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已死 有事烧纸
早上看到某乎的一个热门,说的是曾经的宇宙神专业——计算机——今年秋招遍地0offer,毕业生们一脸懵逼。
相比较社招,从选调到大厂,校招是应届生能拿到优质offer的最佳机会,而秋招是校招里最重要的一次,春招相当于秋招没招满,春天再补招一些,offer不如秋招。
但是,今年秋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们几乎全军覆没,知乎和脉脉上哀鸿遍野。
连名校毕业生也不例外:
清华、同济、上交、西北工大都拿不到offer,更不要说普通二本子了。
怎么会这样呢?
想当年,计算机可以红到发紫的专业,门槛高不说,一毕业总包近百万的都不再少数,怎么今年就不行了呢?
想了几点原因:
首先是宏观经济下行,各行各业都感受到寒气,互联网尤甚。
今年3月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开启了裁员的节奏,美其名曰毕业。
年中的时候,海外电商巨头虾皮大裁员,不但裁员,更退出了好几个国家,有员工拿到offer刚下了飞机还没办入职就接到裁员通知,哭晕在机场。
为什么经济下行,互联网受到的冲击最大呢?
大家别忘了,作为朝阳产业,互联网汇集了最多的热钱,说是金融和技术双重驱动也不为过,底层靠摩尔定律技术驱动,前方靠金融资本攻城略地,不断烧钱砸人烧出新的商业模式和风口。
所以,互联网从业者动辄百万的年包,与其说是自己的实力,不如说是踩中了时代的贝塔,吃了时代的红利。
如今,红利不再了,行业收缩了,不止没了往日的待遇,连岗位也没了。
其次,互联网企业没有精力和成本去培养应届生了。
为什么呢?
因为人才饱和了,想想今年三月份开始,各大厂都“毕业”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员工,基本属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存在,而且行业寒冬下,他们更愿意主动输出,甚至觉得996是福报。
这不比毕业生来得香吗?
很多毕业生在学校的象牙塔里,没有感受过校外的寒冬,还幻想着一毕业就30、40万,然后公司还得花时间和成本去培养他们,太不划算了。
甚至,有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毕业生直接哭了:
早三年成绩不如他的同学,现在已经在大厂独当一面了,自己三年后硕士毕业,发现连进都进不去了。
最后,其实也是专业盲目扩招的负面效果开始显现了,学校专业和行业发展之间的时间差太大了。
现在还是这样,比如师范专业是目前最火的,今年的录取分数线超过了很多211高校,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更是达到1144万人,这比去年的新生人口都多了。
报考老师的人比新生人口还多,大家知道意味着什么吗?再过十年,甚至五年,即使小班化教学都不需要这么多老师了。
现在学校培养这么多师范生,最后还不是找不到对口专业。
计算机也一样,前些年待遇好,各种大厂随便去,大家一股脑扎进去,甚至还有人读了硕士,7年差不多一个行业周期就过去了,谁知道未来行业还好不好?
太浮躁了。
他们这是都想进大厂,小厂肯定还是抢着要的 大厂裁员都来不及...看看他们的股价就知道了 IT的小厂也比机械大厂好啊
搞IT的拿2万3万的比机械的多的是
阁下做机械月薪2万没?
阁下也是年龄大了转不动了吧
劝人学机,天打雷劈
楼主可以让你身边的亲戚 朋友 啥的不要报考IT 改报机械
按楼主的意思,机械前途一片光明嘛 it已死嘛 行业总有上行下跌机械的爆发式增长可能就在world war III 开始之后都加油吧 机遇快来了 计算机烂归烂都还盯着三四十万的工作 你看看哈工大清华机械毕业有没有三十万的工作 很多人盯着互联网行业的高薪,整天说机械行业不行,怨天尤人。
你们想过没有,你自己高考考了多少分?你的分数能上热门985/211的计算机专业吗?
大多数机械从业者学历或者高考分数低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尤其是近几年。
至于多年以前,你高分却选了机械,别人选了计算机,现在别人收入比你高。那没什么好说的吧,也许别人有远见。 时间不多多益善 发表于 2022-10-17 08:42
行业总有上行下跌机械的爆发式增长可能就在world war III 开始之后都加油吧 机遇快来了
打钢铁可是二次世界大战的模式,所以上世纪五十年代机械爆发式增长。现在的战争请参照俄乌大战模式,不要食古不化。
感觉这个合大厂小厂无关,和行业无关,现在企业招人都要求又对应岗位的工作经验,简单介绍下公司流程,立马就能上手干活的那种,毕业生甭管硕士研究生,你学历有了,没经验,没哪家公司愿意让你来练手,反过来说,你出来工作几年积累了经验加上金光灿灿的学历招牌,那一般都是公司任你挑 国内每年大学毕业生太多了,即使是朝阳行业,连续几年涌入大批毕业生也会饱和的。我前几年上大学那会儿,就刚好碰上计算机专业红利期。学校软件学院专门开设了一个面向所有学院学生的计算机培训班,如果有意愿学习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不用通过转专业考试),这样的情况在学校只有这个特例。还有那种大四专项培训的,可以直接帮你联系公司上班,一毕业月薪就七八千。我们这还是普通学校。时代红利,普通人如果能碰上,能努力抓好是幸运的,如果错失机会也没关系,社会总是在变化着的,还会有下一个红利期。
页:
[1]
2