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控制板柜二次扎线问题
我们公司是做舰船动力和控制设备的,而且是军用级。以前的电器控制板控制回路扎线的工艺就6个字,下线,布线,扎线,没有什么扎线工艺守则,全凭设计蓝图上的技术要求和车间扎线技师的个人水平。以前都是继电器和接触器为主的控制方式,这6个字的扎线工艺和设计的技术要求加上扎线技师的能力,还有军方要求不高,能满足生产需要。但是现如今,继电器控制上升到了plc等的控制,对二次回路的走线要求较高,什么强弱电分开,信号与电源线分开,什么屏蔽线等,而且因为每次控制板的扎线技师不是同一个,走线的路径也可能不同,搞的军方很不满意。所以要求我们电器工艺写二次扎线工艺守则,我就根据一些资料写了一部,那里面主要是一些电器扎线的通用规范要求,其中守则里规定扎线横平竖直,美观,军方就很不满,说没有规定走线路径,要求我们必须规定控制线路的走线路径,本人感到很为难,网上和一些书中的扎线工艺都是这样要求,走线路径要规定出来,那怎么可能,因为控制柜都是立体走线,并不是二位平面的,用solidworks根本不现实吗,几十根线也许还行,一般军品的控制板都是几百上千根控制线,怎么可能用三维,用照片也不合适,因为我们公司的资料是底图和蓝图,照片要看清楚得用彩色,但这怎么存档和借用了,还有一些傻b领导说用三维打印技术打出来,靠,三维打印倒是有,那玩意按塑料粉的重量计费,10元每克,一个1kg的模型就得10000,亏他们想得出。
我们公司其他兄弟单位做民品控制柜的,他们的做法是先出一块工程样板,测量每一根二次线的长度,以后下线就下这么长,然后做一些木头的样板,先在木头样板上扎线,然后再搬到控制板上,但我去调研过,他们民品主要是平面布线,一次生产就几百台,我们军品就一台,几台,最多十几台,控制保护测量线路很多,而且是立体走线,根本不能借用民品车间的方式,所以在这里请教高手,怎么在二次控制回路扎线去规定走线路劲方便,可以使每次扎线路径一致?
本人觉得这样有必要吗,只要扎线符合电器规范,每台的走线不一致只是个美观而已,我们国内的产品经常不就是好看,感觉美观就是个花架子吗,重视外观不重视质量简直是舍本逐末。
三维布线是必须的,能花多少时间?
几百上千根电缆很多吗?一块16层的PCB多少根线?还不是布出来?
三维布线还能及早发现空间不足,弯曲半径不够等设计错误,能估算出线缆长度。。。
PROE里的CABLING模块很好用 军工很有钱哦,你可以建议去欧美国家公费学习一次啊,呵呵
欧美的设备图做的很详细,哪个元件在什么位置都能要图上清楚的反映出来,
走线的工艺,个人觉的对设计师要求很高的,电器元件的位置决定了走线的方式。
个人的看法就是:1多设端子排,柜与柜之间的连接,再到元件,都采用端子排。这些位置定了,再考虑横平坚直,最少走线原则。2采用快速插头,这个设计师在设计时甚至(图线上测量走线长度)就可以下料,调试时两边一插就OK了,这个国内的设备基本不用,要用也是针对出口设备。
以上所有设计师都要考虑进去。
国内 的设备为了省线,大部分省掉了端子排,所以10台机走线就10个样,维修很困难,有时设备出个问题找个线都要几个小时。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电线两头都套管并且写上端子号码。端子排留得长一些。另外虽然楼主说是三维布线,但是俺接触的一般都是端子排排列在一个竖直的平面内,按照二维也可以大致画出来。另外就是看军方的抱怨具体是什么,是找线的时候不好找,还是每两台设备都不一样,根据具体的抱怨内容,制定一些对应方法吧。 国外企业的电气图能设计到详细尺寸,而国内的基本上只控制电气路径,而不在乎细节。。
这就是区别。 大领导视察时先看你美观不美观,或者只看这点,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军方考虑维修标准化操作,如同用傻瓜相机一样,对技术水平低的人好培训。 这个是必须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比懂点东西都重要.
是啊,有些柜子里面扎线很乱啊! 对排线工艺我是外行,但是看过国外设备的布线,感觉很美观规整,就算是几十上百的一捆线都是整理的清清楚楚,就是想知道国外厂家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