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招工荒向北方蔓延
资金招工荒向北方蔓延 吉林大量中小企业濒临倒闭记者 王晓明 长春报道
多重压力叠加,我国中小企业迎来新一轮冲击。今年以来,南方一些省份中小企业出现的一些困境,如今已传导到北方地区,不少企业濒临破产、倒闭边缘。《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吉林调查了解到,在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及国家紧缩货币政策大背景下,吉林省十几万户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普遍遭遇“三荒”——由于贷款难、贷款成本太高带来的“资金荒”;在物价普涨形势下,原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又不同程度出现“原料荒”;尽管劳动力总量相对充裕,但结构性短缺、技术工人缺乏又导致不少企业出现“招工荒”。
“资金荒”: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困难
“今年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份都更加困难。”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白绪贵说,首先就是企业融资难,不少企业资金链条断裂。根据吉林省全口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估算,全省中小企业资金有效需求1000亿元,今年通过银企保合作,引入担保机构,能从银行争取拿到贷款400亿元,加上通过创业引导基金、私募基金及发行债券等方式,有望实现融资40亿元。“今年全省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有把握的能实现资金供给440亿元。”他说:“还有560亿元资金缺口,目前一点办法也没有。”
记者采访中,一些企业反映,当前“贷款成本过高”是企业融资最大的难题。吉林省纳资达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军安介绍说,现在银行贷款利率6.3%,不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还有不同比例的利率上浮,一般至少要上浮30%以上,很多企业由于在银行缺少抵押物,必须有担保公司介入,而担保公司的费率一般要求银行利率的一半,再加上一些公关费用,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要超过12%,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的利润率都不到10%。
“原料荒”:生产运营压力大于往年
长春昌驰混凝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当前他们最大的困惑就是原材料涨价,以水泥为例,标号425水泥今年3月份每吨295元,目前已经飞涨至465元,而且还在呈不断上涨趋势。“水泥行业每年有一个正常的价格波动,可从没见过这么快速、大幅的涨价。”他说:“水泥每吨涨价200元,我们生产每立方米混凝土就要增加60元成本,而且如今其它原料包括沙子、碎石也都涨价,涨幅基本在10%至20%,企业生产运营压力大于往年。”
吉林省纳资达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汽解放的一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公司总经理刘军安说:“一汽给我们的价格是不动的,而且按照惯例每年给我们的利润率还要下浮5%,所以目前随着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单个产品的利润空间严重萎缩,企业效益下滑。”
“招工荒”:大量劳动力缺乏一技之长
生产成本上涨,资金短缺,大量企业本来生产运营状况就不景气,一些企业还因招不到工人而无法开足马力生产,“招工荒”让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的状况雪上加霜。
白绪贵介绍说,他之前到吉林省白城、松原、辽源、通化等地区调研,很多企业都反映招不到技术工人。“吉林省整体劳动力供给比较充裕,但有一个明显的结构性短缺。”他说:“很多企业需要的都是技术工人,可我们大量的劳动力都缺乏一技之长。”
在吉林省纳资达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刘军安指着正在工作的员工告诉记者,他们为一汽生产专业配件,需要的都是些机械加工技术类工人,包括车工、洗工、模工等,还有些特殊工种的,现在非常不好招。“现在到长春周边招工根本招不到,没办法我们自己买了大客车,到伊通、公主岭、怀德等地去招工。”张大钊说。
目前中国中小型企业因为重点不卖技术,只卖制造、加工,这个问题比较严重,一旦生产成本涨,资金链就紧张,发展就会变得麻烦了…… 向美国学习应该是个好办法。 技术工人的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教育系统的失误,现在在北方家长认为孩子不念大学,那就是没出息,强迫孩子学习没有用的知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大学或者读得起大学的(大学学费太贵),而且没有考大学天赋的孩子,家长就放任自流任其在社会上混成为“二流子”,或者送到技校或者职业学校,但是国民教育对职业教育这一块又不重视,去了也学不到什么有用的技术和知识。孩子在中学学的知识在社会上又没有什么用处,最后职能靠出卖体力来维持生存;很多大学毕业生来到企业里,又觉得自己是大学毕业不愿意从事蓝领的技术工种,自己觉得丢人,家长更觉得没面子,抱着大学毕业证在企业里混,最终沦为“文又不能,武也不行”的“宝贝摆设”。
国内的私营企业主更是急功近利,企业内没有对工人的培养机制,也没想过自己企业培养点技术工人,只想从别人手里“挖人”,等着现成的技术工人来被其榨取剩余价值,工人来了也没有特别好的待遇,恨不得24小时都让你工作,工资不高,没有休息日不说,还天天加班,比“富士康”的管理模式有过之而不及,哪个人愿意去当这样的工人,还不如种地“修地球”来的自在,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做这样的工作。
全民族的教育失败是否应该引起“高层们”的反省,民族的复兴不是靠“全官贪污”、华而不实的政策和几个“限购令”就能完成的,民族的崛起更不是靠黑社会式的管理模式、剥夺百姓人权和全民的城市化来振兴的(一谈到政府、教育、社会等问题就忍不住抱怨几句,太愤青已不是我这个年龄的事情,我应该麻木了才对,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也太不愤青了。呵呵!有点跑题。不好意思!)
