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ster0302
发表于 2011-4-16 17:24:06
前辈把国人分析到骨髓里了。
前辈的这句晚辈感慨颇深: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国人对人的认识,尤其对技术人员的认识。这个典型东西在许多时候也是非常致命的。
我家是农村的,在我们村里读大学的只有我一个。但是,到目前,在同龄人中我是混得最落魄的一个。人家老婆孩子都有了,出去搞个建筑工人,一个月基本4-5千块。我毕业还不到2年,月工资3千多,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
去年春节,回到老家,大家都在议论,虽然我读的书最多,也是混得最差的一个(和同龄人相比)。大家都在说读书有什么用,就挣那么一点工资,特别是搞个破技术的,没有一点“钱途”。有时候甚至我爸妈都在那样的说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真的无话可说。个人认为,自己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都是比较努力,工作也能让领导同事们看得起。但是,在老家的人看来,我是很失败的。
现在,村里的孩子,刻苦读书的已经很少了,好多甚至初中不毕业,就出去搞建筑了。看到这样的社会现实我真的有些担心,也有点庸人自扰,谈不上忧国忧民,而是担心村里的小孩子。想到他们小小年纪就不读书,在社会如果遇到好的朋友还好,稍有不慎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希望我们的政府在关心经济GDP增长的同时,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关心一下我们国民素质教育的GDP增长。
晚辈迂腐,请路过的大侠不要见笑。但是,笑了亦无妨。坚持自我。
2266998
发表于 2011-4-16 17:24:11
俺与研究社会科学的家伙讨论过这些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尽可能使人平庸化,而米国是尽可能使人‘露头’,中国与米国实际就是人的差异,我觉得没有什么其它东西了,论体力,比人家差点,但不多,论其他对象,是一样的,但差异怎么会很大呢?这就是尽可能使人平庸化,假如阿拉不是自己玩东西,许多现在玩的东西肯定被扼杀掉。尽管以前也玩过不少东西。与人家讨论这种使人平庸化,为什么社会喜欢用平庸的人去管能人的原因,大致人家说如下:
1 资源说,因为资源有限,大家要分配资源。俺说汉之前没多少人,许多地方都空的,俺查过汉的版图,很小,资源应当有,只是大家懒得去,而争抢中原地带的一点资源。
2 农耕说,说农民本身是缺乏创新能力的,一旦走人农业文明,本身这个文明就是扼杀创新的,因为创新会导致增产,导致土地的兼并,导致农产品的贬值,农民的内心是惧怕创新与新生事物的。对新的东西有一种集体的抵制与扼杀的趋势,这是内心深处的东西,有时是不自觉的。
3 气候说,因为中原大地早年比现在气温高5摄氏度,水草丰满,气候的适宜造成心理的懒惰,而世界的强悍民族都是在恶劣环境下产生的,适宜的气候只能产生比较落后的民族。
4汉民族独特说,这个学说是基于汉民族可以绵延3000年不断的基础上的,讲汉民族是世界上最能融合的民族,甚至于融合敌人,这与世界其它民族有本质区别,其喜好安逸、享乐、无所事事的许多作风是对人性的一种强力渗透,特别是对于游牧民族的渗透是致命的。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最基础的渗透。这种渗透导致任何民族都可以放弃征战。典型的例子是蒙古,虽然可以征服整个的欧亚大陆,但入主中原短短的几十年,就自身崩溃了。当然元代有最绚丽的青花瓷,但你细想,主要还是追求享乐了。享乐必定导致平庸。当平庸成为社会的主流,平庸化必定遏制创新。
5 宗教说,中国本质上没有宗教,导致伦理学说的两面性,比如夫子一面强调孝顺父母,甚至父母在都最好不出门,整天守着请安,而另外说女人难养,与小人类同。圣人的许多伦理思想渗透到民间,对一个事物可以随意解释,导致社会发展没有统一的方向,大家的随意性很大。随意的结果是盲从,从众化,没有什么锐意进取的东西。
chntod
发表于 2011-4-16 20:37:02
难啊!玩工业之难,难于上青天,下深海!
聂德平
发表于 2011-4-16 20:46:27
大侠真是让我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喝雪花干车床
发表于 2011-4-16 21:02:06
嘛都别讲了。上尺!.........
crab22
发表于 2011-4-16 22:11:57
说出了社会残酷的事实。
大侠过往的帖子,既认为打工无前途,但对欲创业的人往往是泼一盘冷水。身处浊世,机械行业如泥沙一样被推向底层,上面覆盖了一层次美丽而迟早要破裂的泡沫。请问:对技术人员,有没有一点可行和乐观的建议、有所坚守又不碌碌无为?
ying2kangta
发表于 2011-4-16 22:24:59
大虾是见过世面的人..其实说实话,大虾不说几句,小子们还不懂世界是个什么样子,还在窝里对撵,还乐此不倦。
wxhsd
发表于 2011-4-17 09:06:07
有没有人指点迷津,难道搞技术的都是死路一条
扫街
发表于 2011-4-17 12:20:46
出路有两条,出国或出家;P
心结
发表于 2011-4-17 16:48:59
最可怕的是就算发现了也没用……“任尔东南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