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啸徐行 发表于 2012-12-24 20:17:16

明年中国劳动力达到峰值,血汗工厂将退出历史舞台


2013年,中国的总劳动人口数量将达到顶峰,首次超过10亿人。之后,总劳动人口数量将逐步下降,就业压力将会慢慢得到缓解。

  22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指出,尽管36岁以上的劳动人口仍在增加,但20岁的新增劳动人口数量,自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两年下降。研究人员对未来青壮年劳动力的变动进行了模拟计算,预测2013年新增20岁劳动人口数量只有2077万人。16岁到35岁的青壮年劳动人口,也将从2012年的2.203亿人降至2013年的2.17亿人,“丰富的人力资源”会成为越来越宝贵的资源。

  与此同时,农村可供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也将持续减少。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2.3亿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占80%,“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一半。

  尽管整体就业压力会逐步缓解,但报告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2013年仍然较大。2013年大学毕业生预计高达700万人,比2011年毕业生多出约100万人
--------------------------------
最新的消息,不管你怎么看待,劳动人口的减少就在眼前了。
第一,保就业不再是第一位了,血汗工厂慢慢要歇息了。第二,自动化机器人迫在眉睫

小/cy灰/shl 发表于 2012-12-24 22:20:57

好事啊!

机械Y 发表于 2012-12-24 22:38:08

也就是说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

冰箱洗衣机 发表于 2012-12-24 22:40:10

时代变了~~是机遇,不一定是好事

everfree 发表于 2012-12-25 09:16:31

有些二货不是整天说人口多是负担吗?

dhf654 发表于 2012-12-25 09:24:28

再不提高生产力,整天盖房,玩垄断,以后不用说养孩子,连父母都养不起了

吟啸徐行 发表于 2013-1-4 18:56:40

其实我希望把标题写成明年中国劳动力达到峰值,自动化机器人迫在眉睫,这种会传递积极正面的意义

吟啸徐行 发表于 2013-1-4 22:39:05

2012年5月帖子

(可能是下届在制造业上的施政纲领。我做的一个看新闻要点,将就看看)

1、形势判断

(1)、由于刘易斯拐点到来,血汗工厂时代结束了。中国制造业基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流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2)、欧美寅吃卯粮导致的欧债危机,是他们不得不从虚拟经济和服务业重回制造业,并省吃俭用。省吃俭用,导致低附加值制造业需求下降,欧美重回制造业,不但直接与我们产生原材物料能源市场的正面竞争,而且其提出的从“产业空心化”到“再工业化战略”是建立在持续创新基础上新的制造业再造的过程,巩固其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主导地位。这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出口模式、技术能力等提出了严峻挑战。所向披靡的山寨模式可能风光不再。

(3)、欧美正在通过“碳税”、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新规则来加强对国际产业竞争主导权的控制,这些新规则已成为削弱中国工业品出口竞争力、遏制中国崛起的有力武器。

(4)、中国的通胀压力将会长期存在,制造业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欧美为刺激经济大量发行货币,推动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成为长期趋势,使得中国必须在较长时期内面临通胀压力,在保增长保就业和控制通胀保稳定之间保持平衡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回旋余地有限,货币信贷政策取向在较多情况下会从紧,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将产生长期影响,并形成一个基本趋势。

(5)、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一些新技术正在处于产业化突变的前夕,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领域的新技术产业化成为争夺的制高点,但是中国由于基础差,在面对欧美利用全球化生产组织优势,控制全球供应链体系,牢牢掌控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竞争态势时,稍有失误,就会被“低端锁定”,而且一旦被锁定,20、30年内都无法翻身。 形势严峻,危急。

2、机遇  

(1)、走投无路就是新路

国际市场需求收缩、出口受阻以及中国低附加值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大打激化了面前中国制造业自身的结构性问题,逼使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不得不决心解决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例如,过于依赖两高一低(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的出口来拉动GDP,通过牺牲国民幸福和下一代生存环境来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现在对中国而言,增加创新投入,降低资源消耗,增强可持续发展已经不是政治任务,而是生存需要。

(2)、欧美重回制造业需要中国投资参与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造成了金融市场动荡,优质资产缩水,实业资本短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而中国外汇储备充足,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积极发掘国际产业投资机会,可以在量力而行、理性选择、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行海外并购。(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成功案例)

(3)、欧美对新兴产业暂时失控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欧美无暇顾及一些新兴产业的控制,这将为中国赶超发展赢得宝贵时机。当前,以绿色、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对中国持续发展尤为有利,中国可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扶植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政策着力点,加快构建产业优势,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3、中国未来的制造业竞争优势构建


(1)、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结构将重新调整,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将萎缩,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国应对危机、提振经济、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中国对新兴产业的战略投资和扶持政策将改变全球的资源配置和竞争格局,改变我们与欧美的技术、经济力量乃至综合实力对比。

(2)、中国有可能实现赶超

中国多年的快速增长,不仅科技研发和整体产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还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以及有为新技术产业化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在少数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而且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因此,与历史上其他几次技术革命不同,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最小的一次。所以抓住机会,就很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并在制造业某些领域与其并驾齐驱,甚至赢得领先地位,实现赶超发展。

