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金,看看丹阳这位老板
最近到长沙参加一个日用玻璃行业的会议,接触了一些老板和业内专家。各种信息很多,有2则必须记录下来分享。第一个是关于诚信价值的。在会上认识一位江苏丹阳的老板,姓巢(呵呵,一个很少见的姓氏),他16岁开始在玻璃厂当工人,后来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凭着诚信与勤奋,他的公司慢慢做大,如今,他已经拥有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企业,还和一家世界上著名医药玻璃制造企业成立了合资企业。协会的朋友告诉我,合资企业成立以后,外方根本没有派人,他们说,只要是巢老板在此掌舵,他们就放心。在会议间隙,我也和巢老板聊了天,他告诉我,他们企业从2004年就开始转型生产高端产品,现在他们生产的药用瓶单价是其他同类企业的十倍以上,但是,在市场上仍然供不应求。
巢老板大概有60来岁,胖胖的,面相憨厚、慈善,总是笑呵呵的,这就是所谓的“貌由心生”吧。
协会的朋友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巢老板有两个儿子,一个负责企业的全面管理,一个负责市场,那个负责企业管理的儿子曾经是一家食品企业的高管,老巢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儿子能回到自己的企业接班,但是,那家食品企业就是不放人,对老巢说,你要多少钱我们给你多少钱,你可以另外请人。当然,小巢最后还是回到了父亲的企业,并把在食品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带回了自家的玻璃企业。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老巢一家一脉相承的诚信和敬业精神。
老巢只是普通的工人出身,他没有学历,没有资金,没有人们艳羡的各种资源,但是,老巢有诚信,老巢做人的品质把合作方征服了,把客户征服了,这些宝贵的东西也成了老巢家代代相传的传家宝。
诚信到底能带来什么,其实老巢的故事已经说明了一切。
第二则是科研院所的丑闻。几个科研设计院所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所谓科研项目,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虚假的,有不少项目甚至是上世纪80年代就研发出来的成果,现在改头换面又作为最新成果报上去,评奖,套国家的项目资金。现在,真正踏踏实实做科研的人已经很少见了,听了真感到触目惊心。
还有的朋友说,现在的产品质量更是全面下滑,比十年前的都差远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业主一味要求低价,所以只能用假冒伪劣产品替代。关键是,听他们的意思,这可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行为。长此以往,我真不知道,中国制造的前途在哪里?
好在,老巢们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体会一下,
1 有诚信肯定可以存活,有绝活儿再有诚信,熬住了,肯定最后作爷,毋庸置疑,但为什么大家不走这条路,太难了,所以,有诚信的是少数,多数没什么诚信,所以这个才比较稀奇,
2 从这个例子看,谁靠的住,就是自己儿子,老子与儿子的合作,最靠普,
3 什么科研机构,什么研究院,还是以前说的,不提也罢,大家都不说他们,也不给他们银子,这些机构没了,对国家也无妨, 诚信是金啊。。。多少人立了诚信又亲手毁了诚信?能hold的住的又有几个? 有好的老子,再有个好的儿子,已属难得,如果再想有个好的孙子,难上加难。故古人云:富不过三代。
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得以持续,要用什么样的制度呢?
有企业内在自身的制度,也有社会大环境,两者都有关系。
有人总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做事情要“灵活”一些。
但我要说:人是活的,却总有一天会死;制度是死的,它却可以持续。 有一次新闻说是某个科研机构研发了一个临床手术用的五轴机械譬,结果镜头一扫而过,呵呆FANUC的,科研-------- 谁都想讲诚信,但是如果哪单业务出了差错,是想办法蒙混过关,还是自掏腰包, 998说的很有道理,不是正确的,就能生存 还是跟着洋人混成这样,要是做内贸,估计死过一万次了。 从古至今的老道理,照着办就是了。 的确是这样,我们江苏的企业本来好的,可现在也在减少原料成本方面走,原来板厚0.7的减到了0.5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