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汽车五大发展趋势
01 趋势一:混动汽车的“电”属性逐年增强2020年,40公里~80公里续航的车占比近70%,到了2023年已经不足20%;80到120公里的续航在快速增长后,现在开始逐步萎缩;2022年160公里以上的续航开始出现,2023年已经占到了23%。从续航里程的变化趋势里,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中续航里程和长续航里程会在整个插电混动汽车里占据重要位置。
另外,快充技术从2018年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开始进行直流快充,混动汽车充电功率从2018年的3.3KW,一路演变到现在的80KW,插电混动的充电能力已经对标对齐,纯电1小时甚至半小时充满已经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所以,充电续航里程逐年加长,充电功率不断增大,直流充电基本成为插电混动汽车的标配。
02 趋势二:混动汽车对动力系统集成化、轻量化、小型化提出更高要求
经过多年发展,燃油车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可靠,纯电汽车电子零部件更多,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电池,纯电车的重量相对比较重。
而插电混动车在系统层面上更加复杂,既有传统的内燃机系统,还有电子系统同时带一块电池。重量越大,能耗越高,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混动汽车相对燃油车车重平均增加50—450kg,混动汽车对比燃油车和纯电车前舱需要布置更多零部件,因此未来对于混动系统的集成化、轻量化和小型化,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行业将来需要在这块有所突破。
03 趋势三:混动专用发动机开发,追求最高热效率的同时也更重视实际工况效率
混动系统的电气化促进了发动机的高效化,使混动专用发动机更加聚焦于提升混动常用运行工况点的效率,而无需顾及全MAP最优。
传统车发动机工况更多是面工况,发动机功率与转速在很大范围内各自独立地变化,二者之间没有特定关系。
没有电机的辅助,只能通过岗位来实现发动机不同工作的工况调整。在有电机辅助的情况下,在发动机最高的热效率点去工作,就是点工况,理想状态下,混动希望一直运行在最佳油耗点。
但是,出于NVH及效率的考虑,需要限制在不同车速下的发动机转速,实际得到的是线工况。通过优化NVH性能,可以缩小线工况的范围,趋近于点工况。
线工况也对发动机提出更高要求,实际上我们并不希望就一个珠穆朗玛峰特别高,而是整个青藏高原都很高,并且很大。目标是希望高热效率区间更加靠近低负荷区间,从而使得我们整个系统效率进一步的提高。
04 趋势四:混动汽车发展将推动整车热管理深度变革
对比燃油车,混动机车在发动机热管理之外,又增加了发电机,驱动电机,PCM(电机控制器),电池,OBC、DCDC等部件的热管理要求,热管理需求变得更加复杂。
如何集成化、进一步降能耗成为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未来集成化和降能耗成为整车热管理的两个重要方向,将会催生热管理集成模块技术、热泵技术、发动机和电机余热回收技术、电池自加热技术、电池直冷&直热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从而推动整车热管理的深度变革。
05 趋势五:混动汽车为动力智能化提供更大的平台
从细节开始讲,机电耦合系统动态控制技术,通过多动力源系统协同控制、换挡质量自主寻优算法、高效动态控制算法以及电机扭矩优化控制等,实现更精确、高效的控制。
在车的自适应能量管理版块,通过预测性能管理、智能能量管理、多动力源安全监控及协同补偿算法控制等方法,了解车主的驾驶习惯并更好的去适应车主的驾驶习惯,可使驾驶感受最优化。
最后,通过智能网联融合控制技术,云端和智能网联进行联动,通过GPS、云端数据等,进一步优化整合活动系统的效率和价格,进行价值优化和油耗的优化。
因此,基于整车智能能量管理与模式切换控制技术,串并联混动系统智能能量管理和多动力源协同控制策略,为动力智能化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