(3)、中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要依赖人才培育与技术创新培育体系建立

加大科研投入是必须的,但是健全技术创新培育体系更重要,保护创新,激励创新比投资更重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也是必需的,但是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一代产业工人大军更重要。中国毕竟是要靠制造业立国的。

4、突破方向(这一部分是照抄工信部的工作规划)
  
(1)、以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为重点

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重点工作清单,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成果转化。
搭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科研单位成为企业需求的服务提供者,不再支持没有企业需求的应用研究。

完善制造业技术标准体系,增强中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下一步工作清单是:

★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

★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

★研制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标准;

★完善一批重点领域产业链条;

★创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支持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联盟;

★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

★在10年内,把一些新兴产业培育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2)、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

推广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对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提升。

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完善产业链条,突破相关瓶颈,加快形成一批先进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建立技术改造工作长效机制,落实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的相关配套政策,完善技术改造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

(3)、工业信息化

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重点,加大对共性技术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深化应用,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加快应用电子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及工程分析软件、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为全社会“两化”融合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

通过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带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发展,增强信息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创新企业信息化推进机制,实施行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推进服务体系。

(4)、节能降耗减排改造

加强工业节能节水、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完善落后产能界定标准,坚决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任务。

全面提升企业节能节水管理水平。

在重点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加强重点行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自觉自律、持续改进的节能节水管理体系。

探索节能降耗减排新机制。

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节能新机制和新模式。

(5)、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提高工业品附加值

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组织实施关键基础产品质量攻关计划,依靠技术进步带动品种开发与质量提升。

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推进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差异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收购国外品牌。

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为重点,完善企业产品质量追溯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积极探索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6)、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破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性障碍,在汽车、钢铁、水泥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鼓励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优势明显的大型企业集团。

提高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水平。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提高生产工艺、产品和服务、市场专业化水平,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建设。

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推进两个关键工程,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7)、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抓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支持中西部地区以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强配套能力建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鼓励通过要素互换、合作兴办园区、企业联合协作,探索建设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

加强对热点行业项目布局的统筹规划。

综合考虑区域消费市场、运输半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调整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吟啸徐行 发表于 2013-1-4 22:40:21

作者20年前参与过《生存与发展》参与第一份国情分析报告

吟啸徐行 发表于 2013-1-4 22:40:44

下面是文章发表于2011年5月

22年后读《生存与发展》    385
看到忙总提到曾经参与第一份国情分析报告的组织,我就到网上买了一本二手书来学习,《生存与发展》是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出的第一份报告,这个报告的初衷是受托于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研中心做的农村问题报告,但是在报告组织过程中,内容超出了原来预想的范围,成为面向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面对这份在1989年1月完成的报告,在经过了20多年以后,回头看看当时提出的问题和对国家中长期做出的预测,与现实做一个比较,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我认为这份报告以及后来的国情分析报告对政府的执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手头的这份8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与发展》就曾经作为中央直属机关的党课培训教材,目前在位的督抚和部委大员应该基本上都学习过这份报告,不难看出其中报告中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很大程度上在执政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报告的格式也尤为吸引人,基调鲜明(有条件地谨慎乐观),立场坚定,开张名义地提出了结论,基本结论就三个

一 前所未有的多重危机

二 必须坚持持久战

三 节省资源,适度消费的发展模式。

下面逐条看看当时的这些结论对照22年后的今天,土共做的怎么样?可以打多少分。

一 前所未有的危机

1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老化,就业负担严重。

人口和下面的粮食问题在报告中反复提及,反复强调,固然是由于这份报告的初衷所致,但是人口和粮食在一个类似中国这样的大国,确实是其他因素难以替代的。

报告预测中国人口在2020年-2030年至少达到15亿,劳动年龄人口在2020年达到10亿,老年人口在2040年达到3亿。当时担心会有几亿农村潜在失业大军。而根据1987年的统计,当时的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10.8亿,其中乡镇人口8.57亿人,做出这样的预期不算是特别悲观的,因为如果按照当时的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2.3-2.4)发展不加控制,到2030年总人口将达到16.3到17亿。但是如果严格控制人口,则有可能在2030年达到最高峰15亿,之后开始进入人口零增长阶段。

对比最新出台的内地人口普查结果13亿4千万,应当说这20年政府在严控人口方面做的确实不错,人口问题是发展的基础,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批判人口控制政策是不公平的,在这点上我给政府打90分。

2 农业资源日益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报告估测当时有耕地20.89亿亩,而由于人口的增加会带来耕地面积减少2亿亩,下降到19亿亩(住房占地?)。而森林覆盖率将会增加到15-16%。

