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检验员的工作
本人新到一家钢件加工厂(有冲压、数控和无心磨三大主要工艺),由于对顾客承诺得较高,同时采用GP12(200%全检),工厂总人数不足400人,检验员人数就达到78人。由于基层人员太多,质量部门上层人员则受编制原因,只有二名统计、两名助理及本人(经理)组成;要进一步改善则务必改进此情况。请大家帮忙想想办法,谢谢 比我强多了,我们这操作工人近700人,检验只有35人,负责原材料、外协件、采购件、机加工、装配等全过程检验。其次还要负责内部信息汇总、分析......如何优化检验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是我头痛的问题。 你们俩的问题很有意思。你们检验员都检验哪些项目?你们的操作工人又在做什么工作?
检验是不能完全保证产品质量的,如果说你们需要很多检验员的话,说明以下问题:
1)设备能力不足。 我见过很多低成本的工厂,他们依赖很多检验员来保证没有客户投诉,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不利长远发展。我的建议是,作为质量管理人员先要清楚不良品产生在哪里?
2)质量策划不足。一个零件有很多尺寸,作为质量管理人员,我们需要关注那些关键的,需要加强控制的尺寸。GP12只是作为一种了解质量能力的一种手段,我们的GP12都是要作阶段性的评审。
3)质量计划实施不足。好的计划需要好的实行才能有效果。
最后提醒,不要让质量部成为“擦屁股”的部门。 建议你先把握一下现状,统计一下所有检验项目的不良率推移情况。
长期达到质量目标的检验项目可以考虑降低检验频次;达不到的暂时不变,再分析不良率高的原因,予以改善。
当改善后某些项目能达到要求,就可以降低检验频次了。
持续进行这样的工作,应该可以达到你的目的。 加强自互检,通过制度约束操作者,对不稳定的部分进行专检控制 基检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改善. 产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本帖最后由 安靜的→離開_─ 于 2013-6-5 20:36 编辑
将辅助检验转向自检。
检验的最终目的是防止不良品的流入下工序或出厂,但不应该是生产辅助的控制手段。
如果这种辅助性的工种存在太久会将那些本来有自控能力的生产工友变的懒惰,而后要再想简化检验工种时会非常困难。
什么事都要先看清根本,如果你们厂已经是我所说的无法离开检验员的辅助才能正常生产的话就要慢慢来了。
以改善生产工现有的弊端心里为主,以奖罚制度为辅,以成本计算为中心,以利弊关系为主题...
经过短暂的培养后可以以4:1的比例抽掉走检验员(先淘汰不合格),经过一段时间生产稍微适应了可以加大培养力度和思想开导(最少生产人员都已经具备会检验的能力)。再按3:1的比例抽掉检验。等生产人员具备基础或主动自检意识是要马上趁热打铁把检验员一抽到底。我这以前一个车间5台记起,平均7个检验人员,现在平均只有三个。用的就是上述方法。但是耗时有点长,我们这整整用了8个月的时间才达到现在的效果。
第一步对生产工友的培养工作不能太急。只要能消除生产时的侥幸心里和明明知道是不合格品也生产的心态就可以了。
第二步培养需要加深对质量的认识和检验所用的基本功课(量具、标准、使用性能分析等)
第三步,完善生产自检的规定和制度(这里的奖罚一定要分明,因为下一步剩下的检验员只有4分之1了,只能作为巡检了)
第四步就是最最重要的环节,将这种自检的心态作为企业的文化推广。
这期间会有两种最明显的不良后果出现。
1.因为采取第一步是抽掉小部分检验员剩下的检验员会认为增加了自身的工作压力,会出现动荡心理。
2.如1所说,检验员出现动荡心理,对现下的工作也会有些影响,一定不能让动荡扩大或让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行动还要符合实际情况而定。我现在做的是铝型材行业,对于我现在的公司也有很多的不满。很多制度、规定就想一阵风,刮过就没了。所以希望这点你们可以坚持到底。我所说的第四步是我现在公司都没办法做到的,因为我的职位没办法左右高级领导,所以我们公司现在所说的企业文化就好比是一个空壳。
如果您按我说的施行了,那么记住一句话“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是降低支出、成本;坚持才能走更远的路,才能达成更高的目标”
有疑问可以给我写信:szmichael2008@126.com 瑶痕
安靜的→離開_─ 发表于 2013-6-5 20:19
将辅助检验转向自检。
检验的最终目的是防止不良品的流入下工序或出厂,但不应该是生产辅助的控制手段。
...
好帖子,有识之士再多点讨论就更好了 安靜的→離開_─ 发表于 2013-6-5 2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将辅助检验转向自检。
检验的最终目的是防止不良品的流入下工序或出厂,但不应该是生产辅助的控制手段。
...
宗拜一下:victory: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