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的盘中餐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6时47分报道,北京交通大学产业安全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09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称,近10年来,外资对中国第二产业即工业的市场控制程度稳步上升,平均控制率已接近三分之一,超过一般行业市场控制度的警戒线。目前,中国的外资企业已多达60多万家,世界500强几乎悉数来华。在工业领域,外资对中国采矿业、电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的市场控制度较低,而控制度最高的是制造业。近10年,外资对制造业市场控制度基本在30%以上。
以汽车产业为例,外资企业市场控制率1998年以来稳定在30%左右,钢铁行业,外资市场控制度2008年为12.9%;石化产业外资市场控制度18.8%;激烈竞争的纺织产业领域,外资市场控制率超过28%,其中服装、鞋帽制造领域,外资市场控制度在45%至50%之间;轻工业产业外资控制率近10年也超过了37%。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电子信息产业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度2004年以后均在80%以上,外资在该领域发明专利控制度平均达到36%。另外,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决定性因素,高技术产业总体外资控制度近几年已经达到近70%的水平。
北京交通大学产业安全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09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引进外资的国家产业安全管理与预警机制,在保持吸引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并加大鼓励外资实质性转让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
北京交大公布这个数据,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中的控制力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而且这些跨国公司并购的案例大多分布在盈利能力很好的制造业、流通业以及高科技产业。有数据显示,尽管被称为“世界工厂”,但中国工业品出口的55%以上、高技术产品出口的87%以上由跨国公司完成,其核心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基本上掌握在他们手中。
跨国公司凭借垄断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核心技术,获得了中国巨大的竞争优势和利益空间。例如在中国汽车业,由于大量的所谓“合资”,现在国内很难看到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绝大部分都是“合资”的国外品牌,这些“合资”汽车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基本上是由外方说了算,这些车无论是品牌,还是核心零部件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而与外方合作的中资企业却没有什么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当前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各个产业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所追求的目标,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其用心是把中国各产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进而从根本上消除将来我国企业与之一争高低的可能。现在,“必须控股”、“对方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企业的基本要求。
以世界装备制造业巨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为例。2003年,该公司宣布要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建立全球的竞争性生产基地。2006年,一份卡特彼勒并购名单被媒体曝光。其中,厦门工程机械公司、广西柳工机械公司、河北宣化工程机械公司、潍柴动力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都是其狩猎目标。
而在一份由卡特彼勒公司提交给国内某企业的“投资合作意向书”中,它有如下要求:合资要在它全球战略下进行,并服从它的全球战略;它要求拥有品牌,强调全球一体化,限制使用原中国企业品牌;将把该企业建成具有能生产卡特彼勒产品技术的企业,成为其在我国的生产基地。
观察近几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行为,我们就会发现,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后,首先注入其在中国的业务、技术和产品,打击跟进者,以图垄断中国相关行业,从而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性;其次,中国企业被卡特彼勒掌控后,其产品价格就会由跨国公司定价,进而形成垄断价格,这样往往损害国内相关企业的利益。
有专家在研究中国引进外资问题时得出结论,中国的外资对有效率的内资的比例在0.29和0.58之间。这样一个比例十分接近于目前世界公认的外资依赖国,如新加坡、荷兰和爱尔兰等。不过,其中区别在于,这些国家都是小国,容易形成外资依赖,而对于中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比例达到这样的高度,却是反常的。即便是在经济更为自由化、更为开放的美国、韩国等国家,内外资比例也远低于中国。
我们注意到,所有发达国家的开放都不是自由开放,而是选择性地开放,其诀窍就是要别国无条件“自由化”以打开市场,而对自己的核心利益寸步不让。美国对外国资本进入本国“敏感行业”实行最严格的控制机制,直至提交参众两院审查。俄罗斯规定数千家战略性企业及国家战略资源,决不允许外资染指。西方国家不拒绝国外公司到本国投资办厂,但都严守一个底线,就是不允许外方独资、合资企业占据自己产业的主导地位。
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引进外资政策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当前,国内究竟有多少家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盘中餐,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跨国公司掠夺式的并购行为,各级政府不能大开方便之门。而应根据《反垄断法》和《国家安全法》等保护产业安全的基本法律,提高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关键行业的门槛,建立国家对外资控制行业资产的审查机制,特别要防止触及中国产业安全的并购案频繁发生。 早些年大家就看到这个东西了,大项目、新项目,哪个不是西洋红毛在主导?
大批量、成套、成系统,哪里没有红毛的身影?
楼上大虾可能从来不玩‘半截工程’,即老外总体负责,中方参与的项目,这些东西往往作到哪里的时候,会被卡住,即‘红毛漏项’,老外从他国内找非标公司已经不可能了,因为‘红毛非标’的家伙是爷,到日子得去度假,于是在中国找人干非标,你开什么价就是什么价,无论国人还是红毛,都不还价,无所谓的事情,
从这点,你就看到西洋红毛的影响力有多大,完全与世界接轨,跟所谓‘中国国情’一点关系都没有,20年前,你能开价,谁给你的权利? 没看懂蛤蟆的意思啊! 是,过街蛤蟆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啊? 过侠的意思是这样的吧,中国的大型项目一般都是由外国人来主导,因为只有人家才能玩的起玩的好。偶尔洋人需要做底下的某个具体的非标项目,找本国的洋人则开支太大,就找中国人来做,性价比超高以致价格随便开人家都无所谓。总之,洋人的技术影响力很大,基本在世界上属垄断地位,来了中国也不搞入乡随俗的那一套,因为主动权在人家手里,没人家啥都玩不成,得,洋人你们自己随便搞吧。 传说中的和平演变? 哪里是什么和平演变,是赤裸裸地要吃你, 我只是个打工者,没办法。再说领导人都管不了,或者说可能被人家绑架了,中国危险啊! 这是中国的杯具啊.. 是哦,眼看着被吃,还无力换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