按照这样的推断,唯一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就是增加单产,报告预测2000年粮食总需求1.36万亿斤,总供给不超过1.1万亿斤(含进口300-500亿斤),缺口2600-3700亿斤,到2020年我国粮食总需求为1.8万亿斤,总供给量为1.23万亿斤(含进口500亿斤),缺口为5700亿斤。目前的情况是怎么样呢?首先耕地面积的目标变成“守住18亿亩红线”,实际面积为18.26亿亩,而根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1.0928万亿斤,进口是1158.7亿斤(我没有综合数据,这个是小麦稻米玉米和大豆的总和,而进口粮食中大豆占了1096亿斤),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能够有万亿斤的产量要感谢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工作者,也说明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而进口的数量,则大大超过预期,这得益于外汇储备的充足,而担心进口的外汇不够,还是89年当时的土共担心的问题。

政府在耕地保护问题上做的不好,尽管工业化很成功,对占地确有需要,但是中国工业的土地利用率实在不高,我给打60分。粮食问题解决的不错,可以打75分,如果再出现类似大豆等粮食市场的陷落,那么情况还可能会恶化。

森林覆盖率则超出预期,达到20.36%,可以打85分。说明退耕还林政策还是起了作用的,估计随着林权制度的落实,覆盖率还会进一步提高。

3 环境污染的迅速蔓延与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报告的这个章节除了描述污染现状时采用了一些统计数据外,并没有提出明确的量化控制目标。既坦诚这个阶段难以逾越,又对“未富先污染”的现状表示担忧。报告把环境和生态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但是确也没有相对可行的对策, 亮点是报告提出应当制定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计划,想到后来发生的石油和化工方面的环保事件,这个建议还是非常具有操作性的。

4 粮食需求迅速扩张与粮食增产举步维艰

对这个报告周光召的评价里有一条“文字略嫌枯燥而冗长”,这里就是体现了,我个人觉得这条完全可以和第2条合并。

二 必须坚持持久战

显然,报告对未来的判断还是比较谨慎的,在设定了诸多前提条件如“不发生大规模入侵战争”,“不卷入他国的军事对抗”,“不再大跃进,不重演文革”,“不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等等之后。报告认为中国GDP将以6-7%的速度进入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80-2020年,之后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020-2050年,GDP增长速度为4-5%。那么到了2050年国力可以超过苏联(我们不能苛求他们能预见到苏联的解体),成为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位。人均GNP收入可以达到3800美元。

这个目标显然已经提前实现了,在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发展速度也超过预期,而人均GDP也在2010年达到4400美元(人均GNP没有数据)。这决不能说报告预期保守,毕竟之前中国的基础条件实在太差,就是这样的预期也算是大胆的了;也不能说报告过分乐观,毕竟能否渡过稳定增长阶段到2050年,还需要我们做出艰苦努力。这条怎么打分?你们看着办。

三 节省资源,适度消费的发展模式

这个部分是让我最为感慨的部分,如果说环境和生态保护虽然政府做的不好,但毕竟在官面文章上做了,那么报告的这个部分基本上我们可以认为被土共无视了。

报告指出,鉴于中国的特殊情况,只能选择一条与外国不同,非传统的发展模式,核心思想就是“实行低度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报告提倡公车加自行车的模式,反对私家车),保证社会效益与社会公平(熟悉吗?),更加开放的贸易与非贸易的国际经济体系(显然是成功的)…”。并且,选择适度消费的路子,“我们必须开诚布公地告诉人民,我们既无条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费水平相比…我们的选择并非出于自愿,实在是迫不得已”。应当说,20年后回头看这些建议,仍然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不过报告的执笔人显然高估了ZXB的能力和低估了老百姓的欲望。零分出现了。

报告的最后部分提到,“历史与未来留给我们及后代的回旋余地是狭小的,调整时间是短暂的,基础条件是苛刻的,发展机会是最后的。”我相信这段话对学习过这份报告的执政者来说印象是十分深刻的,他们也抓住了这个最后的发展机会。

报告明确指出了“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出路所在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加速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改革,比较顺利地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结构变动,坚定不懈地严格控制总人口规模,尽早尽快地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和能力,有效地保持协调和运用为现代化而动员全社会的各种资源的能力,创造和建立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为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提供必要的规则,制度和组织保证,有步骤地,大规模地,全方位地卷入国际市场(包括商品,资源,资金,技术,劳力等市场),积极开拓出口创汇和输入资源的途径和能力”。看了这一段你有何感想?土共是不是就是这么干的?几乎原封不动地照做了,尤其是最后一段,原来那个时候的忙总们就已经为了全球贸易扩张和抢夺资源提出了这么赤裸裸地建议了呀。

这份报告的可读性非常强,不同于一般的报告的因果模式,最开始的一章就把结论完全摆出来了,后面才是具体内容和数据分析。我私下以为执笔者非常了解当时阅读这份报告的土共的水平,所以采取了这种由浅及深的组织模式,对于想泛泛了解的人来说只读前几章即可,即使全部读完也只需一个小时。从费效比来讲这是非常值得读的一份报告,即使在20年后的今天。

要感谢该死的南航,四个小时的延误让我有时间写这篇读书心得,好久没有在河里发主题帖了,这篇也算是对忙总的怀念和感谢,他走了我是非常不舍的,也要感谢我们的山西省袁书记,我买到的这份二手书居然是他用过的,而且我还发现他也是团派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明年中国劳动力达到峰值,血汗工厂将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