    (五)为家庭工业提供培训与技术支持。德国、瑞士都实行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在接受正规学校的教育训练之后,还需接受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德国政府对新成立的家庭工业的创办者参加职业培训和各种讲座提供补贴,鼓励家庭工业申请联邦科技部设立的每年6亿马克的“小型技术企业参与基金”,直接参与政府的“促进小型高技术企业创新风险投资计划”,为家庭工业参加高新尖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提供贷款。鼓励家庭工业与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和技术转让,如向家庭工业提供科研人员或企业派人到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并为此提供科研津贴。瑞士全国约有10所专门培养钟表工人的技术学校,瑞士钟表企业联合办了两个科研实验机构,一个是“瑞士钟表国际中心”,一个是“瑞士钟表实验所”,为大量钟表家庭工业提供技术人员。政府为此每年都拨出大量的资金作为研究费用,研究课题极为广泛,从原材料到机芯、零件以及保护机油等,研究成果不断用于生产。

    此外,在德国、瑞士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利用公共财政引导社会中介机构为家庭工业提供管理、信息、法律、财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三、德国瑞士家庭工业发展的启示

    德国、瑞士高度重视发展家庭工业和小企业,给予家庭工业优于一般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给我省发展家庭工业以有益启示。

    (一)家庭工业是促进就业富民的重要载体。德国一直是欧盟经济的火车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2006年达到11.2%,失业已成为1990年两德统一后严重的社会问题。创办家庭工业不仅是居民自主创业、自谋就业、灵活就业的重要途径,而且能为社会创造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发展家庭工业解决了德国400万人的就业问题。因此,德国政府把发展家庭工业作为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措施。瑞士是目前世界上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家庭工业。在瑞士企业中,雇员在50人以下的家庭工业和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以上,而员工超过250人以上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家庭工业等小企业成为瑞士就业和创造财富的主要渠道。

    (二)家庭工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基础。德国、瑞士有许多产业集群,例如德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印刷机械集群、纺织机械产业集群、食品加工机械产业集群和包装机械产业集群等,瑞士的钟表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等。在每个产业集群内部都存在着大量的家庭工业,为本产业大中小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产业集群具有繁衍新企业的功能,源源不断地孕育和孵化出家庭工业和中小企业。在每个集群中,家庭工业往往处于产业的最低层,是构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家庭工业与大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价值链,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这是家庭工业在产业集群内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三)家庭工业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德国、瑞士的家庭工业不仅依靠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政府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政策,鼓励和支持家庭工业不断实现技术进步,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德国政府利用家庭工业在结构上的优势,例如灵活性、善于发现新市场需求,同时帮助克服弱点,例如市场信息、经营管理、国际联系、技术开发、自有资本等方面的不足,促进技术创新、技术转让、新产品研发等,以提高家庭工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自1970年以来,德国纺织业从业人员由50万减少到目前的8万,纺织企业也减少到约380家。但是通过调整和增加研发,已经成为防火服材料、透气性良好的运动服材料以及防辐射材料等高科技纺织品领域的领头羊。由此,一大批家庭纺织业重新得到了发展。

    (四)家庭工业是环境保护监管的重要对象。德国、瑞士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企业要申请或保持营业执照,必须达到规定的环保标准。在发展家庭工业上,寻求既不破坏自然环境,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解决途径。在申请创办家庭工业时,政府职能部门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而一旦发现污染问题,环保部门通常让其在规定期限自行关停,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事实证明,严格的环保措施并没有给家庭工业和小企业带来负担,反倒能促进它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从短期看成本有所增加,但从中期甚至长期看,则是家庭工业对未来竞争力的投资,同时企业从环保中受益。德国、瑞士的家庭工业自身也非常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这也是家庭工业在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转载自http://www.zj.xinhuanet.com/magazine/2007-12/12/content_11917280.htm

猛龙C 发表于 2013-5-27 22:37:33

我个人认为,应该学习人家的发展模式,进口几件东西是小,学习人家的发展理念是真。
作为十几亿人的大国,如果老百姓能多数有能力自己在家搞点产品,供应到市场上,踏实又舒服,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我们家庭作坊能提供的大概主要是饼子夹肉,什么时候别光会吃了,中国就真的不一样了。

蜗牛先生 发表于 2013-5-27 23:32:28

huanglinnan 发表于 2013-5-27 14:1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的这么依靠国外吗/ 那我们国家的水平还真的需要好好的提高才行

这是一种悲剧

蜗牛先生 发表于 2013-5-27 23:35:50

duxiaoman 发表于 2013-5-27 16:3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认为对我国影响不大,如果从民用消费品市场看,瑞士原产的商品有限,对我政府来说损失的6%关税相比奢侈税奢侈税和增值税不多,而瑞士政府主要在推广旅游业。而我等关心的机械产品,瑞士产品占有率也一般,在部

前辈的见解很到位,学习了

fmdd 发表于 2013-5-27 23:45:49

SKF轴承

不过零关税也不便宜,尤其是特殊轴承

金元实业 发表于 2013-5-28 10:30:54

没有可能!高端机床不要想了!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和瑞士签自由贸易协定,进口瑞士精密机械的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