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
中国航空工业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吉风旺
客观地肯定,解放以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中国航空工业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
但是,相对与中国航天、火箭、导弹、原子能、核潜艇等,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成绩、速度、和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投入产出比和贡献要小一些。
其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航空工业都是有条件和能力挑战、超越世界列强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认识到“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并解决它。
那么,中国航空工业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在重要技术和主要发展方向选择上的战略失误:一则缺乏破旧立新的思想观念、勇气;二则缺乏前瞻性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自信、志气!着就直接导致了国家再科技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和发展中缺乏战略前瞻性,始终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受人摆布甚至愚弄(运十之例证)。
关键还是人的问题,凡是有了杰出和优秀的一流人才,他们所涉足的领域和项目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和贡献(如钱学森、钱三强和航天领域、核潜艇等);凡是出了贪腐甚至叛国的缺乏一流人才的领域和项目都遭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正如中国航空工业和“运十悲剧”。
中国似乎并不缺少优秀的科学家和人才,但他们往往成不了主流和决策者,决定不了领域、项目,甚至自身的命运。反而受制于庸才或腐败官僚,成为牺牲品或沦为陪葬。
一流人才的标准是什么?一是对党、国家、人民的绝对忠诚;二是具有超前的战略意识和政治智慧;三才是管理和专业技术能力。
一个贪腐的人,将个人、家族、部门或集团的利益看的比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更重要,这就违反了第一标准原则。一般以为,解决这条很难,但是要知道“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猫当值的时候不偷懒不睡觉不玩忽职守,偷油的老鼠总是难逃法网恢恢的!抓贪官污吏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薄熙来重庆打黑为证。“只要愿意并且这样做就行!”现在由于急功近利和众所周知的原因,舍本求末,“愿意并且这样做”的正直勇敢的人少之又少,于是造就了时代特征的阴暗面:诚信缺失,道德沦丧。
要做到第二条“具有超前的战略意识和政治智慧”相对来说是很困难的,这须要极高的悟性、勇气、经验和能力。但是具有这样天赋的人是非常罕见的,而芸芸众生中不乏专业和技术的精英、优秀的科学家。
大家现在知道中国匮乏什么了么?知道中国航空工业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了么?附后几篇文章共参考,大家可以评论一下,看看你的认知能力如何?
附件一:
张洪飚代表:重型直升机开始项目论证
呼吁投入像支持大型飞机一样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李新玲)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科技委主任张洪飚3月11日透露,中航工业正在积极准备自主研制重型直升机,目前已开始项目论证。他呼吁国家加大投入,像支持大型飞机一样支持重型直升机的发展。
重型直升机是指起飞重量大于20吨的直升机,具有空中定点悬停、空中任意方向运动,不受起降场地限制的优点,与其他直升机相比,具有装载吊挂量大、运输效率高的优点,能快速完成特殊任务。重型直升机主要任务是森林防火、起重吊装、人员客货运输、城市消防、反恐维稳以及应急救援等。
张洪飚委员介绍,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中,中航工业飞龙公司租赁国外的米26直升机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向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调运工程机械29台、大型油罐7个,集装箱6个,快速撤离水电部队官兵400多人,其突出表现令世人瞩目。此外该机还在东北、西南森林灭火中有突出表现。
张洪飚委员认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频仍,开发重型直升机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目前美国、俄国都已有自己的重型直升机,欧洲也正在发展自己的重型直升机。我国直升机行业经近60年的发展,已成功研制了13吨级、4吨级、2吨级的直升机,并批量交付用户使用。目前正在研发7吨级、1吨级的直升机,表明我国已基本具备自主研制先进直升机的能力。
附件三:
科学家成了“老板” 官员成了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委员很怀念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名气,没有钱,有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今天,让他感觉不舒服的是,最近这二三十年,这个价值观颠倒了。现在搞科研的人,钱已经变成目的。研究问题的内涵是什么已无关紧要。
“科研经费不再是为科研服务的东西,而是变成目标本身。”朱清时委员说。他说,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国加强了对学术界的量化考核,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费指标。钱越多表示成果越大,衡量成就大小“不是看你做出什么,而是看你拿了多少钱”。
很多单位也把科研经费多少当作评价标准。朱清时委员说,哪个单位接受评估,总是要强调自己有多么雄厚的科研经费。在个人职称评审中,科研经费多少也成为一个衡量标准。
为了获得经费,人们不得不花很多精力在评审过程和人际关系上运作。
朱清时委员惋惜地说,他认识的一些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回国后都变成了“老板”。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开会、申请经费、应付评审,反而没有时间做最应该做的科研。
“他们没有时间没有斗志,搅到与钱有关的各种事情中。可悲就在这里,他们忘了自己是做什么的。”朱清时委员说,“搞科研就应该牢牢记住,把研究做得最好,把内涵做到最佳,需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钱太多了有时会起负面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官员门路多,“公关”能力强,因此很容易取得重要项目,甚至成为“牵头”的“首席科学家”。
丁伟岳告诉记者,有一年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就引起了争议,“很多人都对结果不能理解”,觉得难以服众。在这一年,“杰青基金”的获得者中不少是大学校长。
戚发轫院士注意到,如今很多科技奖励的获奖人都是官员。“我们当年,年轻人得奖,领导普遍都不参加,现在,领导都排在前面了。”
向“钱”看,你还想世界一流?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的一个做法,让很多同行称道。在他领导的研究所,不鼓励经费过多。有人要申请经费,先向他报告,由他来判断,只有确实需要,才会提出申请。
“他代表国内优秀的科技工作者的意识。做研究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深度和能力。”朱清时委员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王志新委员告诉记者,国际学术界是有规范的,当一个题目申请到足够的科研经费后,再以此去申请第二笔经费,往往会被拒绝。而申请和评审过程中,无论是评委还是申请人,都有严格的规避原则。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邢新会委员专门反映了人情项目的问题:“近年来,在大大小小的科研项目评审中,动辄找人,更有甚者科研单位领导牵头集体找人、重关系轻水平、‘政治挂帅’的不健康风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严重影响着科研项目评审的公平性,抑制了科研创新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这是中国科研最致命的一件事情。也是钱学森先生说的中国没有拔尖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朱清时委员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丁伟岳院士痛心地说:“我们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好,钱越来越多,各种基金项目越来越多,大家向‘钱’看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我觉得这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问题。这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绝对不利,以后没有人愿意安安静静地做学问,一天到晚想去钻营,你还想世界一流?不入流了!”
附件三:
王志珍:我国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唐婷)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发言时指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应尽快制定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分担、收益分配和资金扶持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王志珍表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与科技成果评价“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环境不完善等原因是分不开的。
为此,王志珍建议,一是深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评价开发类科技人员的重要内容,保证从事技术开发与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具有同等学术待遇;二是加强财政金融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健全风投体制,完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税收优惠和贴息贷款政策;三是尽快制定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分担、收益分配和资金扶持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缺少响当当的、做事儿的爷们,这就是悲哀,发展是一股劲一股劲地玩,到真正要劲的时候,没有一个真正像样的爷, 有机会来北京一起喝酒 聊聊航空航天军品这些国之利器是怎么研发的吧 楼主说的很对,我现在对学校搞科研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希望军工的那些研究院所能保持本色,做些实事 本帖最后由 小楼听雨hn 于 2011-9-11 22:07 编辑
楼主这个问题真要和龙九大侠好好研究一下,他是内部人员,明白人。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