总结:中国缺少技术工人是一个国民教育长期病态的“瘤毒”,要想改善或者彻底根治这个“瘤毒”,要从国民教育系统内部入手,还需要社会、企业和家长协调和配合,是一个利国利民的事业,试想一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缺少技术工人的民族或者国家,能有什么前途,还是电视剧“师傅”李幼斌演的那个角色说的好:我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到什么时候也不丢人。
有种感觉:这是一连串的反应,好像是恶性循环的开始。担忧! 这些都是没办法的事 刚毕业的学生 去哪个公司都说不要 培养一个人 不容易,干不了几年,就又走了
可能企业自己办企业会好一点,比如三一?
其余的2个方面就不是我们这等斗升小民能参与的话题了。
现在全社会都在等着明年的政治拐点,是好是坏,到时自然见分晓!
2012 要来 了 拜读了老鹰贴文,呵呵,我从两方面来看吧
一、倒闭潮的成因现象分析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状是由大多数制造业总体运行机制而引发的。
通常中国的70%的制造业企业甚至更多,都以模仿,代加工等形势生存,本身的产品附加值就有限。随着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产品的利润已少之又少。可又存在以下状况:
1、前些年有些制造业经一段时期的发展,手头都有些游资存在,当时银行的相应融资政策又比较宽松,致使很多的制造业都加大的产业的继续扩大再发展或投了第三产业的扩张,还有的投入房地产、基金、黄金、股票等风险行业。
2、一些中小企业为获得更多融资,相互担保、拆借。
3、目前中国很多制造业的经营模式,就是一家欠一家,相互关连的三角债关系。
企业的利润已不断的在收紧,而各方面管控力加强(风险盈利已受限),银根又抽紧,民间融资成本过高。一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或资金流越来越紧的形式应是在预计之中的。依据以上的情况,当一个企业出现问题时,会关联若干个相关联企业。如此这般,就如滚雪球般的越滚越大,出现问题的企业就越来越多了。
二、人才慌的成因现象分析
1、偶也很赞成三楼的观点。但我认为中国的特色观念致使造成人才慌的仅是成因一部分;
2、有部分技校在培训技能时实际培训能力也有待加强,很多技校学生从技校毕业后,根本无法正常上岗。
3、中国的独身子女政策,也使现今的孩子在思想中有了很大的不同。
A、一直享受着家庭的溺爱,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根本无法吃苦耐劳,更不要说去深层次的研究岗位技能了;
B、眼高手低的现象也很严重,不被企业所接受。
C、被社会培养的很现实,在招工时就很明确,你能给我什么待遇,什么福利?.....很少有孩子能考虑这份岗位能给我带来一些什么经验。
D、存在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对比心态,总觉得下一家各方面的境遇会更好。
E、有些孩子在一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内,觉得有些心里不舒服时,第二天就不打任何招呼不来上班的人也越来越多,更何谈在企业学技能?
这样的一个境态,当然也无法培育出好的技术人员。除了上述的,确实也有很务实、很优秀的。可优秀的,在目前的情况下,以浙江这两年的招工情况来看,越来越少。
4、做为企业,担心培训完成后人员的流失,或不愿花精力、财力组织技能培训;
5、一些企业主,为了获取更大的企业利益,尽可能剥取员工的价值最大化,已使员工无心在岗上班,更不可能谈进一步研修技能。
6、多数企业无很好的员工培养机制,企业本身又一直处于模仿、低端的制造业生产,使厂中技术人员的提升空间受限。
。。。。
一件事情的发生,通常不是一种成因而造成的,都是种种因素的结合体,到了一定的时期内爆发出来而已!
我想说的是,不论发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其实有不好的一面,肯定就有好的一面产生。我们现在出很多的制造业出现了倒闭潮,换一个看法,何尝不是企业的一次大洗牌呢?优胜劣态本来就是市场环境的必然规则。而这样的规则下,有时未尝不是件好事!
有企业倒闭,就有企业新生。有可能目前的境况同时也是一种机会的降临!
呵呵,我只想提醒大家,请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次机会!
美好的享受自己的人生!
利润低——辛苦薪资低——人才不愿入行——缺少人才——低端——利润低~~最可怕的是这是整个行业大环境~~而不是少数~~ 用工慌时代潮来了!
:funk: 只是在机械行业存在这种状况,
这是和整个机械行业利润过低有关的,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情况不至于这么糟糕,
辛苦练个5,6年技术,工资还不如端盘子的高,这种技术不要也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